苏教版(2015)语文 七上 1.《繁星》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5)语文 七上 1.《繁星》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4 20:2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繁 星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
作家,四川成都人,现代文坛巨匠。
代表作:
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学习目标:
1、识记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写景状物。
3、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写作背景1927年1月15日,巴金爷爷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开上海前往法国,为的是学习经济学,“向西方寻求真理”。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爷爷撰写了38则 《海行杂记》。《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重难点字词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舱 面 摇摇欲坠 
霎 眼  半明半昧
2、词语解释:
纳凉
霎眼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cāng zhuì
shà mèi
纳凉:乘凉
霎眼:眨眼
半明半昧: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整 体 感 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不同繁星场景下对繁星的喜爱之情
带问题思考1、作者描写了几次繁星美景?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在书上划出作者观看繁星的时间、地点及当时感受的句子。
3、根据上面问题的提示,你能试着理清文章的结构吗?
作者写了几次观星的经历,找出看星的时间和地点。一、从前 家乡庭院
二、三年前 南京菜园
三、如今 海上舱面
重点探究第一次:“望着星天……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请同学们找出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第一次:从前在家乡观星天的情景和感受。“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这里表达了作者望星天所产生的甜蜜温馨之感和依恋之情。第二次: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这几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又表达了作者与星星亲密投机、伙伴之情。第三次:如今在海上望星星的感受。“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这里写出了海上望星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星的惬意信赖、知心之情。
1、根据提示理清第三自然段
仰望 欲睡 沉睡
2、本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找出相应句子。
3、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与思考例: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将“我”的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比 喻例: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在作者眼里,天上的那许多认识的星星都有眼睛、有嘴巴、有思想,它们走近“我”,同“我”交谈。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萌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拟 人例: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
排 比1、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善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写景状物。
写法借鉴课文按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小 结 1、你曾经有过与星星对话的经历吗?如果有,那会是什么呢?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400左右的作文。

2、在作者看来,满天的繁星像什么?“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请你猜想一下作者会与满天繁星谈些什么呢?
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