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端午日
沈从文
猜猜这首诗是写哪一个节日的
屈原已死三千年,
招魂野祭五月前。
龙舟迅疾如流矢,
万人喝彩青潭边。
端午节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端午儿歌欣赏:
说说你们家乡那里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插艾叶,插菖蒲,吃粽子。
吃咸鸭蛋、用雄黄涂在小孩的额头及手足心
·······
其实,端午这天,各地的习俗不完全相同。有的地方挂荷包、拴五色丝线,有的地方写符、念咒,有的地方·······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
高邮的端午较为特殊,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篇写湖南人民如何过端午节的短文——沈从文《端午日》。
莫不:没有一个。
蘸:沾一下就拿出来。
倒锁了门:即反锁了门。
伶俐:灵活。
缓促:缓急,慢和急。
包头:裹在头上的装束用品(多用于少数民族)。
好事:这里是“热心做事”的意思。
泅水:游水,游泳
字词学习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以及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
本文《端午日》就是选自《边城》中的一个片段。
写作背景
优美神秘的湘西世界
欣赏完美丽的湘西风景,就让我们一起按照课文的顺序来学习这篇文章。(找寻时间点)
上午11点钟左右——把饭吃完过后——赛船过后——天晚
整体感知
按时间顺序
段落划分
第一、描写茶峒人端午日到长谭观看赛龙舟的欢腾场面
第二、记述赛龙船后人们下水追赶、捕捉鸭子的场景
第三、简述划船竞赛和捉鸭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表明端午节全民同乐之久
第一场面:写全茶峒人端午日到长潭观看赛龙舟的欢腾场景。
第二场面:写划船前的准备、船上赛手的配置和龙舟竞赛的盛况。
第三场面:写划船竞赛的优胜者领赏和军人放鞭炮庆贺的情景。
一:船和船的竞赛
二:人和鸭的竞赛
与民同乐。色彩鲜艳,与喜庆气氛相应。
三、总结两个竞赛
表明端午日全民同乐时间之久。
概括:“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端午日的活动
具体来说,有三项活动:
1.看龙舟
2.赛龙舟
3.追鸭子
争看划船
河边看划船(铺垫)
河上赛龙船(激烈)
胜利者领赏(热烈)
竟追鸭子
结束赛事
展现淳朴民风
表现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文章是如何渲染当天的热闹气氛的?
写全茶峒人到河边看船,用三个“莫不”,强调端午日人人参加,无一缺漏,侧面烘托了当时热闹的气氛。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起来,为划桨水手
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_____助威,————————————————————————————————。
熟读课文,填写词句
梁红玉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并想通过这种联想来突出龙舟赛的热闹欢腾。写“两岸人呐喊助威”在描写角度上说应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
作者就是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和热烈氛围
品读全文,想想本文的写作特点突出在哪里?
(1)详略得当。
本文关于端午日的民俗写得很多,但如吃粽子等没有提及。两项竞赛作者详写龙舟竞渡,略写了赶鸭竞赛。
(2)材料安排条理清晰。
全文总体上按时间顺序写11点钟左右吃过午饭出城,再写赛船过后看追赶鸭子,最后交代了这两种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3)注重渲染气氛,突出民乐。
写法归纳: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船手)
(观众、呐喊声)
(鼓声、呐喊声)
(想起小说故事)
实
写
虚写
场面描写
(紧张激烈)
场面描写
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环境之中,对以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画面所作的具体描写。场面描写一般是截取一个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横断面,将比较广阔的生活画面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进行直接的、具体的描绘和形象的刻画。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指对描写的对象不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与之相联系的周围事物的描写来映衬烘托被描写的对象。
实写和虚写
实写:对客观事物如实加以描摹,作正面的,直接的描述。
虚写:对实际情况进行侧面烘托、合理夸张,或对景象进行想象和描绘。
拓展练习
1.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写一段场面描写的文字,如运动会的场面、跳长绳的场面、吃年夜饭的场面······
————————————————————————————————————————————————
2.假如让你来组织一次“赛龙舟”活动,你将如何组织?
(如赛前准备、人员安排、预期效果、奖励形式、注意事项等等)
———————————————————————————————————————————————————————————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