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期末综合素养培优卷(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填空题(共23分)
1.(本题2分)45÷9=5读作( ),可以表示45里面有( )个9。
2.(本题2分)汽车在笔直的马路上行驶是( )现象,而汽车车轮的转动是( )现象。
3.(本题7分)找规律,填数。
4.(本题1分)43-36=7,21÷7=3,把这两道算式改写一道综合算式应该是( )。
5.(本题2分)芒果和苹果共重6千克,芒果重2000克,那么苹果重( )千克,苹果比芒果重( )克。
6.(本题2分)下图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A是( ),B是( )。
7.(本题3分)二(1)班举行评选班长的投票活动。投票当天,班上有2人生病请假,到校的每名同学都参与了投票而且只投一票。
名字 乐乐 小飞 甜甜 小冬
得票数 正 正 正正 正正
(1)全班共有( )名同学,根据结果,( )会当选。
(2)如果这2名生病的同学也参与投票,( )会当选。
8.(本题2分)王奶奶买了2个一样的面包,花了18元,平均每个面包( )元。妈妈打算买5个这样的面包,需要( )元。
9.(本题1分)少年宫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参观冰雪大世界,如果分成4组,每组12人。如果每组8人,可以分成( )组。
10.(本题1分)
李璐要照上面的规律穿一串项链给妈妈,第38颗珠子是( )色。她穿这个项链一共用了69颗珠子,其中白珠子有( )颗。
评卷人得分
二、选择题(共20分)
11.(本题2分)有香蕉、苹果、橘子三种水果,小华说:“每人只吃一种水果,我吃橘子。”小明说:“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橘子。”大伟吃( )。
A.苹果 B.橘子 C.香蕉
12.(本题2分)每人每天吃盐8克,小明家6口人一天吃盐( )克。
A.14 B.48 C.64
13.(本题2分)3760,3860,( ),( ),4160,按规律空白处应该填( )。
A.3960,4006 B.3960,4060 C.前面两个答案都不对。
14.(本题2分)芳芳在对折好的纸上剪了两个洞,展开后的图形是( )。
A. B. C.
15.(本题2分)把36本书分给同学们,每人分得的书一样多,刚好分完。同学们的人数不可能是( )人。
A.4 B.6 C.5
16.(本题2分)周末笑笑和爸爸一起到超市购买了一些商品,她付钱时发现用算式表示总价是(元),关于她购买的商品,正确的说法是( )。
A.买了3盒酸奶和6瓶绿茶 B.买了3箱酸奶和6瓶绿茶 C.买了3箱酸奶和1瓶绿茶
17.(本题2分)把36个苹果放在盘子里,要使每盘个数相等,每盘( )个不符合要求。
A.5 B.6 C.9
18.(本题2分)超市运进56箱鸡蛋,上午卖出9箱,下午又运进20箱,求现在有多少箱鸡蛋,列式为( )。
A.56-9-20 B.56-9+20 C.56+9-20
19.(本题2分)轩轩和涵涵计算同一道算式,都因为粗心把题看错了。轩轩把被除数错看成了32,结果算出的得数是8;涵涵把除数错看成了6,结果算出的得数是6,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A.4 B.7 C.9
20.(本题2分)下面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课外书的调查情况统计表。班里要办一个图书角,应该多买( )。
种类 故事书 科技书 漫画书 连环画
人数 正正 正正正 正正一 正正丅
A.故事书 B.科技书 C.漫画书
评卷人得分
三、计算题(共20分)
21.(本题8分)直接写得数。
27÷9= 4÷4= 6×7= 64-8=
42÷7+14= 10-4×2= 68-29+17= ( )÷4=8
22.(本题12分)用递等式计算。
26+14÷7 23+6×6 80-34-34 81÷(3×3)
评卷人得分
四、解答题(共37分)
23.(本题5分)一个乒乓球重2克,一个轻质皮球重多少克?
24.(本题5分)读儿歌,做数学题。你知道有几只猴子吗?
小猴分桃 几只小猴来采桃,一共采桃四十五。 猴王下令均分桃,每猴9个不许吵。
25.(本题6分)两种袜子的质量是相同的,买哪一种袜子更划算?
3双15元 5双20元
26.(本题7分)商场里电脑和空调的售价如下图。一台电脑比一台空调大约贵几千元?王叔叔想买一台电脑和一台空调,准备7000元够吗?
27.(本题7分)玩具店里,每辆玩具汽车9元,李老师拿25元要买玩具车奖励优秀小朋友,能买几辆? 再添几元还能多买一辆?
28.(本题7分)二(2)班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男生有23人,女生有17人。把这些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期末综合素养培优卷(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1. 45除以9等于5 5
【分析】除法算式从左往右读,数字是几就读几,“÷”读作除以,“=”读作等于。除法算式可以表示被除数里有商个数的除数。
【解析】45÷9=5读作45除以9等于5,可以表示45里面有5个9。
2. 平移 旋转
【分析】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在平面内,一个图形围绕某一个固定点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汽车在笔直的马路上行驶是平移现象,而汽车车轮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3.(1)300;500;800
(2)965;975;995;1000
【分析】(1)从100开始一百一百的数,填入缺少的数即可。
(2)从960开始5个5个的数,填入缺少的数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填数如下:
4.21÷(43-36)=3
【分析】整数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先算的是减法,需要给减法加上小括号。
【解析】21÷(43-36)
=21÷7
=3
43-36=7,21÷7=3,把这两道算式改写一道综合算式应该是21÷(43-36)=3。
5. 4 2000
【分析】用芒果和苹果一共的重量减去芒果的重量就是苹果的重量,再用苹果的重量减去芒果的重量即可。
【解析】6千克=6000克
6000-2000=4000(克)
苹果重4千克。
4000克=4千克
4000-2000=2000(克)
苹果比芒果重2000克。
【总结】求出苹果的重量是解题关键。
6. 2 1
【分析】根据题意,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则从出现数字较多的地方开始推算。也就是根据A所在的行、列出现的数字,推算出A是几,根据B所在的行、列出现的数字,推算出B是几。
【解析】A所在的行、列出现是1,3,4,则A只能是2;B所在的行、列出现 了2,3,4,则B只能是1。
A是2,B是1。
7.(1) 38 小冬
(2)小冬
【分析】一个正字表示5名同学,一笔表示1名同学;
乐乐:8票;小飞:5票;甜甜:10票;小冬:13票。
(1)把投票人数与请假人数加起来,求出和,就是全班总人数;再比较大小,找出得票数最多的,当选班长。
(2)13-10=3(票),第一名的小冬比第二名的甜甜多了3票,就算把生病同学的2票都投给甜甜同学,小冬同学得票还是第一名,故,这2名生病的同学也参与投票,还是小冬会当选;据此解决。
【解析】(1)13>10>8>5
8+5+10+13+2
=13+10+13+2
=23+13+2
=36+2
=38(名)
即,全班共有38名同学,根据结果,小冬会当选。
(2)如果这2名生病的同学也参与投票,小冬会当选。
8. 9 45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王奶奶花的总钱除以购买面包的数量,等于平均每个面包多少元;每个面包的钱数乘5,等于5个这样的面包需要多少元,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得:
18÷2=9(元)
9×5=45(元)
所以,王奶奶买了2个一样的面包,花了18元,平均每个面包9元。妈妈打算买5个这样的面包,需要45元。
9.6
【分析】已知如果分成4组,每组12人,总人数就是组数乘每组的人数,即(人)。现在要每组8人,那么可以分的组数就等于总人数除以每组人数。
【解析】
(组)
少年宫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参观冰雪大世界,如果分成4组,每组12人。如果每组8人,可以分成6组。
10. 白 30
【解析】略
11.A
【分析】每人只吃一种水果,且小华吃橘子,小明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橘子,说明小明吃香蕉,剩下的大伟吃苹果;据此解决。
【解析】由题意分析得:
有香蕉、苹果、橘子三种水果,小华说:“每人只吃一种水果,我吃橘子。”小明说:“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橘子。”大伟吃苹果。
故答案为:A
12.B
【分析】每人每天吃盐8克,6口人吃多少克,根据乘法的意义,即求6个8,用6×8即可解答。
【解析】6×8=48(克)
故答案为:B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13.B
【解析】相邻的数中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00,则第三个数为3860+100=3960,第四个数为3960+100=4060,第五个数为4060+100=4160。
故答案为:B
14.C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由此可知展开后的图形应在左上角有1个三角形,右上角有1个三角形;下边的中间折痕两侧有2个三角形,由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知,展开后的图形应是。
故答案为:C
15.C
【分析】据题意可知,要把36本书均分给同学们,且刚好分完,平均分配可用除法运算,刚好分完说明没有余数,根据选项带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A.364=9(本),说明人数有4人,每人分得9本,故不选;
B.366=6(本),说明人数有6人,每人分得6本,故不选;
C.365=7(本)1(本),说明人数有5人,每人分7本后还剩1本,所以同学们的人数不可能是5人。
故答案为:C
【总结】考查同学们对于除法运算的规则掌握和运用。
16.A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酸奶零卖1盒是9元,3盒的总价为3×9=27元,笑笑还买了6瓶绿茶花了18元,即此式子表示笑笑买了3盒酸奶与6瓶绿茶一共花了多少元。
【解析】式子3×9+18表示3盒酸奶与6瓶绿茶的总价。
故答案为:A
17.A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把36平均分成3份、4份、6份、9份都可以,只要可以平均分就行,据此解答。
【解析】A.36÷5=7(个)……1(个),有余数,不符合要求。
B.36÷6=6(个),每盘6个,符合要求。
C.36÷9=4(个),每个4个,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A
【总结】本题考查学生对表内除法运算的运用。
18.B
【解析】略
19.C
【分析】根据被除数÷商=除数算出正确的除数,商×除数=被除数,据此算出正确的被除数,最后用正确的被除数和除数列式计算。
【解析】正确的除数:32÷8=4
正确的被除数:6×6=36
36÷4=9
正确的得数应该是9。
故答案为:C
20.B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正”统计出数据,再比较大小,选取比较多的课外书即可。
【解析】10<11<12<15
故事书的本数漫画书本数连环画本数科技书本数
所以班里要办一个图书角,应该多买科技书。
故答案为:B
【总结】此题考查了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需熟练掌握。
21.3;1;42;56;
20;2;56;32
【解析】略
22.28;59;12;9
【分析】整数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除法。
【解析】26+14÷7
=26+2
=28
23+6×6
=23+36
=59
80-34-34
=46-34
=12
81÷(3×3)
=81÷9
=9
23.24克
【分析】根据题意,一个乒乓球的重量×4=一个羽毛球的重量;一个羽毛球的重量×3=一个轻质皮球的重量。
【解析】一个羽毛球:2×4=8(克)
一个轻质皮球:8×3=24(克)
答:一个轻质皮球重24克。
24.5只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共采了45个桃子,每只小猴分9个,求有几只猴子,即45里面有几个9,用45÷9计算。
【解析】45÷9=5(只)
答:有5只猴子。
25.买5双20元的更划算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结合题干要求,先算出两种袜子每双多少钱,再找出价钱较少的那种,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15÷3=5(元)
20÷5=4(元)
5元>4元
答:买5双20元的更划算。
26.1000;不够
【分析】根据整数的估算,将4102估算成4000,3018估算成3000,再结合题干要求进行解答即可。
【解析】4102接近4000,3018接近3000
4000-3000=1000(元)
4000+3000=7000(元)
所以,4102+3018>7000
答:一台电脑比一台空调大约贵1000元。王叔叔想买一台电脑和一台空调,准备7000元不够。
27.2辆;2元
【分析】由题意知一辆汽车9块钱,李老师拿25块钱买,用除法即可知道买几辆,再添多少钱可用一辆汽车的单价减去买车剩余的钱。
【解析】25÷9=2(辆)……7(元)
9-7=2(元)
答:能买2辆,再添2元还能多买一辆。
【总结】主要考查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熟练掌握且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8.(人)
【解析】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