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生物考前冲刺押题预测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24秋 武侯区期末)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我国每年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中,一部分患有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遗传病。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隐性遗传病基因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
C.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遗传商谈能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2.(2024秋 即墨区期末)白化病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基因引起的遗传病。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图谱如图所示(用R和r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都是Rr
C.7号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D.第三代9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RR
3.(2024秋 武侯区期末)某同学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活动。甲装置内放入白色弹珠20粒,乙装置内放入白色和黑色弹珠各10粒(弹珠模拟生殖细胞)。每次摇匀后从小管中随机弹出1粒,重复上述操作100次,记录每次的颜色组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内的弹珠模拟的是卵细胞
B.黑色弹珠模拟含Y染色体的精子
C.每次弹出的弹珠无需放回装置内
D.黑白与白白的颜色组合比例约1:1
4.(2024秋 如皋市期末)对如图所示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细胞结构:a.染色体 b.DNA c.细胞核 d.细胞
②生态系统:a.生产者 b.生物成分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③植物结构层次: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个体
④生物分类:a.蜥蜴 b.两栖类动物 c哺乳动物 d.恒温动物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5.(2024秋 中牟县期末)我国神舟系列飞船携带水稻种子进入太空漫游,后来经播种、选择,培育出了多个高产、稳产的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能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某些性状和扩大可供选择的范围
B.众多水稻种子中一定有部分会产生预期的优良变异
C.对于萌发后未出现优良性状的种子应马上淘汰
D.太空育种能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时间,诱导产生新的物种
6.(2024秋 正定县期末)DNA“指纹”鉴定可用于( )
A.亲子鉴定、遗传病诊断
B.犯罪认定、死者遗骸鉴定
C.遗传学研究
D.以上三项都对
7.(2024秋 平阴县期末)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片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片呈丝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不同叶片的基因组成不同
B.两种不同的叶形是一对相对性状
C.水毛茛叶的形态与基因无关
D.水毛茛叶的性状是由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8.(2024秋 章丘区校级期末)水稻体细胞有12对染色体,则水稻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含有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12条、12对 B.12条、12条 C.6对、12对 D.6对、12条
9.(2024秋 正定县期末)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在染色体上
B.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C.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
D.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
10.(2024秋 章丘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与基因无关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
C.受精作用完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
D.男性的Y染色体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
11.(2024秋 章丘区校级期末)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以下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水肥充足长出穗大粒多的小麦
B.野外地质工作者的皮肤较黑
C.头发染成金黄色的中国人
D.染色体数目加倍,含糖量高的甜菜
12.(2024秋 章丘区校级期末)以下关于优生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婴儿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疾病都属于遗传病
C.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某人的染色体带有患病基因,但不一定患有遗传病
13.(2024秋 郑州期末)“三孩”政策出台后,小军肤色正常的父母如愿怀到了三胎,但又担心孩子和小军一样患有白化病。下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孩患白化病的概率为25%
B.新生儿的性别仅由母亲的性染色体决定
C.小军体细胞中的两个白化病致病基因分别来自父母
D.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14.(2024秋 郑州期末)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DNA
B.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②
C.③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一个②上有多个基因
15.(2024秋 海安市期末)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B.1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C.受精卵细胞核中染色体、DNA成对存在
D.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多个DNA分子
16.(2024秋 石景山区期末)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已经育有两个儿子的夫妇想要再生一个女儿的概率是( )
A.1 B. C. D.0
17.(2024秋 石景山区期末)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经常锻炼的人肌肉会变得发达
B.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C.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D.黑暗环境中生长的蒜苗呈现黄色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8.(2024秋 藁城区期末)果蝇是遗传实验常用材料,体型小、易饲养、性状多、繁殖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少,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常有长翅和短翅两种翅型的个体,如图是果蝇翅型遗传实验(相关基因用G和g表示)。
(1)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 限制其生长,定期发生蜕皮现象。
(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如图所示其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是 条。
( 3)为了解果蝇翅型的遗传关系,科研人员利用果蝇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实验一子代长翅中基因组成为Gg的概率为 ,实验二亲代长翅的基因组成为 。
(4)实验发现,果蝇的翅型还受到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影响,如下表:
受精卵发育的环境温度 15℃及以下 15℃以上
受精卵的基因组成 GG Gg gg GG Gg gg
个体翅型的性状表现 长翅 短翅 短翅 长翅 长翅 短翅
①基因组成为Gg的果蝇在15℃以下发育成短翅果蝇,在15℃以上发育成长翅果蝇,由此可见, 的变化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②科研人员发现了一只15℃以下发育成的短翅果蝇,为了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科研人员选取一只15℃以上发育而来的短翅果蝇(gg)与该果蝇杂交,并将杂交产生的受精卵置于 (填“15℃及以下”或“15℃以上”)条件下培养,观察并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 ,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Gg;若子代 ,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gg。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9.(2024秋 即墨区期末)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
组别 亲本 子代数目(只)
黄鼠 黑鼠
甲 黄鼠×黑鼠 2378 2398
乙 黄鼠×黄鼠 2396 1235
(1)1900年左右,居埃诺在研究某种小鼠毛色遗传时做了如上表所示的实验(用A和a分别表示显、隐性基因):根据 组可判断小鼠毛色中的显性性状是 色。乙组子代中黄鼠和黑鼠比例约为2:1,他推测可能有一种基因组成的黄鼠在胚胎期全部死亡了。根据他的推测,死亡小鼠的基因组成应是 ;假如未死亡,这种基因组成的小鼠在乙组子代黄鼠中所占的比例应为 。
(2)亨廷顿舞蹈病患者的脑部神经细胞退化,导致动作失调,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搐,并逐渐发展成痴呆。研究发现此病是4号染色体上的HTT基因发生异常导致。如图为某位亨廷顿舞蹈病患者的染色体排序图。
由图可以判断,该患者性别为 性,判断依据是 。若用字母D和d表示显、隐性基因,该患者的基因组成是 ;若该患者与一正常异性婚配,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
20.(2024秋 武侯区期末)亨廷顿氏舞蹈症是一种家族性遗传病,患者脑部神经细胞退化,导致动作失调,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搐。研究发现该病的形成与4号染色体上的HTT基因有关。图甲是一位该病患者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排序图及其HTT基因分析图,图乙是该患者所在家庭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甲可知,染色体在体细胞中 存在,该患者的性别为 ,其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HTT基因在4号染色体上说明该疾病与性别 (填“有关”或“无关”)。
(2)亨廷顿氏舞蹈症患者有走路呈舞蹈样、动作抽搐、摇摆不稳的特征,这个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 。结合图甲分析,正常HTT基因和异常HTT基因是一对 ,其中异常HTT基因占主导地位,它会掩盖正常HTT基因的作用,因此该疾病是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若用H表示显性基因,h表示隐性基因,则Ⅱ6的基因型为 ;Ⅲ9的基因型为 。Ⅱ6和丈夫计划再生一个孩子,请你运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帮他们推测下一胎是正常女孩的概率为 。
中考生物考前冲刺押题预测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24秋 武侯区期末)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我国每年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中,一部分患有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遗传病。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隐性遗传病基因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
C.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遗传商谈能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考点】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优生优育.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B
【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解答】解:A、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A正确。
B、当父母双方的隐性遗传病基因都传递给同一子代,此时隐性基因能表达出来,B错误。
C、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C正确。
D、防止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进行遗传劝导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相关知识。
2.(2024秋 即墨区期末)白化病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基因引起的遗传病。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图谱如图所示(用R和r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都是Rr
C.7号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D.第三代9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RR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D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通常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解答】解:A、由1号和2号正常5号患病可知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由隐性基因控制,正确。
BC、3号和4号正常,子代8号患病,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就是杂合体,即Rr,遗传图为:
7号正常,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正确。
D、第三代9号个体正常,基因组成是RR或Rr,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3.(2024秋 武侯区期末)某同学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活动。甲装置内放入白色弹珠20粒,乙装置内放入白色和黑色弹珠各10粒(弹珠模拟生殖细胞)。每次摇匀后从小管中随机弹出1粒,重复上述操作100次,记录每次的颜色组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内的弹珠模拟的是卵细胞
B.黑色弹珠模拟含Y染色体的精子
C.每次弹出的弹珠无需放回装置内
D.黑白与白白的颜色组合比例约1:1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C
【分析】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中,不同的装置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不同颜色的弹珠代表含Y染色体和含X染色体的生殖细胞。白色弹珠表示X染色体,黑色弹珠表示Y染色体。
【解答】解:AB、男性可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女性只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因此甲装置中的弹珠模拟的是卵细胞,黑色弹珠模拟含Y染色体的精子,AB正确;
C、为了保证每次获取弹珠的概率相同,从两个装置各弹出一个弹珠后,应再次放回装置中,C错误;
D、黑白表示男性,白白表示女性,生男生女的比例接近1:1,因此,黑白与白白的颜色组合比例约1:1,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性别的遗传是解题的关键。
4.(2024秋 如皋市期末)对如图所示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细胞结构:a.染色体 b.DNA c.细胞核 d.细胞
②生态系统:a.生产者 b.生物成分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③植物结构层次: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个体
④生物分类:a.蜥蜴 b.两栖类动物 c哺乳动物 d.恒温动物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染色体、DNA、基因及其关系;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对动物进行分类;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专题】结构示意图;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B
【分析】图示a→b→c→d的逻辑关系是:a属于b,b属于c,c属于d,也就是说a到d是一种从小到大的关系。
【解答】解:①细胞结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存在细胞中,是一种从小到大的关系,①错误;
②生态系统:生产者属于生物成分,森林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是一种从小到大的关系,②正确。
③植物结构层次:按照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是一种从小到大的关系,③正确。
④生物分类: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并且两栖类动物和哺乳动物是并列关系,两栖类动物是变温动物,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④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并且结合图形区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5.(2024秋 中牟县期末)我国神舟系列飞船携带水稻种子进入太空漫游,后来经播种、选择,培育出了多个高产、稳产的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能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某些性状和扩大可供选择的范围
B.众多水稻种子中一定有部分会产生预期的优良变异
C.对于萌发后未出现优良性状的种子应马上淘汰
D.太空育种能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时间,诱导产生新的物种
【考点】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变异在实践上的意义.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A
【分析】太空育种是诱变育种,利用失重、宇宙射线等手段诱发生物基因突变。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是成功率低,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此外需要大量处理诱变材料才能获得所需性状。
【解答】解: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该育种方法可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某种性状和扩大可供选择的范围,正确。
B、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众多水稻种子不一定会产生预期的优良变异,错误。
C、对于萌发后未出现优良性状的种子不能马上淘汰,错误。
D、太空育种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新品种而不是新物种,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太空育种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6.(2024秋 正定县期末)DNA“指纹”鉴定可用于( )
A.亲子鉴定、遗传病诊断
B.犯罪认定、死者遗骸鉴定
C.遗传学研究
D.以上三项都对
【考点】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D
【分析】DNA亲子鉴定就是利用法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从子代和亲代的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DNA亲子鉴定:也叫亲权鉴定,是法医物证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答】解:通常DNA亲子鉴定适用于认子(亲)相关的家族亲缘鉴定案例,如失散多年的父母子女等的认亲,这对于满足相关家庭的亲情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可用于以下一些案件中,如犯罪认定、遗传病诊断;血液配型、遗传学研究等。
故选:D。
【点评】血型鉴定不能作为是否具有亲缘关系的标准,只有DNA亲子鉴定,才是确定是否具有亲缘关系的黄金标准。
7.(2024秋 平阴县期末)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片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片呈丝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不同叶片的基因组成不同
B.两种不同的叶形是一对相对性状
C.水毛茛叶的形态与基因无关
D.水毛茛叶的性状是由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专题】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D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毛茛叶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
【解答】解:AC、同一植株的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即扁平状叶和丝状叶的基因型相同,但两者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C错误。
B、两种不同的叶形是同一植株的不同表现形式,不是同种生物个体间对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是一对相对性状,B错误。
D、同一株水毛茛的形成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是由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的,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生物的状的概念,表现型与基因及环境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24秋 章丘区校级期末)水稻体细胞有12对染色体,则水稻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含有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12条、12对 B.12条、12条 C.6对、12对 D.6对、12条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A
【分析】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解答】解: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所以水稻的卵细胞、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12条、12对(24条),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是解题的关键。
9.(2024秋 正定县期末)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在染色体上
B.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C.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
D.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
【考点】染色体、DNA、基因及其关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D
【分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
【解答】解: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通常都包含着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多个基因,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染色体、基因、DNA三者之间的关系。
10.(2024秋 章丘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与基因无关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
C.受精作用完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
D.男性的Y染色体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C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A.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也与基因有关,而不是无关,A错误。
B.性染色体在体细胞、精子、卵细胞中都有,而不是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B错误。
C.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C正确。
D.男性的Y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性别的遗传是解题的关键。
11.(2024秋 章丘区校级期末)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以下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水肥充足长出穗大粒多的小麦
B.野外地质工作者的皮肤较黑
C.头发染成金黄色的中国人
D.染色体数目加倍,含糖量高的甜菜
【考点】生物的变异类型.
【专题】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D
【分析】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BC、水肥充足长出穗大粒多的小麦、野外地质工作者的皮肤较黑、头发染成金黄色的中国人,此三项都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ABC不符合题意。
D、染色体数目加倍,含糖量高的甜菜,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原因。
12.(2024秋 章丘区校级期末)以下关于优生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婴儿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疾病都属于遗传病
C.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某人的染色体带有患病基因,但不一定患有遗传病
【考点】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优生优育.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B
【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解答】解:A.遗传病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遗传物质的变化导致的,A正确。
B.先天性疾病是指婴儿出生时就存在的疾病,这些疾病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所有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B错误。
C.近亲隐性致病基因相同的几率高,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C正确。
D.一个人染色体带有患病基因不一定患有遗传病,如患病基因由隐性基因控制,而另一条染色体上相对的是正常的显性基因,这个人就不患病,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
13.(2024秋 郑州期末)“三孩”政策出台后,小军肤色正常的父母如愿怀到了三胎,但又担心孩子和小军一样患有白化病。下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孩患白化病的概率为25%
B.新生儿的性别仅由母亲的性染色体决定
C.小军体细胞中的两个白化病致病基因分别来自父母
D.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B
【分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
【解答】AD.由“父母正常,小军患有白化病”可知,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如果相关基因用A、a表示,遗传图解如下:
由遗传图可知,小军肤色正常的父母如愿怀到了三胎,该孩患白化病的概率为25%,AD正确。
B.性别遗传图为:
由图可以看出,精子决定了胎儿的性别,B错误。
C.小军患白化病,则小军的体细胞中带有两个隐性致病基因(aa),代表他从父母那里各继承了一个致病基因,C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性别的遗传。
14.(2024秋 郑州期末)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DNA
B.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②
C.③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一个②上有多个基因
【考点】染色体、DNA、基因及其关系.
【专题】过程示意图;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D
【分析】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图中①性状、②DNA、③细胞核。
【解答】解:A.图中①是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②是DNA,A错误。
B.图中②是DNA,一个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B错误。
C.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而③是细胞核,C错误。
D.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一个②DNA上有多个基因,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
15.(2024秋 海安市期末)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B.1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C.受精卵细胞核中染色体、DNA成对存在
D.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多个DNA分子
【考点】染色体、DNA、基因及其关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D
【分析】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
【解答】解:A、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A正确。
BD、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B正确;D错误。
C、受精卵细胞核中染色体、DNA成对存在,生长细胞中染色体、DNA成单存在,C正确。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6.(2024秋 石景山区期末)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已经育有两个儿子的夫妇想要再生一个女儿的概率是( )
A.1 B. C. D.0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C
【分析】性别遗传图为:
【解答】解:由性别遗传图可知生男生女的比例是均等的,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已经育有两个儿子的夫妇想要再生一个女儿的概率是。
故选:C。
【点评】掌握性别的遗传是解题的关键。
17.(2024秋 石景山区期末)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经常锻炼的人肌肉会变得发达
B.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C.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D.黑暗环境中生长的蒜苗呈现黄色
【考点】生物的变异类型.
【专题】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B
【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把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下一代,是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解答】解:ACD、经常锻炼的人肌肉会变得发达、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黑暗环境中生长的蒜苗呈现黄色,此三项的现象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CD不符合题意。
B、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有色盲的儿子,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正确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解题的关键。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8.(2024秋 藁城区期末)果蝇是遗传实验常用材料,体型小、易饲养、性状多、繁殖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少,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常有长翅和短翅两种翅型的个体,如图是果蝇翅型遗传实验(相关基因用G和g表示)。
(1)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 外骨骼 限制其生长,定期发生蜕皮现象。
(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如图所示其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是 4 条。
( 3)为了解果蝇翅型的遗传关系,科研人员利用果蝇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实验一子代长翅中基因组成为Gg的概率为 ,实验二亲代长翅的基因组成为 Gg 。
(4)实验发现,果蝇的翅型还受到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影响,如下表:
受精卵发育的环境温度 15℃及以下 15℃以上
受精卵的基因组成 GG Gg gg GG Gg gg
个体翅型的性状表现 长翅 短翅 短翅 长翅 长翅 短翅
①基因组成为Gg的果蝇在15℃以下发育成短翅果蝇,在15℃以上发育成长翅果蝇,由此可见, 环境 的变化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②科研人员发现了一只15℃以下发育成的短翅果蝇,为了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科研人员选取一只15℃以上发育而来的短翅果蝇(gg)与该果蝇杂交,并将杂交产生的受精卵置于 15℃以上 (填“15℃及以下”或“15℃以上”)条件下培养,观察并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 既有长翅,也有短翅,且比例约为1:1 ,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Gg;若子代 全为短翅 ,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gg。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过程示意图;文字叙述型图表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1)外骨骼;
(2)4;
(3);Gg;
(4)环境;15℃以上;既有长翅,也有短翅,且比例约为1:1;全为短翅。
【分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
2.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中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如A表示),控制生物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如a表示)。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
3.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答】解:(1)果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外骨骼会限制其生长,因此会定期发生蜕皮现象。
(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即8条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染色体数目会减半,因此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是4条。
(3)实验一中,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却出现短翅的,则短翅是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gg控制,亲代个体长翅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即Gg,实验一遗传图谱如下:
子代基因GG、Gg的表现型是长翅,则子代长翅中基因组成为Gg的概率为。
实验二遗传图谱如下:
子代短翅的基因型来自亲代,则亲代长翅的基因型是Gg。
(4)①基因组成为Gg的果蝇在15℃以下发育成短翅果蝇,在15℃以上发育成长翅果蝇,说明环境的变化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②根据题意内容可知,15℃以下发育成的短翅果蝇,为确定基因组成是Gg还是gg,选择用在15℃以上发育成的短翅果蝇( gg)与该果蝇杂交,并应将产生的受精卵置于15℃以上,若子代既有长翅,也有短翅,且比例约为1:1,说明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Gg;若子代全为短翅,说明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gg。如果将产生的受精卵置于15℃及以下,无论哪种基因组成的与15℃以下发育成的短翅果蝇杂交的后代全都为短翅,则无法确定其基因组成。
故答案为:(1)外骨骼;
(2)4;
(3);Gg;
(4)环境;15℃以上;既有长翅,也有短翅,且比例约为1:1;全为短翅。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9.(2024秋 即墨区期末)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
组别 亲本 子代数目(只)
黄鼠 黑鼠
甲 黄鼠×黑鼠 2378 2398
乙 黄鼠×黄鼠 2396 1235
(1)1900年左右,居埃诺在研究某种小鼠毛色遗传时做了如上表所示的实验(用A和a分别表示显、隐性基因):根据 乙 组可判断小鼠毛色中的显性性状是 黄 色。乙组子代中黄鼠和黑鼠比例约为2:1,他推测可能有一种基因组成的黄鼠在胚胎期全部死亡了。根据他的推测,死亡小鼠的基因组成应是 AA ;假如未死亡,这种基因组成的小鼠在乙组子代黄鼠中所占的比例应为 1:3 。
(2)亨廷顿舞蹈病患者的脑部神经细胞退化,导致动作失调,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搐,并逐渐发展成痴呆。研究发现此病是4号染色体上的HTT基因发生异常导致。如图为某位亨廷顿舞蹈病患者的染色体排序图。
由图可以判断,该患者性别为 男 性,判断依据是 第23对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不一样 。若用字母D和d表示显、隐性基因,该患者的基因组成是 Dd ;若该患者与一正常异性婚配,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50% 。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1)乙;黄;AA;1:3;
(2)男;第23对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不一样;Dd;50%。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通常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解答】解:(1)根据乙组黄鼠与黄鼠杂交,子代中出现了黑鼠,可判断小鼠毛色中的显性性状是黄色。乙组遗传图为:
乙组子代中黄鼠和黑鼠比例约为2:1,他推测可能有一种基因组成的黄鼠在胚胎期全部死亡了。根据他的推测,死亡小鼠的基因组成应是AA;假如未死亡,这种基因组成的小鼠在乙组子代黄鼠中所占的比例应为1:3。
(2)由图第23对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不一样,可以判断是XY染色体,该患者性别为男性。亨廷顿舞蹈症是4号染色体上HTT基因异常导致的遗传病,亨廷顿舞蹈症(D)对正常(d)为显性。据图可见:该患者的基因是Dd;若该患者与一正常异性婚配,遗传图为:
由遗传图可知,他们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50%。
故答案为:
(1)乙;黄;AA;1:3;
(2)男;第23对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不一样;Dd;50%。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0.(2024秋 武侯区期末)亨廷顿氏舞蹈症是一种家族性遗传病,患者脑部神经细胞退化,导致动作失调,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搐。研究发现该病的形成与4号染色体上的HTT基因有关。图甲是一位该病患者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排序图及其HTT基因分析图,图乙是该患者所在家庭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甲可知,染色体在体细胞中 成对 存在,该患者的性别为 男性 ,其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HTT基因在4号染色体上说明该疾病与性别 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
(2)亨廷顿氏舞蹈症患者有走路呈舞蹈样、动作抽搐、摇摆不稳的特征,这个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 性状 。结合图甲分析,正常HTT基因和异常HTT基因是一对 等位基因 ,其中异常HTT基因占主导地位,它会掩盖正常HTT基因的作用,因此该疾病是 显性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若用H表示显性基因,h表示隐性基因,则Ⅱ6的基因型为 Hh ;Ⅲ9的基因型为 Hh 。Ⅱ6和丈夫计划再生一个孩子,请你运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帮他们推测下一胎是正常女孩的概率为 25% 。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1)成对;男性;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无关;
(2)性状;等位基因;显性;
(3)Hh;Hh;25%。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通常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由图中可以看出第23对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不一致,应是XY染色体,该患者的性别为男性,其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HTT基因在4号染色体上,4号染色体是常染色体,说明该疾病与性别无关。
(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亨廷顿氏舞蹈症患者有走路呈舞蹈样、动作抽搐、摇摆不稳的特征,这个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结合图甲分析,正常HTT基因和异常HTT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不同形态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其中异常HTT基因占主导地位,它会掩盖正常HTT基因的作用,因此该疾病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病。
(3)若用H表示显性基因,h表示隐性基因,6号患病与一位正常的女性婚配,子代出现了患病,因此,则Ⅱ6的基因型为Hh;遗传图为:
Ⅲ9的基因型为Hh。Ⅱ6和丈夫计划再生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50%,生男生女的比例为1:1,因此,他们下一胎是正常女孩的概率为50%×50%=25%。
故答案为:
(1)成对;男性;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无关;
(2)性状;等位基因;显性;
(3)Hh;Hh;25%。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