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改革开放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改革开放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5 11:3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六十年代的矿工路今天的矿工路六十年代的矿工路与体育路口今天的矿工路与体育路口六十年代的中兴路
(正前方是老市政大楼,现在是华府广场丹尼斯百货)如今的中兴路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9课
改革开放——杨晓玉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了解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自学指导:
1、农村实施改革开放的方式是什么?有什么的影响?
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这个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3、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有哪些?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凤阳“地多不打粮”?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试一试: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的责任、利益。责任:保证国家集体的
利益:剩下全是自己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改革前后比较:思考:以上数据说明小岗村改革效果如何? 建国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些调整,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对我们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会有什么启示?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过程 土地改革
土地私有制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土地公有制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制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土地公有制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遭到破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颁奖词深圳—— “一夜崛起之城” 对外开放的窗口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三、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70年代的深圳海南找一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想一想:我国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想一想:我国的对外开放过程有何特点?长江三角洲浦东厦漳泉开放区珠江三角洲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环渤海地区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人们对青岛电冰箱厂的描述 从材料来看,青岛电冰箱厂当时存在什么问题?思考: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需要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当时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什么问题?政企不分,企业没自主权吃大锅饭,职工积极性不高国有企业的改革
(1)经营管理权
(2)所有制
(3)分配制度1992年中共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改革的两个阶段: 几十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今天全球营业额上千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这样的变化是怎样带来的?海尔集团—城市改革的典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城市: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开 放改 革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1、(2015·河南)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 )
A.按劳分配        B.股份制改革   
C.政企分开   D.多种所有制并存2、(2010·河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内地CA知识巩固3、(2013·河南)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革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