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理论
标志
时代
温故知新
18世纪60年代
牛顿力学
蒸汽机
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
电磁学
电力和内燃机
电气时代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背景:
(1)二战期间军事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战后军事科技迅速转化为民用技术。
(2)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
3、国家:起源于美国,并向全世界扩散。
4、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5、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
原子能
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问世。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
人类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航天技术
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空间技术的诞生。
生物工程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每一片段都储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因。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CLONE
克隆
多利(克隆羊)
硅谷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材料一: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以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缩短为例:19世纪需要50年,一战前需要30年,二战后需要7年,70年代后只要3至5年。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科学转化为工业成果的速度加快,时间缩短。
材料一:
在硅谷不到4000平方千米的表面上,聚集了
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
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
每年产生3000多项技术专利,
每年有30--40家公司上市,
每周有11家IT企业诞生,
每天“制造”62位百万富翁 。
1998年,硅谷的总产值约有2000亿美元,大
约是中国全国GDP的四分之一,
它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神经中枢。
资料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科学转化为工业成果的速度加快,时间缩短。
2、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
材料三:
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
材料四:
空间技术不断发展,卫星种类不断增多,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手段,也促进了电子、喷气、真空、低温、半导体、电子计算机、遥感遥控、激光和材料等新技术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科学转化为工业成果的速度加快,时间缩短。
2、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
3、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材料一: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材料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大批“技术密集型”企业迅速崛起。其中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大大超过了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业人员群体中,体力劳动者大量减少,脑力劳动者迅速增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2、引发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激烈变动,推动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1、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它又一次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一个国家科技发达程度的高低,将决定这个国家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成败。中国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本课小结
想一想?
它们最早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B
C
D
E
F
G
H
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第三次的是( )
CD
ABEF
GH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概况,掌握相关领域的重大成就。
2.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
3.感受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感受科技创造的智能生活时代。
【教学重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回忆世界历史上前两次工业革命所学的基本知识,如时间、关键性发明、重要人物、作用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广泛运用、火车和轮船;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
教师导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继蒸汽时代和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时代之后,在科学技术领域发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找出相关的基本信息。
自主学习
(一)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寻相关基础知识。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背景、国家、标志、核心等各是什么?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背景:
(1)二战期间军事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战后军事科技迅速转化为民用技术。
(2)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
3.国家:起源于美国,并向全世界扩散。
4.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5.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二)教师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相应信息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教师提问: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并概括。
材料一: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21cnjy.com
以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缩短为例:19世纪需要50年,一战前需要30年,二战后需要7年,70年代后只要3至5年。21·cn·jy·com
科学转化为工业成果的速度加快,时间缩短。
材料二:
在硅谷不到4000平方千米的表面上,聚集了 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 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2·1·c·n·j·y
每年产生3000多项技术专利, 每年有3 ( http: / / www.21cnjy.com )0--40家公司上市, 每周有11家IT企业诞生, 每天“制造”62位百万富翁 。 1998年,硅谷的总产值约有2000亿美元,大 约是中国全国GDP的四分之一, 它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神经中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
材料三:
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四:
空间技术不断发展,卫星种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断增多,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手段,也促进了电子、喷气、真空、低温、半导体、电子计算机、遥感遥控、激光和材料等新技术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
1.科学转化为工业成果的速度加快,时间缩短。
2.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
3.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教师提问: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材料一: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21教育网
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材料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用,信息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大批“技术密集型”企业迅速崛起。其中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大大超过了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业人员群体中,体力劳动者大量减少,脑力劳动者迅速增加。
引发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激烈变动,推动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材料三: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烈竞争,除了欧洲有“尤里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及中国的“863计划”等。www.21-cn-jy.com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归纳。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B.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你举例说明新科技对自己学习、生活乃至衣、食、住、行的改变吗?
学生各抒己见。
拓展延伸.
展望未来,你认为中国能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近代领导人的决策和科技立国的战略。
课堂检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检测
一.选择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是( )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D.1900年 D.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小明如了解旅游景点,下面哪种了解途径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
A.乘飞机到达景点了解 B.乘轮船到达景点了解
C.通过百度景点了解 D.乘火车到达到达景点了解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 )
①原子能 ②计算机
③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④电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先后进入三次科技革命。下列对上述三次科技革命表述正确的是( )21·cn·jy·com
①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涌现大量的科学成果,延长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
①原子能 ②电子计算机
③生物工程 ④航天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第三次科技革命生物工程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 )
A.克隆技术 B.火车 C.核反应堆 D.电力
7.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风云卫星拍摄到的震区图片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
A.克隆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
B.生物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C.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D.原子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8.文文同学新买了辆轿车,安装了GP ( http: / / www.21cnjy.com )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具备自动引导提示驾车行进路线的功能,该技术运用了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知识爆炸时期
9.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我国计算机网络需要“提网速.降网费”的目标,总理所关心的计算机网络问题与下列哪一事件中出现的成果有关( )
A.法国大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0.使用微信可以旅游.聚餐.休闲时,拍照片.发朋友圈,还可以扫描二维码。微信这种便捷的交流工具源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B.航天技术的进步
C. 生物技术的突破 D.网络技术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的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 ——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材料二反映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情况?
(2)请以日常生活经历为例,说说科学存在的“潜在的危险”有哪些?你认为人类应如何面对上述“潜在的危险”。21教育网
12.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作为我们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应如何应对?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有何启示?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考察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发明。题中要求选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而网络百度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21cnjy.com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电的发明属于第2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所以答案应该选A。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科学到技术的转化过程。故而第4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领域。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第三次科技革命生物工程中的克隆技术,它是尤为引人注目的,故答案选A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领域和运用,卫星和图片的传送涉及到航天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的相关领域,GPS运用的是航天航空技术。
9.答案:D
解析:计算机网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重要成果。
10.答案:D
解析:微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兴起的程序。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1)第三次科技革命。
(2)“潜在的危险”:科学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如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失序问题.伦理模糊问题等。www.21-cn-jy.com
应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高科技水平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危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解析:(1)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是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材料中“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是表述科技发展与破坏自然的现象,因此需要从科技发展与保护自然的角度出发作答。
12.应对:重视科技发展大力发展高科技和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技术产业②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③坚持对未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④鼓励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⑥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式发展。2·1·c·n·j·y
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②国家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高新技术,把加快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③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④国家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高我国创新能力;⑤国家要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受教育水平;⑥我们要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抓住机遇,发展高新科技,迎接挑战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所答内容必须和我国的国情相结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