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一)
第5单元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
1.同学们在秋游时发现鹤伴山上有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这种植物属于 (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都属于种子植物,但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2.下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
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
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裸子植物的认识。银杏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所以形成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无果皮包被,这是其区别于其他植物类群的典型特征。
【拓展归纳】银杏种子的假种皮发达,肉质,如同植物的果实,故通常称其为白果,实际上它不是果实,只有裸露的种子,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3.下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不同绿色植物的共同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类植物的特征。藻类植物是最低等的一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具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也没有输导组织,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也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同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蕨类植物也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
4.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
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D.都是生活在水中
【解析】选B。本题考查腔肠动物的特点。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都生活在水中,体内都没有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5.以下俗称为“鱼”的动物,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
A.鲨鱼
B.鱿鱼
C.鲸鱼
D.甲鱼
【解析】选A。本题考查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鲨鱼是真正的鱼类,鱿鱼属于软体动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甲鱼属于爬行动物。
6.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C.昆虫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
D.雄蛙有鸣囊,适应水陆两栖生活
【解析】选D。本题考查动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雄蛙有鸣囊,能够鸣叫,招引雌蛙,属于雄蛙的求偶行为,有利于雌雄蛙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水陆两栖生活无关。
7.深圳野生动物园有:①长颈鹿,②鳄鱼,③大象,④蝴蝶等动物。小明把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①③,另一类是②④。他分类的依据是
( )
A.是否会飞
B.是否会游泳
C.是否胎生、哺乳
D.是否有脊椎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动物的主要特征。①长颈鹿、③大象都是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不会飞,不会游泳;②鳄鱼是爬行动物,卵生,主要生活在浅水以及沼泽中,会游泳,不会飞,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④蝴蝶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卵生,会飞,不会游泳,没有脊椎骨。因此小明把这些动物分成两类的依据是是否胎生、哺乳。
8.蝗虫比蚯蚓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是因为 ( )
①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③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④用气管呼吸,能适应干旱的环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选C。本题考查蝗虫适于陆生生活的特点。节肢动物大都属于陆生动物,由于陆地环境气候相对比较干燥,节肢动物的体表具有坚韧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利于蝗虫觅食、避敌和求得配偶等;气门是气体进出体内的门户,适于陆生生活。
【拓展归纳】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昆虫的外骨骼、爬行动物的角质鳞片或甲。
(2)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肺。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9.烟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鲜美食品,如鲍鱼、海蜇、对虾、银鲳等,它们分别属于 ( )
A.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B.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C.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类
D.鱼类、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哺乳动物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两点:
(1)明确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的主要特征。
(2)注意题干中动物与选项中各类群之间的先后顺序对应。
【解析】选A。鲍鱼身体柔软,外有贝壳保护,属于软体动物;海蜇体表具有刺细胞,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对虾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银鲳生活在水中,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类。
10.右图展示了四种动物,下列哪个特征可以放在阴影部分中 ( )
A.用肺呼吸
B.体温恒定
C.有脊柱
D.胎生、哺乳
【解析】选C。鲫鱼、青蛙、家鸽、家兔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都有脊柱;其中,鲫鱼用鳃呼吸,卵生,变温动物;青蛙用肺和皮肤呼吸,卵生,变温动物;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卵生,恒温动物;家兔用肺呼吸,胎生、哺乳,恒温动物。
【变式训练】李紫薇同学将六种生物依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如表,她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
类群Ⅰ
苍蝇 蚯蚓 蜘蛛
类群Ⅱ
扬子鳄 大熊猫 娃娃鱼
A.受精方式的不同
B.体温是否恒定
C.生殖方式的不同
D.脊柱的有无
【解析】选D。苍蝇、蜘蛛是节肢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体内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娃娃鱼是两栖动物,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11.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解析】选A。本题考查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细菌、真菌的生活都需要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有些还需要氧气或无氧等特殊条件,所以,细菌、真菌并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12.根据微生物的某一特征进行简单分类(见下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待分类的微生物
流感病毒、青霉、酵母菌、乳酸菌、曲霉、醋酸菌
类别一
乳酸菌、醋酸菌
类别二
青霉、酵母菌、曲霉
A.其分类标准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其分类标准是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
C.流感病毒应划到类别一
D.流感病毒应划到类别二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三点:
(1)待分类的微生物哪些属于细菌,哪些属于真菌;
(2)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特点。醋酸菌和乳酸菌都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青霉和曲霉是多细胞真菌,细胞内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13.豆腐乳有细、软、香、鲜的独特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毛霉发酵是腐乳制作的关键。毛霉属于 (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酵母菌
【解析】选C。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类。毛霉属于霉菌,是真菌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多细胞丝状真菌。
14.下列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
①大肠杆菌 ②木耳 ③乳酸菌 ④酵母菌
⑤灵芝 ⑥香菇 ⑦螺旋菌 ⑧青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⑦
C.②④⑤⑥⑧
D.⑤⑥⑦⑧
【解析】选C。本题考查真菌的识别。大肠杆菌、乳酸菌和螺旋菌都属于细菌;木耳、酵母菌、灵芝、香菇和青霉都属于真菌。
15.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 )
A.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B.鳄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
C.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D.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
【解析】选C。本题考查识图能力。分类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找出不同生物之间的相同和差异的程度,根据某一特征进行分类。观察分类图,首先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先分成了两类:狗和鸽子属于恒温动物,鳄鱼和鲢鱼属于变温动物。然后狗和鸽子根据生殖特点又分成两类:狗进行胎生、哺乳,鸽子进行卵生。鳄鱼和鲢鱼根据呼吸器官又分成两类:鳄鱼用肺呼吸,鲢鱼用鳃呼吸。C项表述正确,但从该题中不能得到该结论。
【拓展归纳】变温动物与冬眠
变温动物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冬季气温降低,变温动物的体温随之降低,当温度过低时,变温动物便无法适应环境,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只能寻找合适的场所冬眠,减少能量的消耗;春天气温回升后,它们再开始活动,借此度过寒冷的冬天。
16.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
A.根的有无
B.种子的有无
C.果实的有无
D.陆生或水生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两点:
(1)同一类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2)每类生物的共同特征有何不同。
【解析】选B。本题依托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考查各类植物的特点。水稻、苹果、松树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贯众、海带和葫芦藓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17.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在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解析】选B。本题考查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区别。蝗虫、蚯蚓、蜈蚣、螳螂、蚂蚁、蜜蜂的体内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家鸽、壁虎、青蛙、鲫鱼、家兔、鲨鱼的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
18.蝗虫是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这表明了 ( )
A.蝗虫属于多种动物类群
B.蝗虫在不同分类等级中的位置
C.说明了生物的多样性
D.这种分类方法是错误的
【解析】选B。不同的类群名称属于不同的分类等级,给蝗虫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是分类上的需要,它表明了蝗虫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中的位置。
19.下图表示造成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和受威胁的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栖息地丧失
B.偷猎
C.外来物种入侵
D.其他原因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根据本题直方图所给信息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或濒危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也是栖息地的丧失,因为栖息地是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丧失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生物濒危和受威胁的主要原因。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62分)
20.(6分)下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生存。
(1)A、B都属于菌类,A在细胞结构上与B最主要的区别是 。
(2)C属于植物,因为其细胞结构中有 ,所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的角色。
(3)D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
(4)B、C、D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有 。
(5)上述四种单细胞生物都能独立完成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体又是以单个细胞为基础构建的。可见,细胞是生物体
的基本单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结构。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衣藻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草履虫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细菌与真菌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2)衣藻的细胞结构内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而属于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3)与细菌、真菌和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缺少细胞壁。
(4)酵母菌、衣藻、草履虫的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5)“四种单细胞生物都能独立完成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多细胞生物体又是以单个细胞为基础构建的”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答案:(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叶绿体 生产者
(3)没有细胞壁 (4)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结构和功能
21.(10分)以下是对图中所示动物进行的分类,请分析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A、B、C、D、E、F、G所代表的动物名称:
A 、B 、C 、D 、E 、
F 、G 。
(2)请将以上动物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用字母排序)。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的分类。
(1)由图中的分类索引可知,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蜜蜂属于节肢动物、C鱼属于鱼类、D蛙属于两栖类、E蜥蜴属于爬行类、F鸟属于鸟类、G猫属于哺乳类。
(2)动物的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它们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是:A、B、C、D、E、F、G。
答案:(1)蚯蚓 蜜蜂 鱼 蛙 蜥蜴 鸟 猫
(2)A、B、C、D、E、F、G
【互动探究】
(1)上题的动物中,恒温动物有哪些 变温动物有哪些
提示:鸟和猫属于恒温动物;蜥蜴、蚯蚓、蜜蜂、蛙和鱼都属于变温动物。
(2)上题中的动物呼吸方式有几种 分别是什么 包括哪些动物
提示:有四种;蚯蚓用体壁呼吸;蜜蜂用气管呼吸;鱼用鳃呼吸;蜥蜴、蛙、鸟和猫都用肺呼吸,蛙的皮肤及鸟的气囊都能辅助呼吸。
22.(14分)下面是几种常见动物的呼吸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呼吸靠能分泌黏液的湿润的 完成。从呼吸这一生理过程看,蚯蚓适于 生活。
(2)鱼适应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 ,该器官的结构特点是由很多鳃丝构成,内含丰富的 。
(3)鸟的呼吸器官是[ ] ,标号[2]是 ,其功能是 ,以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解析】本题以图示表达动物的形态结构为主题,主要考查对动物呼吸器官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适于生活在阴湿的土壤里,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鱼是水中生活的类群,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头部两侧的鳃部含有许多鳃丝,鳃丝呈红色,内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3)鸟有适于陆上生活的呼吸器官——肺,还有适应空中飞行生活辅助肺呼吸的气囊,肺和气囊相连,但是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
答案:(1)体壁 阴湿土壤中 (2)鳃 毛细血管
(3)[3]肺 气囊 辅助肺呼吸
23.(13分)下图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属于哪类生物 ,其结构特点是
。
其生活方式为
。
(2)图乙表示 结构图,它的生殖方式是 ,在环境恶劣时,有些能够形成 来渡过不良时期。
(3)图丙表示 结构图,它的生殖方式是 ,其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其中7是 ,8是 。
(4)乙与丙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5)根据你现有的生物学知识,推测图乙中,[1]的功能是 ,[6]的功能是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识图:认真观察图片,识别出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生物。
(2)分析作答:根据各类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结合题干要求逐一作答。
【解析】本题考查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活繁殖特点。
(1)由图可知,图甲是病毒的结构图,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图乙是细菌的结构图,它是通过分裂繁殖的,在环境恶劣时,有些能够形成芽孢渡过不良环境。
(3)图丙是青霉的结构图,它是通过产生孢子繁殖的,它的菌体由菌丝构成,其中7是营养菌丝,8是直立菌丝。
(4)细菌与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5)由图可知,1是荚膜,位于细菌细胞壁外,起保护作用;6是鞭毛,能够摆动,使细菌运动。
答案:(1)病毒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无细胞结构 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
(2)细菌 分裂生殖 芽孢
(3)青霉 孢子生殖 营养菌丝 直立菌丝
(4)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5)保护 运动
24.(8分)近来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饮水机放出的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探究。
【取样】他们将不同品牌的10桶饮用水编号为1至10,分别安装在经过消毒后的10台同型号饮水机上,每天用采样瓶在同一时间对饮水机的冷水和热水进行采样(每次采样前采样瓶均消毒)。
实验小组对采样的方案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方案一:每天用采样瓶按编号顺序只对一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方案二:每天用采样瓶对十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方案 的设计较合理。
【培养】按正确方案采样后,配制培养基对各水样进行细菌培养。由于细菌的营养方式为 ,所以培养基中除了琼脂、水、无机盐外,还必须含多种有机物。
【结果】培养后统计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计算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数。如图是对某一品牌桶装水的部分探究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应用】相关部门规定桶装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总数≤50个。通过上述探究,请你对该品牌桶装饮用水的饮用要求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读图:认真观察图,找出5天是细菌数量变化的关键点。
(2)析图:5天以内,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数量变化不大,但5天后,冷水中的细菌数量会明显增多,无法饮用,加热成热水可以灭菌。
【解析】本题以采样检测桶装水中的细菌数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究实验的设计、细菌的生活和培养知识的理解和识图分析能力。
方案一:每天用采样瓶按编号顺序只对一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只探究了一种桶装水的细菌数,不够全面;方案二:每天用采样瓶对十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比较全面地探究了十种桶装水的细菌数,该方案更合理。由于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
由图可知,在5天以内,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数目变化不大,都小于50个/毫升,5天后冷水中的细菌数会明显增加。
根据相关部门规定桶装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总数≤50个。通过上述探究可知,该桶装水5天以内的细菌数≤50个,符合要求,超过5天,冷水中细菌数会明显增加,故建议该品牌饮用水应该在开封后5天内或加热后饮用。
答案:二 异养
5天内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数变化不大,5天后冷水中细菌数明显增加
该品牌饮用水应该在开封5天内或加热后饮用
25.(11分)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如图是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所观察到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 ] 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
(2)请判断如图所示是蚯蚓身体的哪一端 。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
(3)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腹面处,会有 的感觉,这是摸到了 ,它具有 的功能。
(4)在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了
。
(5)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处理蚯蚓
。
【解析】本题考查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使其运动更加灵活。
(2)蚯蚓的身体上有一个环带,它靠近身体的前端,图中的2是环带,故该图是蚯蚓的前端。
(3)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的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的刚毛,它能够固定、支撑身体协助运动。
(4)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在实验中不断地用浸湿的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体表的湿润,维持正常的呼吸。
(5)要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蚯蚓放回到适宜它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答案:(1)[1]体节
(2)前端 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3)粗糙不平 刚毛 协助运动
(4)保持体表的湿润,维持正常的呼吸
(5)将蚯蚓放回到它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