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谢中书》教案
【设计说明】
本文为一篇清新隽永的山水小品,仅仅计八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就概括古今,包罗四时,兼顾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无不在这幅优美的画卷中。因此,教学设计采用朗读法,通过不同层次和要求和朗读,理解作者感情,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重点:教学目标1、2
难点:教学目标3
【课前准备】
1、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资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言
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2由学生主持引导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二、初读
1、放舒缓音乐,师范读文章,学生听读,整体感知文章。
2、指导学生朗读文章。(节奏、重单、语气、感情)(多媒体显示文章节奏划分)
提示:文章以四字句为主,节奏分明,最后两句抒发感慨。
反复朗读课文
3、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4、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解释以下加点词,翻译粗字体句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二、美读
1、多媒体播放江南山川、鸟兽、晨昏等美丽画面,分组朗读文章。
2、学生同桌交流对文章的整体感受。
3、将感受用“读
,我感到了
的美”表达出来。
提示:可以文章内容、结构、语言等多方面说。
①内容
②结构的严谨美
③语言的凝炼美
三、诵读
1、理清背诵思路,师导背。
总领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奠定感情基调“谈”)
山川之美(写景) 抒发感概
2、学生根据词语提纲,快速背诵课文。
四、合作探究
1、以小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参考《三峡》的各种描写角度)
2、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班级交流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总之: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郦道元抓住江水与两岸高山特征,状物传神,描绘了一幅奇异美妙、既生机盎然又幽深冷静的图画,又于其中寄寓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五、积累、扩展阅读
1、积累古诗中描写山川之美的名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品味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从而理解作者感情。
3、带着感情朗读积累的名句和文章写景句子。
六、背诵默写
自背、互背、最后当堂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