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概况,积累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章的情致。
3.精读课文,品味精彩的语言。
4.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作品诗一般的语言,感受作品的风俗美、人情美。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学生简单交流一下课前预习时搜集的作者概况,为理解课文感情打基础。
学生漫谈一下自己家乡过年的风俗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顺势导入:那琦君的故乡--浙江,新年有什么风格呢?琦君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她的这杯“春酒”。
二、尝春酒
知文义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查预习作业: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由每组负责生字的小组长抽写、批改,并把本组错的多的生字板书到黑板上。
集体强调每组易出错的生字。
2.生读课文,细细体会作者的情感,为琦君所写的这杯春酒取一个合适的酒名,以体现自己所品尝到的味道。
学生读后自己思考这个问题,举手回答。
根据学生的取名,师引导学生归纳:童心酒、母亲酒、乡情酒
三、品春酒
懂人物
学生对照导学案完成下列问题:
1.畅饮“童心酒”。
你觉得文中哪些细节最能体现作者的童心?
(1)学生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2)生反复朗读最能体现童心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是如何体现童心的?从中可以看出童年时的琦君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自主解决后,班上交流,师适时引导,让学生学会赏析的方法。)
示例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引导:对本句话的赏析从什么角度入手呢?(修辞----比喻)
为什么比喻成小蜜蜂呢?比喻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猪不是更形象吗?(学生思考小蜜蜂的特点,飞来飞去的,作者是这家吃完再到另一家,又很快活,所以用小蜜蜂来比喻更形象。)
那用这个比喻刻画出“我”什么样的形象呢?
示例2:“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引导:对本句话的赏析从什么角度入手呢?(可从用词的精准方面入手,赏析“捏”“添”)
这些词语体现出作者什么样的特点呢?
通过对以上句子赏析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赏析句子的方法——从修辞角度,从用词角度。
2.酌饮“母亲酒”。
你喜欢作者的母亲吗?为什么呢?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呢?
明确:(1)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这句话抓住母亲“得意”的神态以及语言品析。
(2)“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
( http: / / www.21cnjy.com )酒,都问母亲里面泡得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这句话抓住对母亲的神态外貌描写析。
(3)“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简洁的语言描写,刻画出一个善良、大度而又慈爱温柔的母亲的形象)
3.思饮“乡情酒”。
童年是一份美好的回忆,母亲让故乡更具温情,而作者的那些乡邻让这杯“乡情酒”更加醇厚,哪些句子能体现这一点呢?请找出来赏析一下。
明确:“花匠阿标叔助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
(寥寥几笔,就写出了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我”能够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点一下酒”说明邻里之间关系是亲密随和,温馨融洽的。)
(2、3题学生先自主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上一环节学的赏析方法在句子旁边做好批注,然后小组交流完善答案,最后班上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教师相机引导,让学生的分析更全面。)
四、醉春酒
享韵致
故乡的春酒,荡漾着儿时纯真的快乐
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
故乡的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
这些蕴含着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正是充满家乡味的“春酒”啊!让我们带着这份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再读课文
生自己读课文。
小组内读课文,组员互相评价。
全班展示,每组推荐一名成员展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学生互相评价,评出名次。
评价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最能体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性格的句子,如“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一句,让学生思考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让学生通过读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作者的感情,并且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文章的韵致。
五、酿春酒
提能力
小小一杯春酒,我们品出了如此丰富醇厚的滋味,现在我们再读一篇体现思乡之情的文章,完成文后的几个问题。
思
乡
等不到积雪融化,麦苗就争先恐后的挺起腰来,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去,一片新绿甚是热闹,近看却是泥土糟杂稍显零落,正应了那句草色遥看近却无。若逢着好天气,这里就是天堂,田野里到处都是放风筝的大人孩子,一个个撒着欢的忘了年龄,老年人扎着堆袖着手聊着家长里短晒着太阳,偶尔抓把泥土叹着苗稠苗稀地薄地厚,妇女们
拿着铲子挖着野菜比着谁多谁少,说着晚饭的花样。荠菜马齿苋碗碗菜涩荠荠黑眼窝……这些都是美味,窝酸菜
做绿面,包包子,包饺子,下燃面,打搅团,漏鱼鱼……那一样都会让你垂涎三尺,鲜的让你忘了生日 .
慢慢的就热了,柳叶长了,风吹来摇曳婀娜,桃花红了,远望去灿若云霞,梨花白生生的开得正热闹,油菜花黄灿灿一望无涯,杏花粉嘟嘟的惹的游玩的人乐不思蜀,我最爱的槐花也开了,整个村庄香气弥漫,放蜂人带着蜜蜂早已安营扎寨忙碌着,村里也在忙,勾洋槐花勾的不亦乐乎,捋一把塞到嘴里,那甜甜的味道口齿留香,淘洗干净拌上面粉上笼蒸,炒韭菜叶,捣点蒜,辣子拌上,滚油一泼,这就是有名的槐花疙瘩,再来一碗麦仁稀饭,那就是绝配。香椿炒鸡蛋,韭菜盒子,白蒿疙瘩,苜蓿炒肉,凉皮,肉夹馍,擀面皮,臊子面,荞面饸洛……这个季节有着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
在这里一年了,常常想起家乡,不停的在心里对比,春暖花开的时候,家乡的草好像比这里绿一些,论起水果,这里的花样少一些,谈起人情世故,比家里淡一些,说起风土人情,仍然还是不如家乡厚重亲切。虽然香樟树四季常青,栀子花淡香怡人,杨梅酸甜可口,香榧千年开花弥足珍贵……我梦里的还是门前的那棵枣树屋后的那株无花果,闻到的是那片被暴雨袭击的土地散发的那种深深的土腥气。烟雨江南小桥流水西湖美景固然让我留恋,可是五陵塬上连绵的冢疙瘩,四四方方的城墙,碑林石刻大小雁塔秦唐汉武盛世繁华仍然让我魂牵梦绕。很多个夜晚就这样静静的躺着,默默的想,任由思绪飞过千里之外,就这样沉沉睡去。
1.本文是通过描写哪些画面来体现思乡之情的?
2.找出几个你喜欢的句子,利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赏析一下。
生自己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交流,再分组展示。
六、作业
课后自己搜集一篇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品析一下,准备明天课堂上交流。
课堂板书
童心酒
人
情
春酒
母亲酒
风
思念家乡亲人
俗
乡情酒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