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0课《春望》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0课《春望》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5 13:0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望》教学设计
邹平县黛溪中学
田道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⑵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2.过程与方法
⑴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⑵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促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上一节语文课,希望在短短的45分钟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经典诗文的无穷魅力!
公元755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乱,谁能讲一讲这场战乱?(请学生讲他所了解的“安史之乱”。)
藩镇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15万大军,起兵反唐,半年时间,从河北一直杀到长安,唐玄宗出逃,长安沦陷。战争一直持续了八年,当时的人民生活如何?叛军占领下的长安城内景象如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诗人杜甫发自现场的报导。(板书课题、作者)
同学们齐读题目、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初读
指名朗读古诗,要求:字音准确、声音洪亮。
他人评价。强调重点字音。
建议:语速放缓
再指名读。
齐读
2、师生分节拍轮读
诗歌往往具有音韵美,读准它的节奏很重要。
这是这首诗的节奏,(投影出示)
下面我们合作朗读,请你们齐读每句的第一节拍,老师读第二节拍,你们从题目、作者开始。
下面我们换过来,我读第一节拍,你们读第二节拍。
3、身临其境(投影出示)
下面请你自读这首诗,结合课下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看看诗人为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自主学习)
下面哪个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从诗中看到的情景?
(学生发言)
从短短期42个字中,这个同学看到了这么丰富的内容,了不起!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或不同的见解?
强调一个词——“国”:在这里是指国都长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破:破碎、破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在”,什么不在了?(昔日繁华、安宁……)“草木深”为什么?(无人打理,一片萧条。死的死,逃的逃,没有人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无比凄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想象家书来时的心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为什么头发稀疏?想象这个人的心情、表情。
下面让我们穿越1250年的历史,来到长安,用声音把这些画面传递出去。
齐读,读出身在现场的感觉。
4、“我即杜甫”。读出情感、读出作者(投影出示)
同学们,此时的杜甫身在何处?(长安)
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756年8月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甫从陕西的家中前往宁夏投奔刚刚继位的唐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往长安。因为他官职卑微,叛军不再关押他,他便困居长安。第二年三月写下此诗。
请大家想一想,此时身在长安的杜甫,心在何处?
学生发言
此时45岁的杜甫,身困长安,心系家国,让我们透过他的其他作品,看看不同年龄段的杜甫心在何处?(投影出示)
24岁的杜甫心在何处?请看他的诗作,大家齐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指名读下面的注释,你认为此时的杜甫心在何处?(心在勇攀高峰、报效国家)
再看36岁的杜甫心在何处?齐读:“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心在朝廷和民众)
44岁的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44岁)
心忧百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
( http: / / www.21cnjy.com )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49岁的杜甫为了天下寒士,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杜甫一生身世飘零,但他的心却始终在家国民生,他为国而忧,为民而痛。
此时你就是杜甫,请把你的忧愁和痛苦用饱含深情的声音传达出来。
请全体起立,用上你的表情和动作,(配乐齐读)
请允许老师用我的声音表达一下对杜甫的理解。(教师范读)
三、字斟句酌
这么丰富的内容和情感仅用42个字表达了出来,请大家再读读、品品,哪一个词语或句子写得最妙。
学生发言。
教师点评、总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令人满眼凄凉。
(板书:国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讨论课后练习一(2)中的两种解释哪一种正确。
两种解释其实都有道理,它们的相同之处就在于不管如何解释,都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
(板书:心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板书:家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亲人的凄惨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板书:忧重)
四、课堂小结
《春望》集国忧、家愁、人衰之情于一体,一千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余年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激励后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杜甫一生穷困潦倒,但他和他的诗篇却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投影出示)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五、感恩杜甫
(投影出示杜甫像)
同学们,杜甫现在跨越1250年的历史来到我们的现场,他现在就站在这里,满怀感激地说:“谢谢同学们对我的理解!”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让我们再次回到《春望》,感受那个苦难的年代,那个伟大的灵魂。(配乐齐读)
下课!
《春望》教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更加深刻地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到做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幸福与荣幸,因为栖身语文,(从另一个角度说是以此为业,不管被动还是主动,喜欢还是讨厌),虽身在喧嚣的尘世,却常有超然物外的体验。正应了刘勰那句:“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那些浸润着前贤心血的文字流进我们的血管,用生命写作的诗人仿佛就站在我们眼前,给予我们那么多正性的影响。
具体到这节课,从备课到上课,有几点感受:
一、准备由繁到简
1、课前收集资料多多益善。
2、备课写详案,细节越细越好。有较充分的预设,有益于课上精彩的生成。
3、进教室前,心中的教案越简越好,以免使预设成为桎梏,只要有一个大方向就好。把所有的理念,化为一个理念——在学生和作品作家之间牵线搭桥。
4、心处虚空状态,捕捉课堂上的灵感。
二、课上贴近学生。
我是一号上台,担心音响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器械是否调试正常,课堂初始没有将百分之百的精力投放到学生身上,与学生的共情不够,因此没有很好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学生学习的精力有点分散,随着文本学习的深入,学生才逐渐进入状态,最后学生的诵读已比较深入地领会了诗意诗情,和杜甫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只有教师完全忘我的投入教学,学生才能心无旁骛,全神贯注。
如果能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更多地质疑提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有更多的课堂生成,学生的表现一定会更加精彩。因此还是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学生,给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课后感谢大家
课前于永正老师的诗歌教学给予了我很多启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张伟忠老师主编的《初中语文经典篇目解读与教学》也激发了我很多灵感,群组成员、学校音乐与微机老师的帮助,使我顺利地找到适合诗歌的配乐,妻子“静心备课,与杜甫同体,还原杜诗中的生活情境,感同身受,出声朗诵,直到你流泪”的场外指导也契合我的心意。
全身投入课堂教学的研究,虽有忙碌,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收获确实丰厚,这也正契合了佛家修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圣道,从此看语文人是幸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