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省三亚过岭中学中考热点之国共关系(十年对峙)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海南省三亚过岭中学中考热点之国共关系(十年对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5 14:1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2016年中考时政热点
之国共关系(十年对峙)南昌起义一、南昌起义(1927、8、1)直接:占领南昌城
最终:南下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 重;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1、背景:大革命失败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国民革命军南昌(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3、意义:(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成功;
(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4、教训:一、南昌起义(1927、8、1)(1)时间:
(2)领导人:
(3)地点:
(4)结果:
(5)影响: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界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
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秋收起义: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长沙广州徐州郑州武汉毛泽东朱德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方志敏建立
闽浙赣革命
根据地徐向前等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贺龙等建立
湘鄂边革
命根据地邓小平等创建的左
右江革命根据地▲彭德怀等创建
湘赣革命根据地时间:1933年秋
地点:中央根据地
失利原因: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掌权。他偏听偏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主张,同敌人死打硬拼。
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一)原因二)经过三)意义(1934.10~1936.10)二、红军长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遵义会议、胜利会师)(粉碎了、播下了、开始)【前沿·视点】2005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表明在未来几年里,我国将兴起发展“红色旅游”热潮,党和政府决心将众多的革命根据地开发成为一个个红色旅游景区,特别是长征路线,以此以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并推动革命老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透视]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长征精神所包含的大无畏气概和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正是对井冈山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和弘扬。
遵义会议召开背景: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长征开始后,红军损失过半,处于危险中。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
内容:(1)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4)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深化·拓展】遵义会议的理解: (1)遵义会议由于受形势的制约,它只是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除党内的“左”倾思想。
(2)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是对思想路线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就是从思想上路线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中央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毛泽东,就在事实上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3)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典例·展示】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变化
C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D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变化[解]:长征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战略转移,主要是寻找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生存空间,也就是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答]:B
[评]: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战略转移的理解,准确把握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及目的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所在。
1、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军,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 )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 .北伐军进军湖南 B .八一南昌起义
C .湘赣边秋收起义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的有效信息是“工农革命军”、“旗号镰刀斧头”及“匡庐、潇湘”,由此结合教材知识知应该是秋收起义。
规范解答: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