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和影响。
初步形成本课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预习内容
从第一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
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⑵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机械、化工、传统工业等方面主要有哪些成就。
从第二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
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⑷垄断组织出现的时间、目的、主要部门、典型代表、影响。
3、从第三个子目中找出问题:
⑸世界市场发展的根本原因、条件和结果。
提出质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那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全面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前提、科技、市场等)时间、主要领域及成就。
归纳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垄断组织的产生。
归纳总结世界市场发展的根本原因、条件和结果。
学习重点是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学习难点是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指名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讲解:⑴政治上:经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为其提供了政治前提。
⑵科技: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其提供了科技条件。
⑶市场: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扩大了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商品需求剧增,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⑷资金: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聚了大量的资本。
探究二:1两次工业革命有何异同点?
讲解:起止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开始部门
从棉纺织业开始
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标志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的应用
社会结构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生产组织
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
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形成
2垄断组织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影响?
讲解:⑴产生: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竞争的优胜略太,使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垄断产生。
②在垄断的基础上,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得更大利润而结成经济联合体,从而产生了垄断组织。
⑵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②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此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加快。
③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探究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各是什么?
讲解:⑴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时间
16世纪-----18世纪中期
决定因素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范围及程度
以欧洲为中心扩展到世界各地;各地开始加强联系。
第二阶段:时间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决定因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程度
世界各地被强行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
第三阶段: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决定因素
第二次工业革命
程度
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⑵影响: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成分发展壮大。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反思总结: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这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不同,它是“遍地开花”,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电力的广泛使用,它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使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当堂检测: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
B.石油成为新的能源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D.电力取代蒸汽机广泛用于生产
2).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进步,主要是指
A.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增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B.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4).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
②化学工业的建立
③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④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导致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由蒸汽时代进入电器时代
B.是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巨大变革,宣告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到来
C.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联系
D.加速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DDCDB)
课后练习与提高
选择题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2、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②轮船③汽车④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产生的新兴工业不包括
A.石油化工业
B。电力工业
C。煤炭开采业
D。汽车制造业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绩是
A.电力的广泛使用
B。内燃机成为新的动力机械
C.化学领域新材料层出不穷
D。炼钢技术的突飞猛进
5、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地位在逐渐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重大发展
D。电力工业发展最为突出
6、“那时,六大公司统治者德国化学工业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它们组成两个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个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形成并不断发展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7、促使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大企业(垄断组织)演变的根本动力是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
8、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
A.扩展到工业革命
B。蒸汽机等发明和使用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垄断组织的出现
9、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始于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以电力作为能源
非选择题:
10交通工具的改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
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交通工具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⑵看下图,回答问题。
这是那一时期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⑶看下图,回答问题。
本茨的三轮汽车
第一架试飞成功的飞机
这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⑷结合以上三幅图片,回答这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变革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选择题CACAA
CACC
非选择题:
⑴畜力
⑵第一次工业革命
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⑶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电力的广泛使用
、内燃机成为新的动力机械
、化学领域新材料层出不穷、传统工业的迅猛发展。
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变革为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八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同上一课一样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三个方面阐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作用。通过学习,需要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结合后,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第一目通过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展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的场景,让学生感悟人类社会变革的基础是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第二目教材主要介绍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以及垄断的影响。第三目教材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度、广度、提供的技术进步和物质手段等角度阐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所起的推动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主要成就、产业结构的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⑵理解电气时代的含义、垄断组织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⑶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找出知识比较点,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探究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让学生感悟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辩证认识人类发展道路上的成就与代价。
三、
重点
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难点
是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通过探究法、比较法的运用达到使学生掌握本课内容的目的。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练习与提高。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八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预习检查,归纳总结学生预习中出现的疑惑与问题。
2、导入新课(运用本课引言部分)
3、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讲解:⑴政治上:经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为其提供了政治前提。
⑵科技: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其提供了科技条件。
⑶市场: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扩大了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商品需求剧增,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⑷资金: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聚了大量的资本。
在探究此问题的基础上引出第一子目的板书,然后讲解工业革命的成就。
探究二:1两次工业革命有何异同点?
讲解:起止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开始部门
从棉纺织业开始
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标志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的应用
社会结构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生产组织
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
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形成
2垄断组织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影响?
讲解:⑴产生: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竞争的优胜略太,使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垄断产生。
②在垄断的基础上,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得更大利润而结成经济联合体,从而产生了垄断组织。
⑵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②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此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加快。
③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探究与讨论归纳第二子目的内容,导出第二子目的板书。
探究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各是什么?
讲解:⑴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时间
16世纪-----18世纪中期
决定因素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范围及程度
以欧洲为中心扩展到世界各地;各地开始加强联系。
第二阶段:时间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决定因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程度
世界各地被强行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
第三阶段: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决定因素
第二次工业革命
程度
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⑵影响: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成分发展壮大。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系统地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对于全面的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和影响起到辅助作用。推出第三子目的板书。
反思总结: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革命开始,这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不同,它是“遍地开花”,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电力的广泛使用,它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使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当堂检测: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
B.石油成为新的能源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D.电力取代蒸汽机广泛用于生产
2).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进步,主要是指
A.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增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B.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4).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
②化学工业的建立
③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④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导致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由蒸汽时代进入电器时代
B.是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巨大变革,宣告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到来
C.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联系
D.加速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DDCDB)
八、板书设计
第八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政治前提
科技
市场
资金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垄断组织的出现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垄断组织的产生
时间
目的
主要部门
影响
世界市场的发展
发展条件
发展结果
九、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可以系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主要成就、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迅速发展、垄断组织的产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的影响。
第二单元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八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同上一课一样从生产工具的进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三个方面阐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作用。通过学习,需要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结合后,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第一目通过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展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的场景,让学生感悟人类社会变革的基础是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第二目教材主要介绍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以及垄断的影响。第三目教材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度、广度、提供的技术进步和物质手段等角度阐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所起的推动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主要成就、产业结构的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⑵理解电气时代的含义、垄断组织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⑶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找出知识比较点,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探究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让学生感悟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辩证认识人类发展道路上的成就与代价。
三、
重点
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难点
是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通过探究法、比较法的运用达到使学生掌握本课内容的目的。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练习与提高。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八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预习检查,归纳总结学生预习中出现的疑惑与问题。
2、导入新课(运用本课引言部分)
3、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讲解:⑴政治上:经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为其提供了政治前提。
⑵科技: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其提供了科技条件。
⑶市场: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扩大了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商品需求剧增,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⑷资金: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聚了大量的资本。
在探究此问题的基础上引出第一子目的板书,然后讲解工业革命的成就。
探究二:1两次工业革命有何异同点?
讲解:起止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开始部门
从棉纺织业开始
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标志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的应用
社会结构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生产组织
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
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形成
2垄断组织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影响?
讲解:⑴产生: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竞争的优胜略太,使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垄断产生。
②在垄断的基础上,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得更大利润而结成经济联合体,从而产生了垄断组织。
⑵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②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此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加快。
③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探究与讨论归纳第二子目的内容,导出第二子目的板书。
探究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各是什么?
讲解:⑴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时间
16世纪-----18世纪中期
决定因素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范围及程度
以欧洲为中心扩展到世界各地;各地开始加强联系。
第二阶段:时间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决定因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程度
世界各地被强行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
第三阶段: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决定因素
第二次工业革命
程度
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⑵影响: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成分发展壮大。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系统地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对于全面的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和影响起到辅助作用。推出第三子目的板书。
反思总结: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这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不同,它是“遍地开花”,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电力的广泛使用,它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使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当堂检测: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
B.石油成为新的能源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D.电力取代蒸汽机广泛用于生产
2).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进步,主要是指
A.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增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B.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4).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
②化学工业的建立
③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④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导致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由蒸汽时代进入电器时代
B.是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巨大变革,宣告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到来
C.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联系
D.加速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DDCDB)
八、板书设计
第八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政治前提
科技
市场
资金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垄断组织的出现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垄断组织的产生
时间
目的
主要部门
影响
世界市场的发展
发展条件
发展结果
九、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主要成就、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迅速发展、垄断组织的产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的影响。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和影响。
初步形成本课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预习内容
从第一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
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⑵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机械、化工、传统工业等方面主要有哪些成就。
从第二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
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⑷垄断组织出现的时间、目的、主要部门、典型代表、影响。
3、从第三个子目中找出问题:
⑸世界市场发展的根本原因、条件和结果。
提出质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那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全面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前提、科技、市场等)时间、主要领域及成就。
归纳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垄断组织的产生。
归纳总结世界市场发展的根本原因、条件和结果。
学习重点是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学习难点是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指名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讲解:⑴政治上:经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为其提供了政治前提。
⑵科技: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其提供了科技条件。
⑶市场: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扩大了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商品需求剧增,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⑷资金: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聚了大量的资本。
探究二:1两次工业革命有何异同点?
讲解:起止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开始部门
从棉纺织业开始
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标志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的应用
社会结构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生产组织
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
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形成
2垄断组织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影响?
讲解:⑴产生: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竞争的优胜略太,使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垄断产生。
②在垄断的基础上,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得更大利润而结成经济联合体,从而产生了垄断组织。
⑵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②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此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加快。
③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探究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各是什么?
讲解:⑴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时间
16世纪-----18世纪中期
决定因素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范围及程度
以欧洲为中心扩展到世界各地;各地开始加强联系。
第二阶段:时间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决定因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程度
世界各地被强行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
第三阶段: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决定因素
第二次工业革命
程度
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⑵影响: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成分发展壮大。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反思总结: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革命开始,这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不同,它是“遍地开花”,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电力的广泛使用,它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使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当堂检测: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
B.石油成为新的能源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D.电力取代蒸汽机广泛用于生产
2).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进步,主要是指
A.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增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B.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4).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
②化学工业的建立
③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④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导致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由蒸汽时代进入电器时代
B.是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巨大变革,宣告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到来
C.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联系
D.加速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DDCDB)
课后练习与提高
选择题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2、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②轮船③汽车④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产生的新兴工业不包括
A.石油化工业
B。电力工业
C。煤炭开采业
D。汽车制造业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绩是
A.电力的广泛使用
B。内燃机成为新的动力机械
C.化学领域新材料层出不穷
D。炼钢技术的突飞猛进
5、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地位在逐渐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重大发展
D。电力工业发展最为突出
6、“那时,六大公司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个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个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形成并不断发展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7、促使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大企业(垄断组织)演变的根本动力是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
8、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
A.扩展到工业革命
B。蒸汽机等发明和使用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垄断组织的出现
9、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始于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以电力作为能源
非选择题:
10交通工具的改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
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交通工具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⑵看下图,回答问题。
这是那一时期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⑶看下图,回答问题。
本茨的三轮汽车
第一架试飞成功的飞机
这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⑷结合以上三幅图片,回答这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变革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