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柳州高中 2022 级高三(下)阶段性测试(十六)
历 史 试 题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 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图 1 可用于说明
图 1
郑州商城城市结构及周边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
A. 南北文化交往的密切性 B. 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C. 中原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D. 早期国家形成的必然性
2. 下面是我国史籍中有关“侍中”的三则记载,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汉代
侍中,左蝉右貂,本秦丞相史,往来殿中,故谓之侍中。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 《汉官仪》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 《汉书》
侍中,古官也……汉因而不改,侍帷幄,受顾问,拾遗于左右,出则负玺以从 《太平御览》
A. 中央集权的日益强化 B. 皇权与官僚运作的关系
C. 宫廷内部的权力结构 D. 官员的礼仪规范与程序
3. 角抵本为军队训练项目。唐代,角抵进入民间成为娱乐竞技项目,长安东西两市常设“角抵场”,市民可报名挑战,胜者获“彩帛、银钱”奖励。《角力记》载,“市井小人,多于闲暇聚博戏、角力”,甚至出现女性角抵者。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尚武精神的强化 B. 城市经济的发展
C. 社会阶层的流动 D. 女性地位的提高
4. 《资治通鉴》有云:爱州将杨延艺养假子(非亲生)三千人。《新五代史》载:太祖所得骁勇之士,多养以为子,卒就霸业。“假子”制度在历朝历代皆有,五代十国时期最为突出,既有“以子为父”,亦有“反戈相向”,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可用于
A. 说明宗族传承思想受到冲击 B. 揭示五代十国社会动荡根源
C. 证明门阀士族社会基础牢固 D. 解释宋代理学形成历史背景
5. 清代科举制度对考生的户籍有严格限制,顺治二年规定:“生童有籍贯假冒者,尽行褫革,仍将廪保惩黜;如祖父入籍在二十年以上,坟墓田宅俱有,方准入试。”这一规定
A. 完善了科举考试程序 B. 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C. 适应了区域发展差异 D. 确保了官员选拔公平
6.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发行后,“后党”“帝党”中均很少有人接受,光绪虽然大量采纳康有为的变法建议,却诏令禁毁这两部书,尽管康一再申辩,但光绪不为所动。据材料可知,光绪此举的目的是
A. 自撰维新理论 B. 减轻变法阻力 C. 加强君主特权 D. 调和各派势力
7. 1922 年,控制北京政权的吴佩孚提出“和平统一”口号,对此,湖南军阀赵恒惕倡导实行“联省自治”,要求各省先实现“自治”,再通过“联省自治”来实现国家统一。这一主张获得了浙江、四川等十余省份军阀的纷纷响应。据此可知,“联省自治”
A. 拥有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 B. 沦为军阀维护利益的工具
C. 提供了国家统一有效路径 D. 推动了各省民主政治建设
8.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革命符号“赤旗”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识。1927 年后,中国共产党以“红旗”取代“赤旗”,在“赤卫队”基础上组建“红军”,建立“红色政权”。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 B. 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
C. 中国共产党注重舆论宣传工作 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9. 1947 年 6 月 4 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停止一切大规模破坏铁路的行动的指示》,过去需要破坏的铁路,现在一般地已无此种需要。“从现在起,除作战时因为战术上的某些需要仍可予以局部性的战术性的破坏外,一切大规模破坏铁路的行动应予停止”。这一变化
A. 表明人民军队掌握战场主动权 B. 是维护统一战线的需要
C. 为全国解放作了后勤运输准备 D. 是粉碎全面进攻的要求
10. 表 1 是 1950—1957 年中国与苏联、东欧、亚非及西方国家进出口贸易完成情况表(单位:亿元)
表 1
年份 甲 乙 丙 丁
1950 12.86 1.08 14.87 12.73
1952 40.44 12.06 1.59 10.52
1953 47.82 14.62 7.08 11.4
1954 49.07 20.32 5.01 10.32
1955 68.02 22.14 7.42 12.22
1956 57.91 23.69 9.69 17.36
1957 51.86 25.14 11.37 16.13
其中丁是
A. 苏联 B. 西方国家 C. 东欧国家 D. 亚非国家
11. 1980 年,温州苍南县金星大队创办了“金星大队文具厂”。该厂对外统一厂名、银行账号、统一纳税、上缴管理费,内部则实行分户生产。这反映出
A.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 农业包产到户的推行
C. 城市经济改革的开展 D. 农村制度创新的活力
12. 公元前 1 世纪初,元老院授权在外领兵的将领按照罗马标准发行货币,例如苏拉发行的金银币。这套钱币的正面采取与当时罗马发行货币一致的形制,但铭文 L.SVLLA 和 IMPER 却强调苏拉作为军事指挥官的身份,强调这些金银币来自苏拉,而非共和国。这表明该金银币
A. 兼具了经济政治功能 B. 凸显了对新征服民族管控
C. 维护了个人专制权威 D. 适应了罗马帝国发展形势
13. 中世纪初期,西欧“骑士比武”兴起,由大贵族带领骑士队伍或骑士以个人名义参加,充满血腥暴力;13 世纪后,比武规则走向规范化和文明化,至 16 世纪,逐渐成为宫廷仪式活动。这一演变过程主要折射
A. 国家政治体制的转型 B. 人文主义萌芽与传播
C. 社会尚武风气的消弭 D. 骑士文化世俗化发展
14. 1852 年,时任英国首相将殖民地形容为“吊在我们脖子上的磨盘”;1860 年,有人致信当时的首相,要求政府放弃除印度和英国在地中海的领地以外的一切殖民地。此时不少英国当权的政治家认为,殖民地的“解放”是一件不可避免且有益的事情。上述言论出现的背景是
A. 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愈演愈烈 B. 启蒙运动宣扬人人平等观念
C. 工业革命改变资本利益取向 D. 英国国力下降导致外交收缩
15. 1810 年,法国为纪念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旺多姆圆柱,圆柱上的拿破仑右手持剑,左手持一个象征征服的地球雕塑。1871 年,巴黎公社委员会通过法令,指出旺多姆圆柱是“野蛮行为的纪念物,是武力和虚荣的象征”,随后推倒了圆柱连同拿破仑铜像。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 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B. 力图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C. 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D. 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6. 拜登政府时期,“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其外交辞令中的高频词汇。史蒂芬·沃尔特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美国偏好‘基于规则’的秩序……而是在于谁来决定哪些规则在何处适用。”该学者的观点体现了
A. 多边主义背后的权力博弈 B. 美国丧失“规则”的制定权
C. 多极格局下的开放与包容 D. 世界单边主义得到有效遏制
第Ⅱ卷 (材料解析题 共 52 分)
二、材料解析题。(17 题12 分,18 题12 分,19 题12 分,20 题16 分,共计 52 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表 2 敦煌悬泉汉简实物图片及部分汉简内容表
图 4 悬泉置汉简 皇帝橐书(密封诏书)一封,赐敦煌太守。……悬泉驿传受万年驿骑广宗,到夜少半时付平望(驿)……
建平五年十一月庚申,遣卒史赵平,送自来大宛使者侯陵奉献。
县(悬)泉置元平元年七月兵簿(兵簿题签,军事记录或士兵名册)。
——整理自张德芳、胡平生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
材料二
悬泉置位于今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和敦煌市交界处戈壁滩上,根据遗址出土简牍推知,它是在敦煌建郡之后所建。西汉武帝元鼎至征和(公元前 111—公元前 92 年)约 30 年间开创,宋代遭废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共出土文物 7 万多件,其中汉简 3.5 万枚,悬泉汉简记载了从汉武帝到东汉安帝前后 218年及其前后若干年的历史史实,许多内容不见于现存史籍。
——摘编自余凯《敦煌悬泉置遗址保护规划与设计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悬泉置的职能。(3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悬泉置在宋代遭废弃的原因。(6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悬泉汉简的历史研究价值。(3 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初,就注重其具体运用。李大钊发表文章用唯物史观基本观点阐述孔子、儒学与道德变迁的关系,认为孔子之道适应了专制时代的社会生活需求,当社会物质生活发生激烈变动后孔子之道必然动摇。20 世纪 30 年代,瞿秋白提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状况”“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断不可一日或缓”。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我们要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也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了“第二次结合”的新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理论和实践成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以巨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动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摘编自王菲《“两个结合”:历史脉络、理论逻辑、实践伟力与发展进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进行理论创新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6 分)
19. “以万物为教材,把世界作课堂”。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2023 年,为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国家三部委联合出台文件,提出要挖掘弘扬长江文化内涵,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彰显长江文化时代价值;全面推进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传承好中华文化基因,守护好中华历史文脉;发挥长江文化的引领作用,提升长江经济带沿线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
——摘编自文化和旅游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出台实施》
为弘扬长江文化,某校即将开展校外研学活动,计划走访攀枝花、重庆、宜昌、武汉、九江、安庆、南京、南通、上海中的 3 个城市,现面向学生征集建议。请为研学活动拟定一个主题,选择 3 个城市,并运用中国史知识阐述你的建议。(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材料一
19 世纪初,拉美国家的独立运动受到欧洲国家的干预,1823 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国情咨文,主要内容有美洲已经独立的国家不再被欧洲国家当作殖民对象;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欧洲同样不得干预美洲事务。这项咨文包含的原则就是通常所说的“门罗主义”。……20 世纪初,针对当时已经改变了的国际现状,美国对拉政策从领土扩张转向对拉美内政的干涉。西奥多·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著名的“大棒政策”,但其所带来的野蛮干涉引起了拉美各国人民的愤慨。罗斯福的继任者塔夫脱因而改变策略,鼓吹“金元外交”,从而扼住拉美各国的经济命脉。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再次调整拉美政策,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任期间推行睦邻政策,成立专门的进出口银行,给拉美各国提供贷款,以扩大贸易。
——摘编自陈海琪《美国对拉美外交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相关数据,2024 年拉美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 2.1%,远低于同期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增速。在经济增长乏力的同时,拉美国家始终未能摆脱“初级产品出口依赖症”,这与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垄断、金融霸权等手段,使拉美的经济发展长期被限制在旧秩序中,加剧了其经济的脆弱性。与此同时,20%的人口占据了 80%的社会财富,而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停滞,社会问题日益加剧。尽管多国很早便开始尝试经济结构改革和工业化,但左右翼政府“你方唱罢我登场”,经济改革往往流产。
——摘编自杨啸林《拉美经济亟待深层次结构变革》
材料三
21 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在石油、矿产、港口、通信等诸多领域与拉美展开广泛合作。由于中拉贸易额与美拉贸易额的差距逐步缩小,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同中国共建“一带一路”。不仅如此,在金融合作方面,中国为拉美提供的政府间贷款总额超过了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对拉贷款的同期水平,且中国提供的资金不附加任何条件,为其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发展理念上,中拉合作不仅注重经济增长,还涵盖收入分配、环境可持续、社会稳定等方面。随着“中国—拉共体”论坛的建立及一系列战略合作文件的达成,使中拉关系从整体合作迈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新阶段。
——摘编自王飞《美国介入中国与拉美经济合作:动因、方式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拉美外交政策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境。(4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与拉美国家合作的积极意义。(6 分)
高三(下)阶段性测试(十六)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选项 C B B D C B B D C D D A A C A A
二、材料解析题。(17 题14 分,18 题12 分,19 题12 分,20 题16 分,共计 52 分)
17. 【答案】
(1)职能:邮驿(信息传递);接待过往人员;军事保障;文书记录。(3 分)
(2)原因:政治:宋代对西北边疆的控制减弱(民族政权并立)。(2 分)
经济:交通路线发生变化(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任意一点得 2 分)
自然:敦煌地区自然环境恶化。(2 分)
(3)价值:是一手资料(实物史料)(1 分);可用于研究汉代边疆治理、邮驿制度、民族交往、丝绸之路和汉字书法等问题(1 分,至少写出两个方面);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充实研究材料,对传统史书进行补正(相互印证)等(任意 1 点得 1 分)。
18. 【答案】
(1)特点: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时俱进。(6 分)
(2)实行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回答了时代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使数亿人口脱贫;推进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6 分)
19. 【答案】
示例:
主题:“探寻长江畔的红色印记”
选择城市:重庆、武汉、上海
阐述:重庆在革命时期具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战时陪都,是中国抗战的指挥中心之一。众多重要的政治、军事决策在此作出,同时这里也汇聚了大批进步人士,开展了丰富的抗日救亡文化活动,如重庆大轰炸下不屈的抗战精神,是革命文化的重要体现。
武汉是辛亥革命的爆发地。1911 年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体现了革命志士为追求民主共和而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21 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上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承载着伟大的建党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源头 。
通过走访这三个城市,能深入探寻长江流域丰富的革命文化,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20. 【答案】
(1)阶段及背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国此时实力不及欧洲列强,借拉美独立浪潮扩展自身势力;“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美国进入垄断阶段,逐渐确立在拉美的霸权;“睦邻政策”:美国需要稳定的海外市场缓解经济危机以及团结拉美国家应对法西斯威胁。(阶段及背景按照 1+1 给分,3 点 6 分)
(2)困境:经济结构单一脆弱;贫富差距大,政治动荡,社会问题频发(任答一点得 2 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限制拉美发展。(2 分)
(3)意义:推动拉美国家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链,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秩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实践样本。(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