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热身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热身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30 18:14:47

文档简介

2025 届高考历史热身考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D B B C D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B D A B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4 分)
(1)表现:以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形成了皇帝制度。(4 分)
(评分细则:每答对一点得 2 分,任答两点即可得 4 分,总分不得超过 4分)
特征:中央权力从分散到集中,地方权力从相对独立到集权于上;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分裂混战向天下一统转变;封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强调法律和行政手段管理国家,淡化宗法伦理的影响。(4 分)
(评分细则:每答对一点得 2 分,任答两点即可得 4 分,总分不得超过 4分)
(2)理解:唐前期实行限制兼并的均田制,后随土地兼并严重而无法实行,宋代实行“不抑兼并”政策,租佃制迅速发展,说明土地制度出现变化。
唐代城市管理相对严格,实行坊市分离的坊市制,宋朝城市管理相对宽松,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以及纸币的出现,说明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唐代实行租庸调、两税法,宋代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松弛。(6 分)
(评分细则:每答对一点得 2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总分不得超过 6 分。
现象、说明各 1 分,只回答其中一个得 1 分,回答其他的发展变化亦可)
18.【答案】(14 分)
(1)历史背景: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拉美经济有所发展,各地区及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拉美人民要求自由贸易,摆脱宗主国的贸易限制;宗主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拉美经济发展,社会矛盾激化。(6 分)
(2)特点:基本上是由各自国家的资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国家间试图进行民族解放联合斗争的尝试。(4 分,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非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为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4 分)
19.【答案】
示例:
论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2 分)
阐述: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被翻译、研究和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条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如在中共二大上,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之路,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有机结合,极大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抗日战争,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方向,也助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8 分)
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极大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2 分)
(注:“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它答案符合要求亦可)
评分细则:
一等(12—9分) 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8—5分) 能够结合其它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20.【答案】
(1)方法:广泛收集史料并进行考证、辨析;尊重历史事实;编写史书的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以供后人借鉴。(每点 2 分,任答 2 点 4 分)
(2)特点:历史研究科学化(历史学成为科学);关注工人运动史,唯物史观诞生。(每点2 分,任答 2 点 4 分)
分析:历史研究科学化(历史学成为科学):17 世纪末,牛顿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人类走向科学时代;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弘扬科学与理性;19 世纪,推崇科学成为欧洲的潮流,推动史学研究走向科学化和专业化。(4 分)
或答关注工人运动史,唯物史观诞生:工业革命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工人运动兴起,史学家开始重视对社会下层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秘密★启用前
2025届高三高考熟身考历史赋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
1.从历史变迁的视角解读图1的信息,可以得出()
图14
A,国家的初始形态己经具备
B.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
C.中原地区文化影响力提升
D,旧石器时代逐渐向新石器时代过渡
2.据《汉书》载,西汉时断狱最少的文帝,年“断狱四百”:武帝时断狱次数大增,年“天下断狱万数”。
同时,武帝时“赦天下”“赦徒”,特别赦免某特定地区、某一事件中罪人的次数较多。据此推知,这
一时期()
A.施政方针发生变化
B,律令已实现儒家化
C.社会矛盾渐趋激化
D.社会控制日益松弛
3.唐德宗实行两税法后,当朝官员李泌曾言“自变两税法以来,藩镇、州、县多违法聚敛。继以朱泚之
乱,争榷率、征罚以为军资,点募自防”。李泌所言()
A,表达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愿望
B.旨在揭示两税法改革的弊端
C.表明政治环境影响税法实施
D.反映出唐朝的统治即将灭亡
4.宋太宗曾言:“夫教化之本,治乱之源,苟无书籍,何以取法?”宋代出版业兴盛,“君臣上下,未尝
顷刻不以文学为务,大而朝廷,微而草野,其所制作、讲说、纪述、赋咏,动成卷帙,累而数之”。据
此可知,宋代出版业的兴盛主要得益于()
A,儒学的再度复兴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社会阶层的流动
D,崇文政策的推行
第1页
5.清代,西南大部分土司的朝贡活动完成了向“土贡”的转化,其标志是取消回赐旧例与土司不必遣人
赴京上贡,也即朝贡活动从“有朝”“有贡”“有赏”到“无朝”“有贡”“无赏”。由此可见,清代()
A,民族平等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B.边疆与内地管理呈现一体化趋势
C,阶级矛盾逐渐取代民族矛盾
D,改土归流政策遭遇到了一定阻碍
6.法国人弗朗索瓦·加多弗尔在清末光绪年间造访武汉后撰写《汉口三镇》一文,考查工厂期间作者记
述到:“日本煤炭运往汉口,每吨价格8到10两银;中国煤炭产自宜昌以南的矿井中,同等条件下,
每吨价格只需3到5两银。我访问工厂时,使用的是中国产的煤炭,但却声称购自日本。煤炭入库时,
大部分官员都会跑来运煤回去供自己使用。”材料表明()
A,企业生产效率低下
B.企业管理水平落后
C.企业盈利能力丧失
D.企业难以顺利生产
7.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后,发起国际公法学会,研究国际法和国内税收体制,并就裁厘加税问题发表
看法,认为裁厘是国内政策,加税是国际政策,两者无必然联系,且强调关税自主关乎国家主权及国
际地位。由此可知张謇()
A,欲借助外交解决国内经济问题
B,认识到改变国际地位的重要性
C.具有国家主权与经济变革意识
D.旨在以提高关税应对贸易逆差
8.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建立第一个农民协会时强调“有组织的团结”;1923年,海丰总农会号召农
民“协力团结,反抗社会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到1926年,广东全省有66个县建立了县级农会组织,
占全省总县数的三分之二。这(
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C.巩固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成果
D.体现出党的组织力和凝聚力
9.从1937年到1940年,海外华侨华人掀起了大规模的捐款捐物热潮,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国内
抗战筹集物资和资金。据统计,仅1939年一年,海外华侨华人捐款就达1.8亿元国币,捐赠的物资更
是不计其数,有力地支援了国内的抗战,这反映了()
A,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强大力量
B.中国抗战主要依赖海外援助
C.华侨成为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D.国民政府抗战得到广泛支持
10.1950年10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这年冬季,淮河上、中、下游共有80万民工参加
治淮,奋战80天,建成了一条长达160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同时,中央启动了荆江分洪工程和治理
海河工程,这二者与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官厅水库工程一起,被称为新中国初期的“四大水利工程”。
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
A,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B.合理调整了国民经济的布局
C,为全面进行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D,为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保证
11.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其发展进程反映了()
阶段
概况
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授资,基本形成了遍布城乡、比
1949—1980年
较健全的支持保障体系:农机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1983年,国家开始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经营
1981一1995年
农机:农机工业开始第一轮大规模结构调整,重点生产适合当时农村
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手扶拖拉机等
A,工业化发展水平制约农业发展
B.农业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D,我国基本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第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