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美丽的西双版纳》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美丽的西双版纳》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6 15:52: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十九课《美丽的西双版纳》同步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
狼狈 斑斓 绚丽
答案:láng bèi|bān lán|xuán
解析:分析:狈不能写成pèi,绚易读错成“xián”.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本文是根据李舵《竹楼里的诱惑》改编成的。不仅题目改了,小标题也改了,内容也作了删改,在具体的文字上也多有改动。完成下面的题目,体会修改的好处。
课文的“妩媚傣寨水”的原标题是“打谷子——筒裙——水中嬉戏”,你认为这样改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改得好。修改后的小标题不仅简洁而且富有诗意。
解析:分析:调换句子,要分析原句与调换后的句子的区别。原题目语言一般,二修改后“妩媚”一词运用拟人,写出了傣寨水的妩媚动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动作形态,使其人格化。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订正。
心弛神往 无声无息 可见一般 色彩斑斓 善男信女
积善修行 水中戏喜 轻妙淡写 狼狈撤退 除苦积善。
错别字: 。
改正: 。
答案:弛|驰|般|斑|喜|嬉|妙|描
解析:分析:此题注意形近字的辨析,由部首确定汉字或由拼音确定汉字。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字形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4.这一部分开头一句就作了修改:
[原文]五月份,正是谷子收获的时节,傣寨里的人家不管谁家有事,都是靠亲戚朋友来帮忙。
[课文]五月份,正是收获的季节。傣寨里的人家不管谁家有事,亲戚朋友都要来帮忙。你认为这样改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答案:改得好。“季节”比“时节”更准确;“收获谷子”比“谷子该收获”更顺当,更简洁;原文的“靠”不仅排除了主人自己在收获中的主导作用,而且也不能把亲友的热情帮忙的主动性表达出来,现在这样一改,既符合实际情况而且语言也更简洁了。
解析:分析:“时节”与收获不搭配,“都”换位后把亲友的热情帮忙的主动性表达出来。
点评:解答此题一定要比较两个句子的区别,再分析用词和词语顺序的不同。
5.根据注音写汉字。
(sù)_____像 (xuàn)______丽 (huì)_____赂
答案:塑|绚|贿
解析:分析:“塑”,不要写成朔;“栉” 的形近字很多不要写成询、旬等字。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6.解释下列词语。
a.耸立 。
b.助兴 。
答案:高高地矗立。|助长提高兴趣。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7.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盘旋: 。
五彩缤纷: 。
答案:沿着螺旋轨道运动。|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8.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 磅礴 羁绊 篷勃 群蚁排衙
B.水门汀 狼藉 部署 尽态极妍
C.揣摩 洗星海 镐头 鸡毛掸子
D.怪诞 田垄 嗥鸣 重峦叠障
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汉字的书写,A项应是蓬勃;C项应是冼星海;D项应是重峦叠嶂。故选B。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点评: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阅读短文,注意汉字这个特点,注意易错字,仔细辨析。
9.解释词语。
心驰神往: 。
掩映: 。
答案: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相互遮掩而且又映照衬托。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3分)
A.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们可以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 ,探索他成长的足迹。(探究)
B.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你的心扉时,你也许会想起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心田)
C.木兰从军的故事片,颇具有传奇色彩。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妇孺皆知)
D.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会不期而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不期而遇)
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辨析词语的不同。A项探索的对象是未知的事物,探究的对象是对已知问题的理解之类的;B项“心扉”指心的门扇;指心或思想打开你的心扉。“心田”指人的内心。D项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C项家喻户晓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妇孺皆知指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点评: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大江东区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C.通过每学期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和逃生演练,使同学们增强了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D.能否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和谐大江东、促进大江东经济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辨析或修改病句。A项否定词使用不当,去掉“防止”或“不再”。C 项缺主语,去掉“使”。D项两面“能否”对一面“具有”。故选B。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鲁迅的另一道风景:童趣、童真、幻想、快乐。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文章讲述了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的历史故事。
C.《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文章表现了父爱的伟大,抒发了对父亲深切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D.《口技》选自清代张潮编写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文章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令人叹服。
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识记文学常识,平时应多积累牢记,B项《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写的。故选B。
点评:本题不难,文学常识题常考题,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任务。
最近,杭州市教育局检查组光临我大江东区,进行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检查组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深入多家学校进行实地检查。检查组每到一处,不开会议,汇报不听,均是现场查验资料,现场抽检卷宗,现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期间,工作组自行吃工作餐,不接受任何一家单位生活上的宴请接待。
这段文字在用词得体、标点使用、语言结构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答案:“时间紧”后的顿号改为逗号;“汇报不听”改为“不听汇报”;“光临”改为“莅临”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正确辨析顿号逗号的区别,逗号适合停顿稍长,顿号停顿稍短;病句 词语顺序颠倒,“莅临”适合上级和身份尊贵的人。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任务。
最近,杭州市教育局检查组光临我大江东区,进行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检查组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深入多家学校进行实地检查。检查组每到一处,不开会议,汇报不听,均是现场查验资料,现场抽检卷宗,现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期间,工作组自行吃工作餐,不接受任何一家单位生活上的宴请接待。
有人认为宴请安排是一种人情关系,更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市教育局的做法不尽人情,不符合国情。你怎么看这件事?
答案:杭州市教育局的做法是符合国家工作人员的要求。若是邻里之间,亲朋好友私下的事,那人情关系的来往未尝不可。但这是国家公务,当然不能用纳税人的钱来做私下交易。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先要表明观点,然后围绕自己的观点,说出理由,理由要能支持自己的观点,语言通顺即可。
点评:开放性试题,表明观点很重要,其次理由要充分合理。
15.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或对学过的文章有很深的印象。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文章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    
答案:示例:《西游记》|吴承恩|孙悟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点评:本题不难,名著题常考题,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16.《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作者是 ,著名的 作家。
答案:李舵|少数民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李舵的相关常识,他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散文作品,所以有必要要求学生识记他的相关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
17.下面有关小说人物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隔离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国王,他思想深邃,主张和平,但受环境限制,对外界所知不多。
B.《海底两万里》中的康赛尔,他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
C.《童年》中的“好事情”,他衣衫褴褛,不修边幅,开朗健谈,喜欢邪魔鬼道。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娅,她美丽动人,容易亲近,但后来变得自私自利
答案:C
解析:分析: “好事情”是一个风趣幽默、为了真理而献身,勇于面对世俗的讥讽,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童年》,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
18.对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驰:跑得很快,奔驰)
B.导游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们,遇到野象没什么。(描:描绘)
C.傣家人对关系他们生存的水的爱护可见一斑。(斑:原指豹身上的花纹,喻指事物的一小部分)
D.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地将菠萝卷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将竹签拔出来扔掉,真叫人有点哭笑不得。(洋洋:得意的样子)
答案:A
解析:分析:A:驰:奔驰,没有跑得很快的意思,故选A。
点评:理解词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19.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
答案: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竹楼的外形特点。
解析:分析:由“像”比喻词,本体是竹楼,喻体是一顶巨大的帐篷遮。知道修辞是比喻,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某某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动作形态,使其人格化。
20.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踱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 
答案:拟人。拟人化的动作描写,使大象的憨厚之态跃然纸上。
解析:分析:“它”指的大象,表示感谢是拟人化的语言,因此修辞是拟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动作形态,使其人格化。
21. 判断对错。
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对人十分友善。
答案:对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从文中相关句子找到依据“当我来到傣家做客时,热情好客的傣族人又是杀鸡,又是宰鱼,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看出对人的友好,所以是对的。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找到原文句子进行比对,找出是否相同或不同。
22. 判断对错。
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是"关门节"和"开门节"。
答案:错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从文中相关句子找到依据“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是泼水节”,所以是错的。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找到原文句子进行比对,找出是否相同或不同。
23.阅读《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的节选内容,完成习题
五月份,正是收获谷子的季节。傣寨里的人家不管谁家有事,亲戚朋友都要来帮忙。勐腊乡曼那村的爱拉,平日在电站当工人。这天上午村里的几个朋友帮着他把谷子收回来了,中午由他请客,买来烟酒和肉,从自己家的地里摘来新鲜的蔬菜,鱼也是从自家鱼塘里打的,所以,这么丰盛的一顿饭也没花什么钱。下午,他们再一起去帮助他们的朋友波温岁打谷子。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棰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傣族人对水天生就有一种崇敬感,村寨一般都建在水边,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是泼水节,他们在村里的饮水井上修建一座神塔,在装饰得五颜六色的塔身上,镶嵌着许多小镜了,以求得到神灵的保护。塔身将水井盖住,避免灰土、杂物落入井里。傣家人就连小孩子们都自幼受到大人的影响,从不到井边玩耍,傣家人对关系他们生存的水的爱护可见一斑。
(1).选文第一段描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案:傣族人互帮互助收谷子、打谷子的场面,突出傣族人民风淳朴。
解析:解答此题要按照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如何,来概括文段的内容。
点评:记叙文概括段意。掌握方法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如何。
(2)"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一句话中,"那"指的是(  )
A.男人用自制的农具打谷子。
B.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用木棰细细地打谷子。
C.美丽的自然风光。
D.傣家人男男女女互帮互助打谷的场面。
答案:D
解析:考查字词“那”的指代一般按照方法在这个词的前边去找,离这个词最近的一句话或几句话。
点评:此题考查远指代词的指代意义,按照方法会更快更好找到。
24.课外阅读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红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有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 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 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色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位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影是镶着各色绦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的色儿也随着大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化,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化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滚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色,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少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 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好美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凭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浮着水皮,做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1)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  )
A.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  
B.济南的秋天是温和的
C.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D.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
答案:C
解析:根据语境选句子,要与上下文衔接且意境也要一致,此段把济南秋天写的如此古朴、秀美,因此济南秋天是具有诗意般的意境。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选择句子。
(2)第1自然段写作者幻想中的济南的特征是    、    、    。
答案:古朴|安静|秀美 
解析:解答此题抓住关键词语,“中古的老城”“表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加以概括。
点评:概括文段的特点要结合相关句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