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选择题
1.在湖北地区黑夜长、白天短的季节是( )。
A.夏季 B.春季 C.冬季
2.下列日期中,影子最长的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7日 C.12月23日
3.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的交替 C.四季变化
4.节气的应用非常广泛,节气的制定主要依据是( )。
A.月球绕地球公转情况 B.地球绕地轴自转 C.地球绕太阳公转情况
5.我们知道地球是围绕地轴转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地轴转动,地轴始终是竖直的
B.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地轴的倾斜角度也不同
C.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才有四季
6.一天是24小时时长,这个现象与( )有关。
A.地球自转周期 B.月球绕地周期 C.地球公转周期
7.因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的,所以越是( )的地区就越先看到日出。
A.东边 B.西边 C.南边
8.昼夜交替变化是( )的缘故。
A.地球绕太阳转 B.太阳绕地球转 C.地球自转
9.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假如现在是北京时间16点,那么纽约时间是( )。
A.3点 B.20点 C.7点
10.会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是( )。
A.热带 B.温带 C.北极
11.我们这里夏季气温变高的原因是( )。
A.太阳散发热量增多 B.太阳距离地球近
C.阳光照射到地球(北半球)的角度变垂直
12.《二十四节气歌》中有一句“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第二个“夏”指( )。
A.立夏 B.夏至 C.夏天
13.上海在我国的东面,成都在我国的西面,武汉位于这两个城市之间。你认为哪一个城市先看到日出( )。
A.上海 B.成都 C.武汉
14.下列过程中是将风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风吹动风车转动 B.汽车发动机工作 C.弹弓弹射石子 D.电动玩具车行驶
15.当我们反复弯折铁丝时,能量的转换过程是( )。
A.机械能转换为热能 B.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C.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16.关于家用电动车在充电和骑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车充电时:化学能→电能,骑行时:电能→动能
B.电动车充电时:电能→化学能,骑行时:化学能→动能
C.电动车充电时:电能→化学能,骑行时:化学能→电能→动能
17.篝火可以使( )。
A.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B.光能和热能转化成化学能
C.化学能转化成动能
18.冬天打开空调,空调吹出热风,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能量形式主要有( )。
①热能 ②机械能 ③电能 ④光能 ⑤声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19.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是( )。
A.用木柴生火烧开水 B.给电烙铁通电 C.两只手摩擦有热的感觉
20.下列能量转换形式错误的是( )。
A.点亮台灯:电能转换为光能
B.植物光合作用:光能转换为热能
C.电熨斗:电能转换成热能
2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
A.磁能→电能→动能 B.电能→磁能→动能 C.动能→磁能→电能
22.下列物体中( )含有电磁铁。
A.电话 B.电灯 C.电炉
23.下列三种电灯结构中有灯丝的是( )。
A.白炽灯 B.LED灯 C.荧光灯
24.下列现象能体现能量互相转换关系的是( )。
A.太阳能电灯 B.拍手 C.看电视
25.有关能量转换现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能量仅在电器工作过程中转换
B.生物的生长和运动需要能量转换
C.各种机械运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26.小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 )无关。
A.改变电流的方向
B.增加线圈缠绕的圈数
C.改变转子磁铁的磁极
27.下列装置能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是( )。
A.空调 B.摩托车 C.电视机
28.同样大的铁钉、同样的电池、同样的导线,下列情况下产生的磁力较大的是( )。
A.顺时针缠绕10圈
B.逆时针缠绕20圈
C.逆时针缠绕12圈
29.下面( )是控制光能的装置。
A.煤气灶开关 B.电扇开关 C.台灯开关
30.通过实验发现,下列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因素是( )。
A.绕线方向 B.铁芯粗细 C.延展性
31.数学课上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做“快速记数”游戏,这是在训练脑的哪个部分?(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32.下列不属于保护大脑的是( )。
A.心情愉悦,充足睡眠 B.加强体育锻炼 C.多吃自己爱吃的东西
33.我们的皮肤能感觉到( )。
A.物体的颜色 B.物体的形状 C.物体的温度
34.在抗疫期间,人人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勤洗手。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患流感的人数明显下降。这说明,人们的( )对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A.饮食习惯 B.卫生习惯 C.运动习惯
35.下列运动能锻炼小脑功能的是( )。
A.“快速记数”游戏 B.“反应尺”游戏 C.“金鸡独立”
36.下列运动能锻炼大脑功能的是( )。
A.走“平衡木” B.金鸡独立 C.做“反应尺”游戏
37.眼睛结构中,( )失去调节能力便形成近视。
A.瞳孔 B.晶状体 C.视网膜
38.人脑中有许多沟和回的部分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39.踢球时,感觉器官捕捉到外界的刺激集中到( ),统一调用运动器官做出相应的反应。
A.人脑 B.眼睛 C.心脏
40.如果( )受到损伤,就可能造成身体局部瘫痪、行动不便等问题。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41.打开遮光窗帘,我们眼睛会有( )反应。
A.瞳孔逐渐变小 B.瞳孔逐渐变大 C.瞳孔没变化
42.起重机或者吊车端装有滑轮组,它的作用是( )。
A.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省力 B.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C.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等臂杠杆
44.下面工具使用时,属于轮轴类的是( )。
A.扳手拧螺丝 B.天平称重物 C.筷子夹菜
45.下面是省力杠杆的是( )。
A.镊子 B.食品夹 C.起子(开瓶器)
46.动滑轮可以( )。
A.改变力的方向 B.改变力的大小 C.既能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47.下面是费力杠杆的是( )。
A.钳子 B.指甲刀 C.镊子
48.下面不是斜面的是( )。
A.螺丝钉 B.铁钉 C.斧子
49.工人叔叔用什么工具把建筑材料运到楼顶最省力?( )
A.小推车 B.升降机 C.人工搬运
50.科学课堂上,对于“用斧子砍木头”这件事,张琪、乔丽和苏恰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琪认为“用斧子砍木头”是利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
B.乔丽认为“用斧子砍木头”没有什么科学道理
C.苏怡认为“用斧子砍木头”是利用了斜面的工作原理
51.詹天佑设计并建造出( )字形铁路,成功解决火车安全爬坡问题。
A.人 B.工 C.大
52.在明确工程任务的前提下,设计解决方案前需要( )。
A.展开调研 B.制作模型 C.测试检验
53.设计省力装置时,首先要准备的是( )。
A.设计方案 B.设计图纸 C.制作材料
54.完成工程任务的基本环节,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确任务-展开调研-制定方案-交流改进-制作模型-测试检验-完成报告
B.展开调研-明确任务-制定方案-交流改进-制作模型-测试检验-完成报告
C.明确任务-展开调研-交流改进-制定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检验-完成报告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页,共5页
第5页,共5页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C C A A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A A C A C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A A A B B B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C C B C C B A A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A A A C B C B B C
题号 51 52 53 54
答案 A A B A
1.C
【详解】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我国处于北半球,湖北地区黑夜长、白天短的季节是冬季。
2.C
【详解】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12月23日冬至这天影子最长。
3.C
【详解】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同时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
4.C
【详解】地球围绕地轴的转动是地球的自转,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不同经度的时间不同,即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昼夜更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节气的制定主要依据地球的公转情况,故C正确,AB错误。
5.C
【详解】地球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方向是至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A、地球绕地轴转动,地轴始终是倾斜的,选项观点错误;
B、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地轴的倾斜角度都相同,选项观点错误;
C、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才有四季的更替,选项观点正确。
6.A
【详解】地球是个球体,它不停的自西向东绕着地轴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在自转的过程中,地球的某一地点转到朝向太阳的时候,就是白昼;当这一地点转到背向太阳时,就变成了黑夜。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才形成了昼夜的交替现象。
7.A
【详解】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也就是逆时针方向,由于相对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所以东边的地点最先见到日出,东边地点的时刻早。故A正确。
8.C
【详解】地球是由西向东自转的。从北极方向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方向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本身不发光,导致昼夜的产生,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
9.A
【详解】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北京与纽约相差11个时区,且地球东边比西边更早见到日出,所以纽约比北京晚11个小时,所以纽约是第二天3点。故选A。
10.C
【详解】极昼和极夜是极圈内特有的自然现象,极昼和极夜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是地球沿着倾斜的地轴自转所造成的结果。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是北极圈以北地区和南极圈以南地区,也就是两极地区。会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是北极,所以C符合题意。
11.C
【详解】阳光照射角度影响吸热,阳光直射,光强,升温快;阳光斜射,光弱,升温慢。以北半球为例,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阳光直射,光强升温快,所以夏季气温变炎热。
12.B
【详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有一句“夏满芒夏暑相连”,其中两个“夏”,第一个“夏”指立夏,第二个“夏”指夏至。
13.A
【详解】地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因为地球自转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东边地点最先见到日出,西边地点后见到日出。因此,同一天中,上海在我国的东面,成都在我国的西面,武汉位于这两个城市之间。所以上海先看到日出。
14.A
【详解】A.风能(风的动能)被风车捕获,使风车叶片转动,从而将风能转化为风车的动能。选项符合题意;
B.汽车发动机通常将化学能(来自燃料)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动能),与风能无关。选项不符合题意;
C.弹弓储存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石子的动能,与风能无关。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动玩具车通常将化学能(来自电池)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动能,与风能无关。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A
【详解】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铁丝弯折处发烫,说明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故选A。
16.C
【详解】电动车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电池中的化学能;在骑行时,电池中的化学能先转化为电能,再由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因此,正确的说法是C选项。
17.A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篝火可以使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18.C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冬天打开空调,空调吹出热风,这个过程中空调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和热能。所以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能量形式主要有电能、声能和热能。
19.C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机械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A、木柴烧水的过程中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A不符合题意。
B、电流流过电烙铁是把电能转化成热能。B不符合题意。
C、两手摩擦有热的感觉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热能。C符合题意。
20.B
【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详解】A、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转换为光能,A正确。
B、植物光合作用:太阳的光能转换为化学能。B错误。
C、电熨斗:电能转换成热能。C正确。
21.B
【详解】生活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依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知道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换是电能→磁能→动能。
22.A
【详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因为它能控制磁性的有无和强弱。电话、电铃、电磁门锁、电磁起重机就是利用了电磁铁的原理。电灯、电炉是通电就可以亮,不含电磁铁。A符合题意。
23.A
【详解】白炽灯有灯丝,是传统的灯泡;荧光灯灯内有特殊气体和内壁有荧光粉;LED灯有许多管晶片,替代半数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每年可节约相当于60 亿升原油的能源。
24.A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太阳能路灯照明是将太阳能转换为光能。A是正确选项。
25.A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有能量,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还能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能量转换不仅存在于 电器的工作过程中,生物的生长和运动、各种 机械的工作都与 能量转换有关。A错误,BC正确。
26.B
【详解】电动机里面有电磁铁,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改变转动方向。根据电磁铁磁极的改变,改变电流的方向、改变转子磁铁的磁极都会改变小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增加线圈缠绕的圈数与小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无关。
27.B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空调将电能转化为风能;摩托车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视机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
28.B
【详解】电磁铁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和磁力大小,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方向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有关。同样大的铁钉、同样的电池、同样的导线,下列情况下产生的磁力较大的是缠绕圈数最多的,缠绕方向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不影响磁力大小。
29.C
【详解】煤气灶是控制化学能的装置。电扇是控制动能的装置,台灯是控制光能的装置。
30.A
【详解】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有关。
31.A
【详解】快速记数游戏主要涉及到思维、计算和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这些功能主要由大脑的额叶和顶叶等部分负责。因此,训练快速记数游戏主要是在训练大脑。
故选:A
32.C
【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保护大脑的方法有加强体育锻炼、心情愉悦,充足睡眠等。多吃自己爱吃的东西不能保护大脑。
33.C
【详解】感觉中枢是躯体感觉的最高级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人的感觉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所以我们的皮肤能感觉到物体的温度。
34.B
【详解】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像皇(王)冠;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性传播、交叉感染等方式来传播,勤洗手、戴口罩可以降低被传染新冠肺炎的风险,人们的卫生习惯对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35.C
【详解】大脑被称作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要掌握用脑的诀窍,保护脑健康。小脑是掌管人体平衡的重要器官,锻炼小脑的运动功能,可以走平衡木、“金鸡独立”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
36.C
【详解】大脑被称作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要掌握用脑的诀窍,保护脑健康。经常玩“反应尺”游戏,可以使我们的反应变快,能锻炼大脑功能。
37.B
【详解】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例如:眼是视觉器官。眼睛结构中,晶状体失去调节能力便形成近视。
38.A
【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的表层部分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分布着大约140亿个是神经元,人类的大脑皮层平均厚度为2.5~3.0毫米,皮层表面高度扩展、卷曲,形成许多的沟和回,凹陷的叫沟,隆起的叫回。大脑皮质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的表面积和神经元的数量。
39.A
【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所以踢球时,感觉器官捕捉到外界的刺激集中到人脑,统一调用运动器官做出相应的反应。
40.B
【详解】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小脑受到损伤,就可能造成身体局部瘫痪、行动不便等问题。
41.A
【详解】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所以打开遮光窗帘,我们眼睛会有瞳孔逐渐变小的反应。
42.A
【详解】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省力。起重机或者吊车端装有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省力。
43.A
【详解】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它们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决定了杠杆的省力与否。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44.A
【详解】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A属于轮轴类工具;BC属于杠杆类工具。
45.C
【详解】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镊子、食品夹属于费力杠杆;起子(开瓶器)的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属于省力杠杆。
46.B
【详解】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47.C
【详解】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撬杠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省力的杠杆,镊子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费力的杠杆。钳子,指甲刀属于省力杠杆。C符合题意。
48.B
【详解】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斜纹,斧子,高架桥的引桥等。铁钉不是斜面。B符合题意。
49.B
【详解】工具可以替代人的一部分功能,提高人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合理使用工具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A、小推车;楼顶很高,工人叔叔用小推车把建筑材料运到楼顶,不省力,A错误;
B、升降机应用滑轮组,把建筑材料运到楼顶最省力,B正确;
C、人工搬运;楼顶很高,工人叔叔用人工搬运把建筑材料运到楼顶,不省力,C错误。
50.C
【详解】凡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统称“机械”。利用机械既可减轻体力劳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机械的种类繁多,而且比较复杂。斧头是利用了斜面原理。因此,“用斧子砍木头”是斜面原理应用。故C正确。
51.A
【详解】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杰作。
52.A
【详解】完成工程任务的基本环节是明确任务、展开调研、制定方案、交流改进-、制作模型、测试检验、完成报告。所以在明确工程任务的前提下,设计解决方案前需要展开调研。
53.B
【详解】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设计省力装置时首先要准备的是设计方案,然后设计图纸,再制作材料。
54.A
【详解】工程设计,是根据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根据对制作活动步骤的认识,完成工程任务的基本环节是明确任务-展开调研-制定方案-交流改进-制作模型-测试检验-完成报告。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