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5 神秘岛(节选)
[法] 凡尔纳
第二单元
意外遇险是人难以预料的,一旦陷入险境,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选文中的几位主人公就是在一次高空逃难中遇到了危险,他们很恐惧,但是他们没有失去信心,并且团结一致,最后转危为安。然而在他们庆幸之时却发现有一个队友失踪了……
黑夜在惊险恐怖中过去了(如果是胆小的人,恐怕早已吓死了)。白昼又来临了。随着白昼的来临,暴风也逐渐和缓下来。从3月24日那一天清晨起,暴风有了减弱的征兆。黎明时分,一片片轻云向更高处升去。几小时的工夫,飓风已经变成“强风”,这就是说:大气流动的速度已经减缓了一半。这时虽然还是水手们所说的“紧帆风”,然而风势毕竟减弱不少了。
将近十一点的时候,下层的空气显得比较明朗了。大气已经发出像雷雨过后常有的那种湿润的气息。暴风似乎不再向西刮了。风已经显得有气无力了。它会不会像印度洋上的台风那样,往往说停就停,一下子就烟消云散呢?
可是,就在这时候,气球显然又在慢慢地下降了。看来它正在逐渐瘪(biě)下去,气囊愈伸愈长,从球形变成了椭圆形。到了中午,气球离海面只有两千英尺了。气囊能容纳五万立方英尺气体,正因为它有这么大容量,所以它才能在空中——或是向上升得很高,或是保持平行方向移动——停留很长时间。
乘客们感觉到自己有危险,把仅存的一些能够使吊篮下坠的物品:少量存粮,每一件东西,甚至衣袋里的小刀都扔掉了。这时,有一个人爬到套住网索的圆环上,打算把气球的下部系得更牢一些。
然而,乘客们心里都很明白,氢气已经不足了,气球不可能再维持在更高的空际。他们只有死路一条了。
他们底下没有大陆,甚至连一个小岛也没有。只是一片汪洋,没有一处可以让他们着陆,也没有任何地面可以让他们下锚。
辽阔的大海上,仍然翻腾着惊涛骇浪!这片汪洋大海,即使人们居高临下,视野扩大到半径四十英里,也同样是一眼望不到边。这流动的平原在暴风无情的鞭挞下激起汹涌的浪头,真好比万马奔腾,那一片白色鬃毛还在迎风飘拂哩!看不到一寸陆地,也看不到一叶孤帆!这时必须不惜任何代价阻止气球再往下降,否则就有被波浪吞没的危险。乘客们在这紧急关头显然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尽管他们努力,气球还是继续下坠,同时顺着东北风以极快速度移动。
这些不幸的人所处的境况的确是惊险万分!他们已经不是气球的主人了。他们的一切努力都没有用。气球的气囊愈来愈瘪。氢气不住地往外泄,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堵塞。下降的速度显然愈来愈快,午后一点,吊篮离洋面已经不到六百英尺了。
氢气从气囊的一条裂缝往外冲,要阻止它往外冲是不可能的了。吊篮里的东西都扔掉了,重量轻了,因此,几个小时以内,乘客们还可以在空中支持下去,不至于掉下去。但这仅仅是苟延残喘而已,如果在天黑以前还找不到陆地,那么乘客、吊篮和气球肯定都要葬身海底了。
这时候,他们拿出了最后的一着。他们显然都是勇敢无畏、头脑冷静的人。他们没有一句怨言。他们尽量想办法延迟降落的时刻,他们决心要奋斗到最后一分钟。吊篮不过是个柳条编的篮子,不能在水上漂浮,万一落到海里,绝没有任何可能不沉下去。
两点的时候,气球离水面仅仅四百英尺了。这时候,突然听到一声洪亮的声音,从这声音就知道这人一点也没感到恐惧。回答他的声音也同样显得坚强有力。“东西都扔了吗?”“不,还有一万金法郎。”一个沉重的钱袋立刻落到海里。“气球上升了吗?”“上升了一点儿,但是一会儿又会下降的。”“还有什么可扔的吗?”“没有了。”“有!……吊篮!”“让我们抓住网索,把吊篮扔到海里去吧!”
这的确是最后的唯一可以减轻气球重量的方法了。系着吊篮的绳索割断了,吊篮掉了下去,于是,气球又上升了两千英尺。
这五位乘客爬上了气球网,紧紧攀住网眼,注视着下面的无底深渊。
大家知道气球对于重力的增减是最敏感的。即使扔下很轻的东西,也可以改变它的高度。这种在空气中浮动的工具像一架极度精确的天平。不难想象,它只要减轻一点点负担,马上就会急剧上升。这时的情形正是这样。但是,没一会儿工夫,气球又开始下降了,气体从裂缝中向外跑,这裂缝现在要补也没法补。
这些人尽了最大的努力。现在人力已经不能挽救他们,只好听天由命了。
在四点的时候,气球离海面只剩五百英尺了。
传来一声响亮的犬吠声。原来飞航员们还带着一只狗!它紧紧地靠着它的主人攀在网眼上。
“托普瞧见什么了?”一个人大声说。接着马上有人喊道:
“陆地!陆地!”
原来气球从天亮到现在,随着大风向西南飘行了足足有几百英里。现在前面出现了一片相当高的陆地。不过这片陆地还在三十英里以外。如果一直飘去的话,至少也要一个小时才能到那里。
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气球里仅存的一点气体会不会全跑光呢?
问题的严重性就在这里!飞航员已经清清楚楚地望见了陆地,他们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到达那里。他们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是岛屿还是大陆,因为他们不知道飓风把他们吹到地球的哪一个角落了。但是,他们只好到那块陆地去,不管那里有没有人,能不能去。
气球在四点的时候,就已经支持不下去,现在它更贴近水面了!巨大的浪花好几次舔着网的下部,使它更加沉重,气球像一只翅膀受了伤的鸟,要飞却飞不高。半小时后,距陆地只有一英里了,但是气球已经耗尽了气力,褶皱不堪地悬在那里,只有上层还剩下一些气体。飞航员们紧紧地攀住气球网,可是还嫌太重,不久,他们有半个身子浸在海里了,汹涌的波浪冲击着他们。又过了一会,气球的气囊变成了一个口袋,风像吹着帆片似的使它往前飘过去。它也许能就这样到达陆地吧!
但是,当离岸只有两锚链远的时候,四个人同时惊叫起来。那只原以为决不能再飞的气球,在一个巨浪的打击下,竟突然出人意料地一下子升起来。一会儿工夫,它似乎又减轻了一部分重量,高升到一千五百英尺的天空,在那里它遇到一阵风,这阵风并没有把它吹上岸,反而吹得它沿着和陆地几乎平行的方向飞去了。
两分钟以后,它终于又斜转回来,最后降落在一个波涛冲击不到的沙滩上。飞航员们彼此协助从网眼里脱出身来。气球由于失去了人们的重量,又被风吹起来,像一只受伤的鸟,精神一恢复,便消失在空中了。
吊篮里原来有五个人和一只狗,可是现在随气球着陆的却只剩下四个人了。
失踪的那一个人一定是浪涛冲击气球网的时候被卷到海里去了,正因为这样,气球才减轻了重量,才会在着陆前不久突然一下子上升。这四个遇险的人脚一踏上了陆地,就发觉少了一个伙伴,马上同声喊道,“大概他会游上岸来的。我们要救他!我们要救他!”
吊篮里原来有五个人和一只狗,气球着陆时却只剩下四个人了。另外一个人和一只狗不见了,试着根据自己的想象简要续写失踪的这一人一狗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共9张PPT)
4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英]丹尼尔·笛福
第二单元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该书讲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冒险出海航行,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在那里坚强地度过了28年孤独时光的故事。以下片段讲述的是他建造自己的住所的经过。
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了选择住所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如我上面所说的,要卫生,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遮阴;第三,要能避免猛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要能看到大海,万一老天爷让什么船只经过,我就不至于失去脱险的机会,因为我始终存有一线希望,迟早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我按上述条件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发现在一个小山坡旁,有一片平地。小山靠平地的一边又陡又直,像一堵墙,不论人或野兽都无法从上面下来袭击我。在山岩上,有一块凹进去的地方,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山洞的进口,但实际上里面并没有山洞。在这山岩凹进去的地方,前面是一片平坦的草地,我决定就在此搭帐篷。
搭帐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画了一个半圆形,半径约十码,直径有二十码。沿这个半圆形,我插了两排结实的木桩:木桩打入泥土,仿佛一些木橛子,大头朝下,高约五尺半,顶上都削得尖尖的。
两排木桩之间的距离不到六英寸。然后,我用从船上载下来的那些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一层地堆放在两排木桩之间,一直堆到顶上,再用一些两英尺半高的木桩插进去支撑住缆索,仿佛柱子上的横木。这个篱笆十分结实牢固,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无法冲进来或攀越篱笆爬进来。这项工程,花了我不少时间和劳力,尤其是我得从树林里砍下粗枝做木桩,再运到草地上,又把它们打入泥土,这工作尤其费力费时。
至于住所的进出口,我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来,进入里面后再收好梯子。这样,我四面都受保护,完全与外界隔绝,夜里就可高枕无忧了。不过,我后来发现,对我所担心的敌人,根本不必如此戒备森严。
我又花了极大的力气,把前面讲到的我的全部财产、全部粮食、弹药武器和补给品一一搬到篱笆里面,或者可以说搬到这个堡垒里来。我又给自己搭了一个大的帐篷用来遮雨,因为这儿一年中有一个时期常下倾盆大雨。我把帐篷做成双层的,也就是说,里面一个小的,外面再罩一个大的,大帐篷上面又盖上一大块油布。那油布当然也是我在船上搜集帆布时一起拿下来的。
现在我不再睡在搬上岸的那张床上了,而是睡在一张吊床上,这吊床原是船大副所有,质地很好。
我把粮食和一切可能受潮损坏的东西都搬进了帐篷。完成这项工作后,就把篱笆的出入口堵起来。此后,我就像上面所说,用一个短梯翻越篱笆进出。
做完这些工作后,我又开始在岩壁上打洞,把挖出来的土石从帐篷里运到外面,沿篱笆堆成一个平台,约一英尺高。这样,帐篷算是我的住房,房后的山洞就成了我的地窖。
1. 把鲁滨逊搭建帐篷前做篱笆的过程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插木桩—(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2. 结合短文中的两处故事情节,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半圆
堆缆索
支撑缆索
鲁滨逊充分利用船上的材料搭建住所,说明他富有创造力;鲁滨逊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来,进入里面后再收好梯子,由此可见鲁滨逊考虑问题全面又周到,充满智慧。
3.经过不懈努力,鲁滨逊成功建造了合适的住所,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相信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