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冲刺押题预测 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5 安阳县一模)从无人机到起重机,从冰箱到大蒜,被美国扣上“国家安全风险”帽子的中国产品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 )
A.大蒜威胁到美国安全
B.大蒜不符合贸易标准
C.美国希望中国贸易转型
D.美国谋求经济霸权
2.(2025 浑南区模拟)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罗斯福新政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
B.林肯在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后研制出无烟炸药
D.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扶持日本,为其提供军需订单
3.(2024秋 颍州区期末)1917年俄历10月25日俄国颁布了《告俄国公民书》,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使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使俄国由落后农业国变成了强大工业国
D.使俄国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4.(2024秋 通州区期末)1932﹣1934年,美国政府投入180亿美元修了13000个运动场、1000个机场、800多个医院、2500所学校、100个水电站、20万亩国家公园、种了2亿棵树。这些举措体现出罗斯福新政“新”在( )
A.推行指令计划经济 B.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C.重视福利国家建设 D.采用国家干预手段
5.(2024秋 通州区期末)1935年,矿工斯达汉诺夫在一个工作班6小时内,用风镐挖煤102吨,超过原定额13倍。在他的带动下,苏联掀起了突破旧定额,创造新纪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劳动竞赛的开展( )
A.适应了工业化建设 B.推动了农业集体化
C.摆脱苏联模式束缚 D.终止了新经济政策
6.(2024秋 新县期末)古巴革命后,新政府通过一系列改革,使美国垄断资本丧失了在古巴的一切经济特权。而美国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也使美国丧失了一个便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地……这表明古巴革命( )
A.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权
B.削弱了美国的殖民统治
C.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D.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7.(2024秋 新县期末)1932年,国际联盟针对九一八事变成立调查团,形成了不利于日本的调查报告。日本对此表示抗议并退出国联,并继续扩大对华侵略。这说明国际联盟( )
A.打击了日本侵华的气焰
B.维护了凡尔赛体系秩序
C.维护了华盛顿体系秩序
D.不能有效维护世界和平
8.(2024秋 东莞市期末)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立即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应对危机。联邦政府通过大规模举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刺激消费;通过提高劳工地位,提高劳工待遇,缓和社会矛盾。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
A.稳定社会秩序 B.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C.国家干预经济 D.国家控制经济发展
9.(2024秋 东莞市期末)巴黎和会上,美、英、法三国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矛盾的,虽然三国都做出了让步并最终达成了一致,但结果是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德国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这主要表明巴黎和会( )
A.是大国分赃会议 B.重建了世界秩序
C.妥协与问题并存 D.排斥苏俄和中国
10.(2025 姑苏区模拟)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1/4,法国失去了1/3,而德国失去了其全部海外投资,以上材料说明一战( )
①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②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④极大地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5 泗洪县一模)英语每年都会增加一些新词汇,如近些年增加了“The Belt and Road”(一带一路)、“Multilateral Free Trade System”(多边自由贸易体制)、“Global Supply Chain”(全球供应链)等一些词汇。材料中这些新词汇反映出( )
A.英国的世界地位不断提高
B.世界文化观念渐趋统一
C.英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12.(2025 苏州一模)1910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以下体现这一宪法要求的是( )
A.卡德纳斯改革
B.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华夫脱运动
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13.(2025 苏州一模)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草拟了战后世界的蓝图:一是建立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二是重建国际经济体系。其中,“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指的是(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联盟 D.欧共体
14.(2025 碑林区校级二模)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为改变20世纪初这种不合理状态而发生的事件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万隆会议
C.卡德纳斯改革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5.(2025 苏州一模)“194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揭开了信息革命的序幕。”下列关于信息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时期出现了新式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B.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
C.两次工业革命美国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16.(2024秋 丰城市校级期末)这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截至2015年已有193个会员国。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该国际组织是( )
A.国际联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 D.上海合作组织
17.(2024秋 樊城区期末)梳理归纳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上完课后整理了以下资料,他学习的主题是( )
主题 1920﹣1930年 甘地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18﹣1922年 扎格鲁尔 埃及华夫脱运动
1934年 卡德纳斯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欧洲早期殖民掠夺活动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8.(2024秋 金寨县期末)历史事实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B.汉武帝在长安设立了太学
C.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D.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19.(2024秋 临淄区期末)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B.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C.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灭六国的战争
D.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20.(2024秋 颍州区期末)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的正当要求遭到列强的拒绝;但是在随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英美两国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有关山东问题的要求却表示支持。列强在两次会议上对中国问题的不同态度反应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C.日本在华扩张损害了英美在华利益
D.英美与中国关系缓和
中考冲刺押题预测 世界现代史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5 安阳县一模)从无人机到起重机,从冰箱到大蒜,被美国扣上“国家安全风险”帽子的中国产品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 )
A.大蒜威胁到美国安全
B.大蒜不符合贸易标准
C.美国希望中国贸易转型
D.美国谋求经济霸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谋求经济霸权,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从无人机到起重机,从冰箱到大蒜,被美国扣上‘国家安全风险’帽子的中国产品越来越多”可知,美国处处打压中国,开展中美贸易战,对中国产品征收高关税,中国产品被美国扣上“国家安全风险”帽子,这些都是美国谋求经济霸权的表现,D项正确;“大蒜威胁到美国安全”说法错误,排除A项;题干所述美国的目的是谋求经济霸权,“大蒜不符合贸易标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美国的目的是谋求经济霸权,并不是希望中国贸易转型,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谋求经济霸权。
2.(2025 浑南区模拟)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罗斯福新政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
B.林肯在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后研制出无烟炸药
D.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扶持日本,为其提供军需订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解释,注意掌握区别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解答】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则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选项A是对罗斯福新政的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属于历史解释,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解释的概念。
3.(2024秋 颍州区期末)1917年俄历10月25日俄国颁布了《告俄国公民书》,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使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使俄国由落后农业国变成了强大工业国
D.使俄国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分析】本题考查了俄国十月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在俄历1917年10月25日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成功的当天,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机关,即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队的军事革命委员会手中”。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使俄国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D项正确;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排除A项;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排除B项;斯大林领导工业化建设使俄国由落后农业国变成了强大工业国,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2024秋 通州区期末)1932﹣1934年,美国政府投入180亿美元修了13000个运动场、1000个机场、800多个医院、2500所学校、100个水电站、20万亩国家公园、种了2亿棵树。这些举措体现出罗斯福新政“新”在( )
A.推行指令计划经济 B.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C.重视福利国家建设 D.采用国家干预手段
【分析】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罗斯福新政通过政府大规模投资公共项目,如运动场、机场、医院等,来刺激经济和提供就业机会,这正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体现。这种干预不仅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还展示了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D正确;推行指令计划经济指的是政府直接制定并执行详细的经济计划。然而,罗斯福新政并非指令性计划经济,而是通过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并未直接介入私人企业的运营,排除A;虽然罗斯福新政确实包含对工业的指导,如《国家工业复兴法》,但题目描述的是公共设施的建设,并未直接涉及工业指导,排除B;福利国家通常指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来保障公民的经济和社会福利。虽然罗斯福新政包含一些社会福利措施,但题目中描述的主要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而非直接的福利政策,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2024秋 通州区期末)1935年,矿工斯达汉诺夫在一个工作班6小时内,用风镐挖煤102吨,超过原定额13倍。在他的带动下,苏联掀起了突破旧定额,创造新纪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劳动竞赛的开展( )
A.适应了工业化建设 B.推动了农业集体化
C.摆脱苏联模式束缚 D.终止了新经济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了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1935年正值苏联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的时期。劳动竞赛能够激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直接支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A正确;虽然苏联在这一时期也进行了农业集体化改革,但题干中的劳动竞赛主要发生在工业领域,特别是矿业,与农业集体化的直接关联不大,排除B;1935年时,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和固化,且劳动竞赛本身是在该模式下进行的一种激励措施,并非为了摆脱该模式,排除C;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左右就已经被逐渐放弃,以转向更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35年的劳动竞赛与新经济政策的终止无直接关联,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6.(2024秋 新县期末)古巴革命后,新政府通过一系列改革,使美国垄断资本丧失了在古巴的一切经济特权。而美国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也使美国丧失了一个便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地……这表明古巴革命( )
A.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权
B.削弱了美国的殖民统治
C.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D.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巴革命,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古巴革命后,新政府通过一系列改革,使美国垄断资本丧失了在古巴的一切经济特权。而美国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也使美国丧失了一个便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地……”可知,古巴革命后的一系列改革直接导致美国在古巴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这减少了美国经济在古巴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对美国的经济霸权形成了冲击,A项正确;题干内容涉及古巴革命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不能扩大为削弱美国的殖民统治,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排除C项;题干内容主要涉及古巴革命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对社会主力量的影响,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巴革命。
7.(2024秋 新县期末)1932年,国际联盟针对九一八事变成立调查团,形成了不利于日本的调查报告。日本对此表示抗议并退出国联,并继续扩大对华侵略。这说明国际联盟( )
A.打击了日本侵华的气焰
B.维护了凡尔赛体系秩序
C.维护了华盛顿体系秩序
D.不能有效维护世界和平
【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1932年,国际联盟针对九一八事变成立调查团,形成了不利于日本的调查报告。日本对此表示抗议并退出国联,并继续扩大对华侵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抗议国联调查并退出,继续扩大对华的侵略,这说明国际联盟不能有效维护世界和平,D项正确;打击了日本侵华的气焰,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维护了凡尔赛体系秩序,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维护了华盛顿体系秩序,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8.(2024秋 东莞市期末)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立即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应对危机。联邦政府通过大规模举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刺激消费;通过提高劳工地位,提高劳工待遇,缓和社会矛盾。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
A.稳定社会秩序 B.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C.国家干预经济 D.国家控制经济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解答】题目中提到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政府大规模举办公共工程、提高劳工地位和待遇等措施来应对危机,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C项正确;稳定社会秩序是这些措施带来的结果之一,但不是突出特点,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并非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调整,排除B项;题目中的措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非完全控制,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9.(2024秋 东莞市期末)巴黎和会上,美、英、法三国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矛盾的,虽然三国都做出了让步并最终达成了一致,但结果是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德国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这主要表明巴黎和会( )
A.是大国分赃会议 B.重建了世界秩序
C.妥协与问题并存 D.排斥苏俄和中国
【分析】本题考查了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题干描述,三国在巴黎和会上既有目的上的矛盾,又通过让步达成了一致,且最终结果并未使任何一方完全满意,德国也未得到彻底处理。这恰恰体现了妥协(通过让步达成一致)与问题(目的未完全实现,德国问题未妥善解决)并存的情况,C正确;虽然巴黎和会确实涉及到了战败国的领土和赔款问题,但题干主要强调的是三国之间的目的不一致和最终结果的妥协性,而非单纯的分赃性质,排除A;题干中并未直接提及巴黎和会重建世界秩序的方面,而是聚焦于三国间的矛盾和妥协,排除B;题干中并未提及巴黎和会对苏俄和中国的态度,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0.(2025 姑苏区模拟)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1/4,法国失去了1/3,而德国失去了其全部海外投资,以上材料说明一战( )
①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②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④极大地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
【解答】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可知,材料反映了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根据“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1/4,法国失去了1/3,而德国失去了其全部海外投资”可知,材料反映了一战极大地削弱了欧洲的力量;故③④表述正确,D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同时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①②都属于一战的影响,但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排除含有①②的ABC三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1.(2025 泗洪县一模)英语每年都会增加一些新词汇,如近些年增加了“The Belt and Road”(一带一路)、“Multilateral Free Trade System”(多边自由贸易体制)、“Global Supply Chain”(全球供应链)等一些词汇。材料中这些新词汇反映出( )
A.英国的世界地位不断提高
B.世界文化观念渐趋统一
C.英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题干词汇与英国的世界地位无关,排除。
B.题干重在强调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文化无关,排除。
C.英国的经济实力题干词汇未体现,排除。
D.“‘The Belt and Road’(一带一路)、‘Multilateral Free Trade System’(多边自由贸易体制)、‘Global Supply Chain’(全球供应链)”都有利于相关国家发展经济,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加强,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记忆经济全球化背景、发展历程、表现、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2.(2025 苏州一模)1910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以下体现这一宪法要求的是( )
A.卡德纳斯改革
B.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华夫脱运动
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分析】本题考查了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改革,旨在实现宪法中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打击寡头势力,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并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这一改革明显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A正确;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在20世纪初期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与墨西哥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宪法无关,排除B;华夫脱运动是埃及在一战后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排除C;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是巴拿马在20世纪后期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区主权的事件,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2025 苏州一模)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草拟了战后世界的蓝图:一是建立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二是重建国际经济体系。其中,“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指的是(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联盟 D.欧共体
【分析】本题考查了联合国的成立,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的目标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罗斯福在二战期间确实提出了建立这样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构想,A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处理全球贸易规则和争端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95年。它并非罗斯福在1943年提出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排除B;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但它并非罗斯福在1943年提出的,且其性质和目标与题目描述不符,排除C;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是欧洲联盟的前身之一,成立于1967年。它是一个区域性组织,而非全球性国际组织,且成立时间远晚于题目中的1943年,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4.(2025 碑林区校级二模)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为改变20世纪初这种不合理状态而发生的事件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万隆会议
C.卡德纳斯改革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这个不合理状态,1920年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项正确;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排除A项;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B项;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为墨西哥总统。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施,他推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5.(2025 苏州一模)“194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揭开了信息革命的序幕。”下列关于信息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时期出现了新式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B.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
C.两次工业革命美国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重点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解答】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D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新式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三次科技革命。
16.(2024秋 丰城市校级期末)这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截至2015年已有193个会员国。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该国际组织是( )
A.国际联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 D.上海合作组织
【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的知识。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联合国宪章》签订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现有193个会员国。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它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在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时,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C项正确;国际联盟成立于1920年,其主要宗旨为维护和平、裁减军备和实施委任统治、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排除A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排除B项;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间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联合国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7.(2024秋 樊城区期末)梳理归纳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上完课后整理了以下资料,他学习的主题是( )
主题 1920﹣1930年 甘地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18﹣1922年 扎格鲁尔 埃及华夫脱运动
1934年 卡德纳斯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欧洲早期殖民掠夺活动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分析】本题考查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亚洲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埃及华夫脱运动都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美洲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是卡德纳斯在墨西哥推行的一场摆脱政治危机、实现民主政治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因此其主题应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D项正确;从所学知识可知,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旨在推动政治经济的现代化,并不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排除A项;从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事件都是关于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并不是欧洲早期殖民掠夺活动,排除B项;从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甘地和扎格鲁尔、卡德纳斯改革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2024秋 金寨县期末)历史事实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B.汉武帝在长安设立了太学
C.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D.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解释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解答】历史事实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题干选项中“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汉武帝在长安设立了太学”“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选项ABD属于历史事实;选项C是对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评判,属于历史解释。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解释的相关史实。
19.(2024秋 临淄区期末)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B.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C.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灭六国的战争
D.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解释,注意掌握区别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解答】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选项D是对秦的统一的分析或评判,属于历史解释,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解释的概念。
20.(2024秋 颍州区期末)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的正当要求遭到列强的拒绝;但是在随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英美两国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有关山东问题的要求却表示支持。列强在两次会议上对中国问题的不同态度反应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C.日本在华扩张损害了英美在华利益
D.英美与中国关系缓和
【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上英美两国对中国的要求表示支持,英美对中国的态度的变化是因为日本在华扩张损害了英美在华利益,C项正确;从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上英美两国对中国的要求表示支持,不能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也不能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排除AB项;从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上英美两国对中国的要求表示支持,并不能说明英美与中国关系缓和,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