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部编版 )九年级 上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学习目标:
1、了解瓦特改良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以及技术革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课目录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二、 工业革命的进程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故事是这样的:云帆是一名高一学生,在参观第一次工业革命博物馆时,他被一股神奇的力量带到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工业革命: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突如其来的穿越让云帆不知所措,但他发现的手上的手表可以联系到21世纪的同学,你们就是云帆的同学,希望你们通过学习本课知识,指引身在18世纪的云帆做出一些正确的人生选择,助他在18世纪的英国跻身为一名杰出的上流人士。
求助一:现在的云帆想了解一下他身处的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一个拥有什么背景的国家。
请同学们学习本课第一部分:工业革命的背景
依据图片结合教材归纳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圈地运动:14、15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使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 资金
劳动力
原料
技术
市场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
殖民扩张 等资本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国内)
手工工场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工具趋专门化,工人技术日益纯熟
17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和普及)
国内: 圈地运动
国外: 殖民掠夺(“日不落帝国”)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工场无法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殖民掠夺(国外)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求助二:现在的云帆非常看好工业革命的前景,在英国继承了他姑妈的一笔财产,他想要投资到工业革命里面,让自己成为大富翁,于是他想问问你们该投资那些行业?
请同学们了解本课第二部分: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飞梭织布机(提高效率)
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1733年飞梭
水力织布机(地理限制)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棉纺织行业开始)
水力纺纱机
骡机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785年(乾隆五十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瓦特(1736—1819)
2、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英国工业革命伟大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改良者——锤工瓦特
矿冶领域:开矿采煤(燃料来源)
交通领域:交通工具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原因:动力技术的革新。
②表现:19世纪初,汽船(1807)、火车(1814)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富尔敦和他的第一艘汽船
史蒂芬孙和他的蒸汽机车(1825)
1、第一次工业革命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扩展到其他国家
在各位同学的帮助下,云帆有了自己的工厂
工厂制度: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特点:集中的生产场所,使用机器生产,有严格的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
好处: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弊端:工厂环境恶劣,工人集中在也一起生产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工厂使用机器生产,工人受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求助三: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一系列的影响也随之而来。请同学们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双面影响。以便小明能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规避厉害。
请同学们了解本课第三部分: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二: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反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2.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3.第世界政治格局:西方先进、东方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形成。
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四:
泰晤士河面上笼罩着一层雾气,……乌黑的河水连它们那粗大丑陋的样子也照不出来……秦晤士河两岸的建筑物都非常龌龊,河上的船只也是黑黢黢的……
——狄更斯《雾都孤儿》
4.造成了环境污染
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
云帆的在英国经历了一段传奇的经历,他一下子穿越回到21世纪的中国,请问云帆见证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回到今天,对于建设中国,他会得到什么启示?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
2、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
启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李颖裕
课题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时 1
课标要求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包含了三个部分: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火车与铁路,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由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迫切需要一场技术上的革新运动。首先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随后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蒸汽成为一种新的动力来源,在此基础上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火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从此进入“蒸汽时代”,但也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史料分析和概括能力。老师可与通过引导,让学生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地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能准确说出工业革命中的新发明(发明时间、发明者)及其影响,培养时空观念。2.通过材料阅读与分析,能归纳出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认识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培养历史解释能力。3、通过史料研读,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能说出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 瓦特与蒸汽机 2.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结合学科特点自行设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用情境导入,分配给学生第一个任务,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 分析背景 用身临其境的情景教学,激发学生求索知识的热情,实现沉浸式教与学。
环节二 展示情境二,分配给学生第二个任务,探索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过程。 探索过程
环节三 展示情境三,分配给学生第三个任务,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总结影响
环节四 展示情境三,分配给学生第四个任务,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带给我们的启示。 思考启示
总结评价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减轻了老师教学的负担。 学生积极性比较高
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 1、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2、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 D.凯伊发明了飞梭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拓展作业:观察并写下生活中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的内容,说说你的感想。
板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政治前提:劳动力:市场、资本、原料:生产技术:二、过程. 动力革命:2. 交通革命:3. 生产组织形式革命: 三、影响1. 积极影响:待补充2. 消极影响:待补充
教学反思 本课脉络线索清晰,子目之间有前后因果联系,学生容易理解,形成知识的连贯性。情景教学、呈现图片、史料等素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史料解读和分析的能力,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问题,通过学习工业革命,认识到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做到教、学、评一体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