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鲁教版地理必修三周练(九)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鲁教版地理必修三周练(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15 21:1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区域即属于按人为要素划分又属于均质区的是(

①我国的北方方言区
②我国南方的水田农业区
③中心商务区
④华北平原区
⑤东亚文化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2.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自然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兼跨内、外流区
B.都兼跨地势三级阶梯
C.都兼跨四类干湿区
D.都兼跨四个温度带
4.
关于日本和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气候温和多雨,河流短小急促
B.两国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都较高
C.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农业均以畜牧业为主D.两国海岸线都比较曲折,工业多为临海型
5.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
B.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C.转型阶段,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D.再生阶段,应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下图表示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点一诞生于人类社会早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低
B.观点一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
C.观点一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观点一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7.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点二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
B.观点二时期人地矛盾加剧
C.观点二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D.观点二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
8.
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

A
人口问题
B
资源问题
C
发展问题
D
粮食问题
9.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

A.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C.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D.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10.制约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

A.人口与资源
B.经济增长速度
C.资源与环境
D.人口增长模式
11.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12.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资源利用上的差距主要是(

①资源消费总量大
②利用率低
③人均消费量高
④浪费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
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A.节约资源 
 B.保护森林  
C.保护耕地 
 D.提高人口素质
14.
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
C.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D.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15.我国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能源总量不足
B.能源地区分配不均匀
C.单位产值能耗高
D.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
16.
某商场经营的下列四种产品中,有可能取得环境标志的是
A.蟒蛇皮背包
B.含磷洗衣粉
C.无氟冰箱
D.一次性木筷
17.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的是(
)
A.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
B.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
C.1983年《我们共同的未来》
D.1992年《21世纪议程》
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一(环境资源成本十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据此完成18-20题。
18.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B.“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19.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
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提高环境资源成本
20.人类发展指数(HDI)通过哪几个指数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①预期寿命
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③教育程度
④三大产业比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回答第21~22题。
21.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22.三个地带比较(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开发,
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C.
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最有可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
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开采量的70﹪以上的城市。根据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完成23—24题。
23.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工业部门,增加就机会
B.停止资源开采,淘汰传统产业
C.治理环境污染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D.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保障支柱产业的长期发展
24.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一定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应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D.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25.区域划分的基础是


A.区域差异
B.区域面积?
C.区域竞争力
D.区域内的人地关系?
26.下列区域类型属于功能区的是     
  (

A.高原区
  B.方言区
C.水田农业区
  D.城市经济区
27.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
   


A.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
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28-29题。
28.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的区位指数小于10
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29.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
,其中关于其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交通便利
 ②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下列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一致性,没有差异性
B.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开放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
C.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
D.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
31.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32.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区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33.有关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比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B、中国西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形崎岖,山高坡陡,但交通仍以铁路为主
C、中国西部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故受教育水平较低
D、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文化都有东移的趋势,这是造成东西差异的一个历史背景 
3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球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
的是(

A、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带
35.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
下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面积、人口、GDP比较结构图,据此回答36-37题
36.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土地面积少    B、气候严寒
C、降水少      D、经济欠发达
37.不属于东部经济带GDP高的原因是(

A、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B、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C、社会经基础好,产业结构相对优化 
D、资源丰富   
38.有关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受人类活影响最深刻
B、西南山区地形崎岖,无铁路延伸
C、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较低,平均教育年限少
D、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开放早
39.下列各区的农作物,主要取决于灌溉水源条件的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的青稞    B、宁夏平原的水稻
C、海南岛的橡胶树       D、珠江三角洲的甘蔗
40.与我国高速公路公布明显相关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气温高低
C、降水量多少     D、气象灾害频率
读五大湖地区图,回答41~43题:
41.图中湖泊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断裂下陷而成
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①全在美国境内
B.湖泊②面积世界最大
C.湖泊③为美国、加拿大共有
D.五大湖水最终注入墨西哥湾
43.关于图④⑤⑥中城市发展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不正确的叙述是(

A.原料丰富
B.河运便利
C.水源充足
D.环境优美,属“阳光地带”
44.芝加哥位于美国北部,密歇根湖南岸,是美国第二大城市,发展成为美国重要的商业中心,不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A.附近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
B.附近人口密集,对产品需求量大
C.气候适宜,利于商业发展
D.水陆交通便利
45.下列区域中,描述区域特点最具体、最详细的是


A.东部沿海经济地带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沿岸经济地带
D.浦东新区
46.
有关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
B.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C.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D.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47.
关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
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
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有些区域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
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48.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迁向“阳光地带”的原因是①“冷冻地
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
②“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
③“阳光地带”发展
了旅游业

“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

“阳光地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49.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A.亚洲移民最早到达的地方,开发早
B.农业基础好,交通便利
C.油气资源丰富,储量大,易开采
D.环境优美
50.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中过量开采矿产资源
B、工业污染严重,导致环境脆弱和生态破坏
C、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发达
D、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二、综合题
51.
读五大湖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是______________市,是重要的
__________(矿产)产区。
(2)
图中B是_________市,C是________市,E是
_______
市,其中,有“汽车城”之称的是__________。
(3)
图中虚线箭头表示___________(矿产品)的运输方向。
(4)
图中各城市共有的工业部门是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工业,该种工业布局的方式________型,发展该种工业的有利条件有:资源条件是________
__,交通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__,
农业条件是________
____,
历史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
52.
读下图,回答
(1)写出城市名称:A___________。
(2)写出干湿区的名称:①




(3)图中干湿区划分的依据是___
____,其
中干湿区①的年降水量大多在__
__毫米以下。
(4)图中干湿区的划分是依据_____________(单一或综合)指标来划分的。
53.试对左图中A、B两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比较,将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地区
A地区
B地区
气候类型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江苏省年降水量(单位:毫米)分布图
54.读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复合系统中,A代表
系统,
B代表
系统,C代表
系统。
(2)
针对国情,我国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
是:人口战略、资源战略、_____战略、
战略。
(3)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
________原则。
(4)
我国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的行动纲领是:控制_______、节约
_________、保护_______、实现可持续发展。
55.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称:
A________
_____;C_________
_____
(2)
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3)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名称是_____________,分布于
__________________区。
(4)
B区与A
C两区的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
级阶梯边缘吻合。
(5)河流干流流过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淮河
56.读“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我国钢铁工业基地①是___________美国钢铁工业中心②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我国石油工业基地③是_______油田,位于_________省,目前处于区域发展的________阶段。
(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图中两个区域面临的共同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东北部工业城市②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
_____。
57.读美、英两国略图,试分析两国的地理条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美英两国共同濒临的大洋D是洋,两国有相同的气候____________。
(2)美英两国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工业城市④是________,英国工业城市②
是________,它们的工业布局都属于_______型布局。
(3)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美国在西部城市⑩________附近的硅谷、英国在北部__
__新建了高新技术基地,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工业分布发展的新趋向________。
(4)美国工业城市⑧_____,英国工业城市④_____,反映出当今世界工业布局的另一发展
新趋向是_____________。
(5)美国的油田主要分布在E_____沿岸地区,而英国的油田分布在③_____沿岸地区。
(6)美英两国农业在现代化方面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
DAABC
( http: / / www.21cnjy.com )
6-10
DDCDC
11-15
ADDBC
16-20
CDABB
20-25
CCCCA
26-30
DBCBC
31-35
BBBBC
36―40
CDBBA
41-45
CCDCD
46-50
DCABD
51.(1)德卢斯
铁矿

( http: / / www.21cnjy.com )2)芝加哥
底特律
匹兹堡
C
E
(3)铁矿石
煤炭
(4)钢铁
资源(或煤铁复合体)
煤铁资源丰富
五大湖和运河廉价水运条件农业基础好
开发历史悠久(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
52、(1)兰州
(2)干旱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3)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00
(4)单一
53、
地区
A地区
B地区
农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54.(1)
社会、经济、生态
(2)
环境战略、稳定战略
(3)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
(4)人口、能源、环境、
55.(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
(2)B
(3)塔里木河、西北干旱半干旱
(4)第一
(5)B
56.(1)鞍钢、匹兹堡
(2)大庆、黑龙江、转型或再生
(3)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4)丰富的煤炭资源,五大湖廉价的水运
57.(1)大西 温带海洋性气候
(2)匹兹堡 伯明翰 煤铁复合体
(3)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 
(4)休斯敦 阿伯丁 向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发展
(5)墨西哥湾 北海
(6)机械化水平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