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期中模拟试卷(内容:1-3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一语文(上)期中模拟试卷(内容:1-3单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1-17 11: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一语文(上)期中模拟试卷(一)
内容:1—3单元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6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把正确的汉字依次填写在下面方格里(4分)
每当五星红旗在晨风中缓缓升起时,我思绪万千:那奔腾不息的长江,气势páng 礴的黄河,烟波hào miǎo的洞庭湖,蜿蜒盘旋的长城……此时此刻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中国国歌是世界上最雄壮最liáo 亮的歌声。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按顺序把正确的字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田字格中。4分
阴晴园缺 赏心悦目 天崖海角 心花怒放
海呐百川   嚎啕大哭 冥思苦想 鸡毛算皮
错别字
改 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国庆节期间,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新来的李阳同学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C、最近几年,滨海县城的变化对于我们是非常了解的。
D、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3分) ( )
A、“嫦娥一号”奔月的圆满成功,让中国宇航界能在世界舞台上扬眉吐气。
B、昨晚,滨海县公安局数百名警察倾巢而出,确保首届书画艺术节的顺利进行。
C、张小雨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D、南京市鼓楼步行街上,纳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个个笑容满面。
5、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
①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冰心《成功的花》)
②海纳百川, ;壁立千仞, 。
③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        ,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
⑤山下兰芽短浸溪,        ,        。(苏轼《     》)
⑥        ,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⑦梅须逊雪三分白,
⑧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6、 一天,某中学七年级(五)班的王强正要上学,她妈妈突然发病晕倒,不省人事。在众邻居帮助下,妈妈被及时送进了医院。王强要向班主任仲老师请假,还要把此事告诉出差在外的爸爸。现电话已接通,请你代王强讲话,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4分)
(1)王强对老师说:
(2)王强对爸爸说:
7、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北大,你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②球迷们强烈要求赛场上吹黑哨的裁判员立即下课。
8.三位学生在一起点评自己喜欢的名著人物,请你模仿学生甲的句式,完成下列填空,其中须有一项是针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4分)
学生甲:我喜欢曹孟德,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堪称一世英雄。
学生乙:                           。
学生丙:                          。
二、综合阅读 64分
㈠.阅读《水调歌头》一词,回答问题。(6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 请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并简述你对该句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3分)
10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遥望苍茫青天,苏轼浮想联翩,疑问连连。如果你在遥望青天,你会有怎样的遐思?(3分)
㈡、阅读《幼时记趣》(沈复),完成第11~15题。 18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
A、以虫蚊为兽 何不试之以足
B、于土墙凹凸处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C、必细察其纹理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D、驱之别院 至之市,而忘操之
1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13、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 3分 ( )
A、明察秋毫 B、物外之趣 C、心之所向 D、怡然称快
14、童年是美好的,冰心老师赞其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请结合本文内容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4分
15、探究:4分
本文是从清代沈复撰写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节选出来的。原文并没有题目,本书编者把本文题目定为“幼时记趣”,人教版教材把本文题目定为“童趣”,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教科书初中语文第三册把本文题目定为“闲情记趣”,试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个题目比较符合这篇文章的内容?并说明你的理由。
㈢、阅读《端午日》选段,完成第16~21题。21分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3分
17、“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这句中的“划”能否改为“撑”,为什么?3分
18、选文中从侧面描写龙舟竞赛的句子是: 。2分
19、运用虚写的语句是: , 其表达作用是 。4分
20、阅读下面唐代储光羲的《观竞渡》,回答问题。
大夫沉楚水,千祀①国人哀。习棹②江流长,迎神③雨雾开。标随绿云动,船逆④清波来。下怖鱼龙起,上惊凫雁回。 有令秋大有⑤,鼓吹远相催。
注:①千祀:千年。 ②习棹:指龙舟竞渡。 ③神:此处指屈原魂。
④逆:迎。 ⑤大有;大丰收。
①这首诗中直接描写龙舟竞渡的诗句是: , 。侧面描写龙舟竞渡的诗句是: , 。4分
②从这首诗可看出,《端午日》所描写的赛龙舟的习俗与纪念 有关。2分
21、你能说说龙舟竞赛的人文内涵吗?3分
㈣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9分)
生命的姿势
①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
②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天刚亮时天气就如预报中的那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
③然而,就在他们稍稍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到零下三四十度。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从而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太大,能见度不足一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了一处山洞,只好住进山洞暂时躲避风雨。
④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重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小,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被饿死。
⑤丈夫阻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冻死。然而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很快就会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
⑥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在怀中。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严重的损耗。
⑦由于没有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
⑧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五千米山上,妻子一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一点地消逝。
⑨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睡眠,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
⑩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妻子最后的爱永远流传,并且告诉孩子,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22.刚开始登山时,天气如何?(用原文回答) 。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原文回答) 。这样的变化,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的俗语: (六个字)(3分)
23.“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从而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阅读上下文,这里的“至关重要”体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24.文中画线句子中“一次又一次”前后重复了四次,对此,你如何理解?(3分)
答:                             
25.第⑨段中写孩子“安然地入睡”、“脸红润、神态安详”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                             
26.怎样理解“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的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3分)
                            
27.生活中,母爱无处不在,请举出一个关于自己母亲的典型事例,以表现母爱的伟大、无私。要求语言生动具体。(50字以内)(4分)
三、作文 (50分)
28、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1、(4分)磅 浩 淼 嘹 2 园(圆) 崖(涯) 呐(纳) 算(蒜)3 D 4 A 5(略)
6、示例:(1)仲老师,您好!今天早上我的妈妈突然发病晕倒,现在送医院抢救,因我爸爸出差去了,我要在医院照顾妈妈,不能上课。要请假一天,好吗?(2)爸爸,今天早上妈妈宛然发病,邻居已帮助送到医院了。请您安排好工作,早点回来,好吗?
7 ①学生 ②被免职(辞职) 8 (略)
9(2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
10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11、C 12、(1)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2)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唉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 13、B 14、童年的“我”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我”善于观察和发现,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15、示例:“幼时记趣”“童趣”比较好,这三个题目虽然都能突出一个“趣”字,但前两个能体现出文中“童稚”这个时间概念,而最后一个不能体现出时间概念。(意对即可)
16、龙舟竞赛时的情形 17、“撑”的速度没有“划”的速度快,且“撑”这个动作发出者明显站在船上,而龙舟竞赛的桨手是坐在船上,因此,用“撑”这个动词不恰当。 18、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 19、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进一步渲染了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给读者以驰骋想像的空间。 20、①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 下怖鱼龙起,上惊凫雁回。②屈原 21、不仅能感受到愉悦的气氛,更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合作竞争的精神。(意对即可
(14分)22、(1)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 (1分)
(2)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 (1分)
(3)天有不测风云 (1分)
23、由于缺少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雪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暗示了悲剧的发生。 (2分)
24、既点出时间的推移,也暗示母亲的生命在一点一点地消逝。(2分)
25、细致描写孩子的脸色、神态,意在告诉读者孩子的生命来之不易,从侧面赞颂母亲舍身哺子的行为。(2分)
26、这件事发生在五千米的高山上,在漫天飞雪中母亲用生命哺育孩子,塑造了孩子的生命,而这又昭示着母爱的高度,母亲无比深沉伟大,她立于天地之间,令人仰视。(2分)
27、略(3分)
PAGE
1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