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选修一:9.2 维新运动的兴起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选修一:9.2 维新运动的兴起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6 11:4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审批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学习目标】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维新变法活动
难点: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
【学习模块】
戊戌变法:广义上指90年代的维新变法运动;狭义上指1898年的百日维新。
一、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梁维新思想
(一)、早期维新思潮
⑴出现时间:19世纪70年代
⑵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⑶目的: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⑷主张:①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②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与外国商战。
⑸作用: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6)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二)、康梁等维新思想传播
1、康有为
A、著作:《新学伪经考》—打击了
,为变法制造舆论
《孔子改制考》——
B、理论:“三世说”(“据平世””“升平世”“太平世”);
C、特点:

D、原因:(1)
(2)
的软弱与保守,还没有打出自己的鲜明旗帜。(3)康有为对
的阻力,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这也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2、梁启超
A、著作:《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
B、思想:中国要
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培养有用之才;发展近代工业。
C、影响:大大地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3、严复
A、著作:创《国闻报》,翻译了《天演论》。
B、思想:宣扬“
”的理论,借达尔文进化论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4、谭嗣同
A、著作:发表《仁学》
B、思想:‘
’,体现了民主革命思想
5、陈宝箴:创时务学堂,培养变法人才,推动湖南维新运动的发展
二、维新思想传播的情况
1、维新思想传播概况:
⑴1895年康有为领导“
”,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⑵1895年康有为创办《
》和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
,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⑶梁启超的《
》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大大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⑷谭嗣同发表《仁学》,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
,推动了湖南维新运动的开展
⑸严复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借
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2、关于维新思想的传播请注意:
⑴方式: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等。
⑵作用:①起到了
和制造舆论的作用;
②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形成。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
材料一

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致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扩充商务十条》
材料二、
洋货入中国,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输半税;土货出外洋,则加重征。资本纵相若,而市价则不相同。洋货可平沽,而土货必昂其值,颠倒错紊,华商安得不困,洋商安得不丰?
——郑观应《盛世危言·
商务一》
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关税“洋人仅完厘半”的状况?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③这种现象产生了什么后果?
答案:(1)列强通过《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在华获取关税特权。
(2)在内贸和外贸中,中国商人与外国商人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3)外国商品倾销中国市场,中国民族经济受到双重冲击,在夹缝中求生,难以走上独立发展道路。
【当堂检测】
1、在维新宣传中,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政治主张各有侧重,试比较异同。
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异: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