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选修一:7.3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选修一:7.3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6 12: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审批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学习目标】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缓慢变革。
难点:“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被刺?
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学习模块】
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1)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1861年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分化加剧;
③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2)俄国工业的发展
农奴制的废除,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劳动力、资金、国内市场,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9世纪90年代后期,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3)存在的问题:经济总体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其他方面的改革
1、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内容
(1)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只在卫生、教育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但实际权力仍掌握在行政官僚手中]
(2)司法制度方面:废除按等级进行审判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公开审判;[局限: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
(3)军事方面: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4)教育方面: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3、评价
积极性:(1)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
(2)使俄国人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3)推动了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
(4)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局限性: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七、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性质:封建地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主要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主要社会矛盾:(1)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的地位,又被迫依附地主阶级;
(2)农民阶级:受双重压迫,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3)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号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亚历山大二世遇刺:1881年在圣彼得堡被民粹派暗杀。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材料三中队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答案:(1)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统治。
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决定的。(2)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3)不符合实际。这部分农民手指与控制社区管理的地主,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4)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
【当堂检测】
1、简要评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答案提示:一方面,改革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名义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须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是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农奴的人身解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另一方面,改革很不彻底。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条件下对农民的“合法掠夺”。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改革仍遇到很大阻力,亚历山大不久遇刺身亡。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农民对改革的不满。使农民运动不断发展,继续推动俄国历史向前。
级性质。是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农奴的人身解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另一方面,改革很不彻底。是在保护地主阶
( http: / / www.21cnjy.com )级利益的条件下对农民的“合法掠夺”。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改革仍遇到很大阻力,亚历山大不久遇刺身亡。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农民对改革的不满。使农民运动不断发展,继续推动俄国历史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