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选修一: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选修一: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6 13: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审批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学习目标】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学习模块】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1、农业:
的改进和
的提高;
的出现和推广、兴修水利、农田施肥
2、手工业:冶铸业有了划时代的发展、织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战国时的制漆工艺术
3、商业日趋活跃:商业发达,中原市场繁华,并且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1、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奴隶制生产方式逐渐瓦解,小农经济发展起来
2、
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出现了


(三)上层建筑的改革
社会的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改革世卿世禄;以实行
取代封邑制;

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
(四)军事:战争频繁
战国时期,群雄角逐。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改革变法的内在动力
(五)文化:百家争鸣
出现了
的活跃局面。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等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一)春秋时期
1、齐国:
改革
(1)内容:
(2)影响:实质上
2、鲁国:
改革
(1)内容:
(2)影响:
(二)战国时期
1、魏文候时期
(1)内容:
(2)影响:
2、楚悼王时期
(1)内容:
(2)影响:
三、处于十字路口的秦国
1、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2、秦国的历史机遇:
分裂,
追求建功立业
3、有利条件:
比较集中;
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4、秦孝公求贤若渴。
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
————《国语
齐语》
材料二春儿振旅(军队),秋以弥治兵……卒
( http: / / www.21cnjy.com )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郊……(士兵)居同乐,行同和,死同衰。
————《国语
齐语》
材料三
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
————元陈采正《管子》诗
材料四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史记
管婴列传》
材料五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如果没有管仲,我将披散头发,成为蛮族统治下的百姓。”
阅读材料后,回答
(1)材料一中,管仲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民到于今受其赐”实质是什么?
(1)在整顿旧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其他制度,即改革内政
(2)改革军制,整顿军队,定期操练。增加军队凝聚力,提高军队战斗力
(3管仲改革破坏了井田制,以此达到增加财富、富国强兵的目的
(4)管仲改革使齐桓公不用大动干戈便称霸天下。改革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
【当堂检测】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新兴的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3)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因此,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孙膑兵法》说:“战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教材P19右下角图案以水陆攻战为主题,本身就是战争作为战国时代特征的显著反映。
请你想一想,当时兵家、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变法改革与战胜又有什么关系?
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战争是战国时代的显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战胜对方,都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和奖励军功。法家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法家思想直接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变法活动。而兵家思想来源于战争实践,是在战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进步思想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基础,指导社会变革的进程。
各诸侯国只有通过改革变法,发展封建的经济,才能够富国强兵。只有实现富国强兵,才能够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战胜对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