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三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学科
A,分散知州的权力
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
C,超越知州的权力
D.防止幸相的权力过大
阶段性教学诊断(三)试题
9,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图!中的货币样式,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第1卷(逸择思56分)
选择题共28小思,每小思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思目要求的。
1,《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太宗曾有感而发,“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街或不才,五亲
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菲。“这说明唐太宗
北宋货币
契丹货市
西专货币
A,以人为本,仁政爱民
B.勤于政事,嘘心纳谏
C。用人唯贤,知人善任
D.刺定法律,减少刑法
图1
2.唐朝李洞《绣岭宫词》:“春口迟迟春草极,野棠开尽织香玉。绣岭宫前鹤发裔,犹叫
A.民族政权对立冲哭
B,中原文化影响边地
开元太平曲。”与这首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C,对外贸易非常活跃
D,生铁造技术发达
A隋场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京
10,米辽、火夏和议后在边界开设“榷场”,官府和商人在此进行商品交换,工通存无。北
3,唐玄宗认为椰县的官员是国家治理的最前船,和百姓直接打交道,因此经常亲自考核去
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有·年辽发生早灾,购买了北宋宫仓两万石粟。这说明椎
令,有一年他主持对甚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撒职。这表明唐玄宗
场的设立
时期
A.护大了宋朝统治区域
B.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
A,缩小了官吏的选拔范围
B。散场吏治注重政线
C.改变了攻权并立局面
D.加强了束辽经济联系
C,对官员升迁作明确规定
D.设置多层监家机构
11术论以魏为正统,或以猫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网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
4.
《唐律琉议》规定:“诸犯夜者,苔二十:有故者,不坐。闭门破后、开门鼓前行老,
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且工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推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
皆为犯夜”:《大店六典》要求:“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
意在强调
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这主要表明唐朝
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A,统治者或视法治刑法严酷
B。商业活动有严格时何限刺
C.偶家思想的正统性
D.民族隔阅完全消失
C.鼓狂成为末娄的经商工具
D。商业经营场所有明确界限
12.图2的漫酒反映了哪个王朝的灭亡
5.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获放、浪没色彩引人注甘,那么安史之乱以后,
则代之以沉都、恶枪的诗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下不个
A社会变迁形响亦诗创作
B,科举制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帝,这回赚大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的衰微
6。表1是“五代十闲的更逃与分立”相关信总,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有
五代
十四(部分)
结桌
图2
吴越
北汉
宋灭北汉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13北宋的山水画大气磅,南来的只有“残山剩水”·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907-
923
936
947
951-
902-
907-
909
951
A,作者的主观意识
B.末代崇文抑武
979
923
936
947
951
960
937
978
945
979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米偏安一刚
14.一般将史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如果要研究元朝历史,下列属于一手史料的是
表1
A.元落出土的杂刷陶俑
B电视刷《忽必烈传奇》
①政权并立
②更替领紧
③走向统一
④经济发展
C,关于成吉思汗的传说
D.明朝宋漆编写的《元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北宋中期,蔡袭指出:“今世用人,大半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
15.元朝统治的岁刀是知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潮壮阔、丰盒多彩的,对中因历
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政权并立
A.
B.崇文抑武
C。外重内轻
D。分权制街
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因皇帝
8。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1、赋役、获讼听斯之事,可否裁决。
B。元初在地方设立行中省进行有效管辖
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
C。设宜政院笮辖台湾地区
D.元北宋统-一全均
第1页
第2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翻在用的扫招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