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2.3数以万计的河流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2.3数以万计的河流 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17 09:1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2.3《数以万计的河流》同步练习
1、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 ,其水量多的原因是 。
答案:亚马孙河|降水量大
解析:分析:通过前面对于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亚马孙河发源于海拔5 240米的秘鲁安第斯山区,其流域面积八百万平方公里左右,最终注入大西洋。它位于南美洲北部,这里地处赤道附近,这里空气对流旺盛,降水量大,所以亚马孙水量终年充沛,使它成为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河流、湖泊有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的学习态度。
2、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它发源于__________(地区)。
答案:尼罗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解析:分析: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尼罗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自南向北流淌的大河。我们平常所说的尼罗河,通常是指以苏丹首都喀土穆北部的第六瀑布为起点到尼罗河入海口之间的部分。再往上游,是大河神秘的源头:直到19世纪后半叶,人们才确切知晓那源头其实包括脾气迥异的两条河流——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白尼罗河是尼罗河最长的支流。它发源于海拔2 621米的热带中非山区,维多利亚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基奥加湖、艾伯特湖所构成的庞大湖区养育并丰盈了她。青尼罗河源出于海拔2 000米的“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在那里,来自大西洋的云朵化作了如注的雨水,在山坡上冲刷出一道道沟壑,并将大量的泥土卷入溪流。从地区上看,尼罗河发源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河流、湖泊有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的学习态度。
3、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特点是 ;时间上分布的特点是 。
答案: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夏季多、冬季少
解析:分析:通过对气候内容的学习,可以了解我国降水量分布的特点。夏季风是给我国带来大量水汽的来源,我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多于冬季。同时我国地域辽阔,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多于内陆地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降水量分布的特点。
4、受地势 影响,我国大部分江河自 向 流入 洋。
答案:西高东低|西|东|太平
解析:分析:通过我们对地形和地势的了解,我们知道中国地势具有西高东低的特点,河流自地势高的地方向地势低的地方流动,所以我国大部分河流均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形和“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
5、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
答案:|上游
解析:分析:长江流域水系庞大,干支流纵横交汇,河川径流丰沛,落差达5 400米,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由于地势原因,长江流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的西部山区,从各河段的比例上看,宜昌以上约占全部水能资源的84%,宜宾以上的金沙江水系约占全部水能资源的42%,宜宾至宜昌区间各水系约占全部水能资源的42%;宜昌以下中下游地区约占16%,主要集中在汉江、洞庭湖四水和鄱阳湖五水等支流上。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分布。
6、京杭运河北起__________市,南至__________省的__________市。
答案:北京|浙江|杭州
解析:分析:京杭大运河全长1 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历史上,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由于年久失修,大运河的运输能力没有得到完全发挥。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 1 442 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京杭运河的概况。
7、长江、黄河发源于( )
A.青海省 B.四川省 C.西藏自治区 D.湖北省
答案:A
流经地形区、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
解析:分析:长江源于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青海省内流长1 200多千米,流域内山川壮丽,牧场肥沃。黄河源于巴颜喀拉山脉,青海省内流长近2 000千米,上游河段峡谷很深,落差集中,河水清澈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所以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和第二大河——黄河的源头,都在青海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发源。结合地图记忆效果会更好。
8、下列关于我国河流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面积比例大约是2∶3
B.新疆全部属于内流区域
C.河流的流域由干流和注入干流的所有支流组成
D.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东南,没有内流区域分布
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河流分为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我国的河湖地区分布不均,内外流区域兼备。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致是: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部)一线,南段比较接近于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这条线的东南部是外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河流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但是河流总水量还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属外流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我国的分布。
9、在我国内河航运中,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是( )
A.黄河 B.珠江 C.淮河 D.京杭运河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2002年水路运输量发展统计公报,在内河货物运输中,长江水系完成货运量3.0亿吨,货物周转量795.3亿吨千米,分别占全国内河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39.9%和52.7%;京杭运河完成货运量1.5亿吨,货物周转量279.7亿吨千米,分别占19.7%和18.5%;珠江水系完成货运量0.9亿吨,货物周转量150.5亿吨千米,分别占12.1%和10.0%;黑龙江水系完成货运量0.07亿吨,货物周转量8.6亿吨千米,分别占0.9%和0.6%。通过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到,我国内河航运中,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是京杭运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主要河流的航运价值,要求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
10、下列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是( )
A.澜沧江 B.金沙江 C.珠江 D.怒江
答案:D
解析:分析: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经四川、云南流入东南亚更名为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注入南海。金沙江为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全长2 308千米。因盛产金沙故名金沙江,古代又称丽水。长江最终注入东海。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向西由广州入珠江口。怒江也是一条国际河流,在东南亚称为萨尔温江,最终注入孟加拉湾,属于印度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概念、分界及外流河最终注入的海洋。
1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多 B.流域广 C.无湖泊调节洪水 D.河道特别弯曲
答案:D
流经地形区、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
解析:分析:荆江指湖北省枝江到湖南省洞庭湖口的城陵矶的一段长江。由于河道曲折,水流迟缓,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床日益抬高,洪水位可高出地面10多米,是长江最易泛滥的河段,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为了减轻洪水的威胁,建成了荆江分洪工程、裁弯取直工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长江荆江段的水文特征。
12、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藏 B.青、甘 C.川、藏 D.青、川?
答案:D
流经地形区、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我们不仅知道长江和黄河分别流经的省区名称,还要掌握这些省区的简称。长江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即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黄河流经9个省区,即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则两河共同流经的省区为青和川。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要求学生结合地图熟练记忆。
13、下列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隔着太行山脉,所以与华北平原的形成无关
B.黄河下游支流众多
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 500千米
D.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
答案:D
流经地形区、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
解析:分析: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因此接纳的支流很少。黄河的长度虽居我国第二,但其年入海水量远远不如长江和珠江大,因此只能称其为第二长河。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黄河流域的概况,激发学生保护黄河的激情。
14、黄河有“地上河”的河段是(  )
A.黄河上游 B.黄河 C.黄河下游 D.黄河中游
答案:C
流经地形区、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
解析:分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一遇暴雨,大量泥沙随雨水一起汇入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流流速减慢,从中游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 “地上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黄河中下游出现“地上河”的原因。
15、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河流的共同特征为( )
A.流量大 B.有结冰期 C.水能资源丰富 D.含沙量大
答案:C
流经地形区、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
解析:分析:长江的流量大。黄河有结冰期,含沙量大。因此共同的特征为水能资源丰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试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长江和黄河。
16、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流域全属于我国的季风区 B.长江流域全属于我国的外流区
C.长江干流不流经云贵高原 D.长江自西向东流,注入黄海
答案:B
解析:分析:长江流经云贵高原,注入东海。长江的上游流经地区为非季风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长江流域流经的地形区的特点。
17、下列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的是(  )
A.塔里木河    B.辽河 C.珠江     D.海河
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内流河的河水补给形式是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辽河、珠江、海河是外流河。外流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内流河和外流河水源的区别。
18、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  )
A.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B.都受地形的影响
C.都受夏季气温的影响
D.外流区域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域受夏季气温升高的影响
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内流河的河水补给形式是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因为夏季气温高,内流河进入丰水期。我国外流河的河水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我国降水量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在夏季进入丰水期的不同原因。
19、下列河流水位年际变化大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闽江?
答案:B
解析:分析:长江、珠江、闽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流经地区降水量大而且雨季长。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流经地区降水量小而且雨季短,因此水位年际变化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20、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A.防洪 B.治理水污染 C.疏通河道 D.防治泥沙
答案:A
解析:分析:长江流域广、支流多、流经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因此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的开发、治理,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21、在我国内河航运中,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是(  )
A.黄河 B.珠江 C.淮河 D.京杭运河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2002年水路运输量发展统计公报,在内河货物运输中,长江水系完成货运量3.0亿吨,京杭运河完成货运量1.5亿吨,由此可见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是京杭运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内河运输的航运价值,唤起学生保护祖国河流湖泊的意识。
2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多 B.流域广 C.无湖泊调节洪水 D.河道特别弯曲
答案:D
解析:分析:荆江指湖北省枝江到湖南省洞庭湖口的城陵矶的一段长江。由于河道曲折,水流迟缓,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床日益抬高,洪水位可高出地面10多米,是长江最易泛滥的河段,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为了减轻洪水的威胁,建成了荆江分洪工程、裁弯取直工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长江流域各个航段的水文特征及治理。
23、如图是长江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① ,正在建设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② 。
答案:湖口|三峡水利枢纽
(2)长江发源于A 高原 山脉,注入B 海,并将A、B字母填在图中相应位置 。
答案:青藏|唐古拉|东|A、B 在图中的位置(如下图)
(3)长江的水能资源 河段丰富,宜宾以下航运便利,被誉为“ ”。
答案:上游|黄金水道
流经地形区、流经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长江的一些基本概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长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至宜宾一段。宜宾以下航运便利,被益为“黄金水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长江流域的发源地、水利枢纽及产生的水能资源。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到1972年,黄河下游已有21年出现断流,断流时间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千米。90年代前断流月份不超过3个月,90年代最长达7个月以上。据统计,近年来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经济损失达260亿元以上。
(1)分析黄河断流的自然因素。
答案:黄河年径流量小,水资源不足,且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季枯水期易断流;流经上游、中游地区较干旱。
(2)分析黄河断流的社会因素。
答案:上中游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浪费、水污染严重。
(3)黄河除断流外,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泥沙淤积,地上河洪水威胁;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4)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在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建立蓄水、调水工程,防洪降淤;加固下游大堤;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全流域统一调度,合理分配使用黄河水。?
解析:分析:黄河年径流量小,且季节分配不均,受夏季风影响,汛期主要发生在夏季,但冬春季节,黄河流域内气候干旱,易出现断流。再加上上、中游不合理用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浪费,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大,也是造成黄河下游断流的重要原因。治理黄河应在中游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建立蓄水、调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黄河流域的灾害、治理与开发,引导学生保护黄河。
25、如图为黄河水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的源头在 ,入海口在 。
答案: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2)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 阶梯,是黄河水能资源集中的河段,黄河中游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河南省 工程是黄河上最大水利工程。
答案:一、二级|小浪底
(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 (填地形区)。经长期破坏,地面失去保护,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大大小小的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 的河流。
答案:黄土高原|最大
(4)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形成“地上河”是因为

答案: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而形成“地上河”
(5)根治黄河的关键是 。
答案: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解析:分析: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 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 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地上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以及“地上河”的成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