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四幅图为乡村到城市发展过程的聚落变化,请选出正确的演变过程(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
答案:D
解析:分析:由①到②是由村落的形成到村落的发展的过程;由④到③是由城市的形成到城市的发展的过程,且一般聚落的发展是先有乡村,再有城市。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乡村到城市发展过程的聚落变化,理解回答即可。
2.有关聚落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增长
B.世界上大多数聚落随着历史的前进,聚落没有发展
C.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D.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聚落占地面积越来越小
答案:C
解析: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聚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些聚落在衰落,更多的聚落在崛起。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聚落的发展,理解回答即可。
3.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 ( )
A.附近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B. 春季沙尘暴带来的扬尘
C.市郊污水处理厂的废气 D.工矿企业和汽车产生的烟尘废气
答案:D
解析:分析: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三种:城市居民做饭或取暖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大气污染的来源,理解回答即可。
4.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过去的一切旧的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建筑
B.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作为历史文化留作纪念,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
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答案:D
解析:分析: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是世界各地人们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勤劳智慧的结晶,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应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这也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如何处理好聚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5.聚落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B.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
C.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农业地位下降,工业地位上升
答案:A
解析:分析:因为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会人为地改变自然环境,从而致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出现农业地位下降,工业地位上升。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聚落发展的主要原因,理解回答即可。
6.世界上一些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是 ( )
A.这些聚落特色鲜明,不易伪造
B.它们可供游人欣赏,有重要的旅游价值
C.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D.它们是当时民居的特色建筑,具有民族象征意义。
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文化遗产是经联合国确认的,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文化遗产的选定,理解回答。
7.下列地理事物一般不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
A.古代的城堡、庙宇 B.皇家的宫殿、陵墓
C.历代著名的雕塑、碑刻 D.国家自然保护区
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文化遗产是经联合国确认的,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如古代的城堡、庙宇、皇家的宫殿、陵墓、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等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科技文化水平。
故选C
点评:
8.下列不属于古代文化遗产的是( )
A.故宫 B.金字塔 C.万里长城 D.桂林山水
答案:D
解析:分析: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新性建筑等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桂林山水属于自然景观。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化遗产的理解。
9.下列聚落,还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
A.意大利的威尼斯城 B.中国湖南的岳阳楼
C.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 D.中国北京的故宫
答案:B
解析:分析:世界文化遗产是经联合国确认的,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城、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中国北京的故宫等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情况。
10.婷婷今年暑假参观了中国的皖南古村落。皖南古村落位于中国的( )
A.山西省 B.山东省 C.云南省 D.安徽省
答案:D
解析:分析:皖南古村落即安徽省的宏村和西递。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情况。
11.下列有关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聚落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乡村可以变为城市,城市也可能变为乡村
B.城市一般出现在地形、气候、交通、水源等环境优越的地区
C.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聚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D.传统聚落不适于人类生活,不必保护
答案:D
解析: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聚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乡村可以变为城市,城市也可能变为乡村;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聚落分布比较密集;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聚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现在城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聚落的发展变化,理解回答。
12.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 )
A.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 B.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C.应该大力保护 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
答案:C
解析:分析: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其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具有特色的传统民居的保护,理解回答。
13.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
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不同,建筑材料相同
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分析:A.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有差异,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也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故符合题意;
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不同,建筑材料也不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都有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考查了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特点,结合实际解答。
14.新华社金边2013年6月22日电 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先后批准中国新疆天山和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45处。其中一处是我国云南西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城市,该遗产是( )
A.山西省的平遥古城 B.云南省的丽江古城
C.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 D.澳门历史城区
答案:B
解析:分析: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挽救聚落中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61891.htm )境内现存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
15.以下属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正确措施是( )
A.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
B.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C.在古代建筑上刻写“XXX到此一游"为其增添光辉
D.尽量多地吸纳参观人数,以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答案:A
解析:分析: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将古代建筑全部拆除后建设现代化高楼,在古代建筑上刻写“×××到此一游”,接待尽可能多的游客参观,对文化遗产具有破坏性。故排除B、C、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知识,保护文化遗产应从身边做起,学生应牢记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从我做起,保护和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二、填空题
16.城市数量 ,规模 , 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是聚落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答案:增多|扩大|城市人口
解析:分析: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是聚落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聚落发展的显著特点,属于基础题。
17.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水资源 、交通拥挤、住房 等一些列问题。
答案:短缺|紧张
解析:分析: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迅猛增长,也给城市带来了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一些列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理解回答即可。
18.世界文化遗产是经 确认的,具有历史学、美学、 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 和遗址。
答案:联合国|考古|建筑群
解析:分析:世界文化遗产是经联合国确认的,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如古代的城堡、庙宇、皇家的宫殿、陵墓、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等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科技文化水平。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文化遗产的确认,记忆掌握。
19.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民族当时的 发展状况和 水平。
答案:社会经济|科技文化
解析:分析: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民族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科技文化水平。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理解记忆。
20.世界文化遗产:意大利的 、法国巴黎的塞纳河岸、巴西的 、中国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山西省的 、安徽省的 和西递等。
答案:威尼斯城|巴西利亚|平遥古城|宏村
解析:分析:世界文化遗产: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法国巴黎的塞纳河岸、巴西的巴西利亚、中国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山西省的平遥古城、安徽省的宏村和西递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部分世界文化遗产,理解记忆即可。
三、综合题
21.请列举所知道的世界文化遗产。(至少三个)
答案:长城、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敦煌莫高窟、丽江古城、曲阜三孔、丽江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
解析:分析:世界文化遗产是经联合国确认的,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至2015年7月,中国已有48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50个世界遗产的意大利。我们所熟知的世界文化遗产有长城、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敦煌莫高窟、丽江古城、曲阜三孔、丽江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学生应扩充知识面,理解回答。
22.读石家庄市发展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分析,石家庄由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一个巨大城市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答案: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等。
(2)正定县城过去比石家庄规模大,但它相对石家庄市发极其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交通落后,跟不上经济的发展。
(3)归纳:一个地区交通线发生变化,会给该地区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极大影响。
答案:城市的分布及发展
解析:分析:城市从诞生发展一直与交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内河流域开始,发展到近现代—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历程,无一不渗透着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促进了各种先进交通工具的出现,进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1)石家庄由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一个巨大城市的原因主要是铁路的建设;(2)正定县城过去比石家庄规模大,但它相对石家庄市发极其缓慢的原因是交通落后,跟不上经济的发展;(3)一个地区交通线发生变化,会给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产生极大影响,石家庄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点评:本题考查交通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学生理解回答即可。
2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图反映了由 演变为 的过程。
答案:乡村|城市
(2)观察和分析地图可以看出,该聚落的人口总数不断 ,占地规模不断 ;聚落的建筑群不断 ,并有向高空发展变化的趋势;聚落的交通将会越来越 。
答案: 增多|扩大|变多|拥挤
(3)关于聚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变得越小越好 B.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扩大范围
C.世界上多数城市聚落都在变大 D.北京应将低矮的旧房子变成高楼大厦
答案:C
(4)城市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突出。下列地区,容易形成城市的是( )。(多选)
A.河流附近 B.山麓地带 C.公路、铁路附近
D.高山高原 E.热带雨林 F.南极大陆 G.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
答案:ACG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聚落规模越来越大,聚落数量越来越多的,说明该聚落是从乡村演变为城市。(2) 由图可知,从图①→图③,聚落的人口总数在不断增加,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建筑群不断增多,聚落的交通越来越拥挤。(3)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及对聚落发展变化知识的了解。聚落并不是变得越小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但世界上大多数的城市聚落都在变大,但并不是所有的聚落都在扩大范围,学生在审题时应把握好“大多数”和“所有”两个词;北京的发展也应保护好现有的胡同、四合院等传统民居。(4)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故在河流附近,公路、铁路附近,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和山麓地带容易形成城市。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运用和读图分析能力。
24.学以致用:如图:
(1)你能列举出身边的一些古代建筑吗?
答案: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根据各自了解的情况回答)
(2)如果你遇到漫画中的现象,应该怎么办?
答案:及时清除污渍批评教育宣传旅客文明知识等(意思相近即可)。
(3)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古代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你能提供一些保护古建筑的设想吗?(至少两点)
答案: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建筑物、雕塑、壁画的侵蚀;禁止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建高层建筑物;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等。(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分析:(1)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等(根据各自了解的情况回答)。(2)及时清除污渍批评教育宣传旅客文明知识等(意思相近即可)。(3)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建筑物、雕塑、壁画的侵蚀;禁止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建高层建筑物;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等。(意思相近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合理开发与保护文物古迹,理解回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