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历史考点基础复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中考历史考点基础复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6 12:4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人教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八年级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八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准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
“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意义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
1978年底在北京召开
内容
思想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组织
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温馨提示】 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第二次是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第三次是邓小平领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首发地
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实行
内容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作用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启示
改革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定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方法技巧】 比较土地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制中土地所有制的归属:土地改革后,土地属于农民所有,农民是土地的主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土地仍属集体所有,农民只是承包土地,对土地享有生产自主权,两者有本质区别。
(2)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开始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主要内容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发展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2.对外开放
目的
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经济特区的创设
1980年,国家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增设海南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作用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启示
保守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
【方法技巧】 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中,有三个城市属于广东:深圳、珠海、汕头;一个城市属于福建:厦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过程
①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②1980年平反刘少奇冤案③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意义
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2.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共十二大
1982年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1987年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南方谈话
1992年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中共十四大
1992年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五大
1997年
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温馨提示】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命题点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邓小平理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2012·河池)邓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2013·玉林)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2013·河池)“一九九二年,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中的这位“老人”指的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1)从党的指导思想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彻底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
(2)从党的工作重心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3)从经济体制上来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开始改变,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4)从对外政策上来看: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2015·呼和浩特)新中国历史上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的主要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完成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5.(2015·泰安)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和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哪两次会议上(  )
A.中共十二大和十四大
B.中共十二大和十五大
C.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
D.中共十五大和十八大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命题点二 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2015·百色)2014年3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4日,李克强总理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委员时,用自己在安徽凤阳“插队”(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劳动)的经历来解释“改革红利”(收益)。最先获得本次“改革红利”的是农民,其得益于(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国有企业改革
C.实行对外开放
D.市场经济的推行
7.(2015·梧州)新加坡《联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的四次大调整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做出正确的决策
核心内容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坚持土地国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最有利于(  )
A.推广先进技术
B.解放农村生产力
C.进行机械化生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广西北海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内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0.下列哪一事件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D.召开中共十五大
11.(2015·江西)1980年,我国建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2.(2015·内江)2014年10月20日中国新闻网报道:18大后55名省部级以上高官落网,山西占7人。这说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
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13.(2015·盐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做出以上重大决策的党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4.(2014·崇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
A.计划经济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
( http: / / www.21cnjy.com )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开放”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述的“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你的启示。
16.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分关注农村问题,在农村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性探索。其中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是三次非常重要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三次探索中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2)土地改革在所有制方面有何变化?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选择三次探索中成功的一次探索,谈谈其积极作用。(举其中一例即可)
第八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各个击破
命题点一:真题再现 1.A 2.C 3.C 题组训练 4.B 5.C
命题点二:真题再现 6.A 7.B 题组训练 8.B 9.C
整合集训
10.C 11.D 12.C 13.B 14.D
15.(1)中英《南京条约》。(2)对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放;材料一是被迫开放,材料二是主动开放。(意思相近即可)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4)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合作,学习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文化,才能强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16.(1)土地改革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的农村改革是成功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