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历史考点基础复习: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中考历史考点基础复习: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6 12: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广西专版(人教版)中考考点基础复习九年级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十三讲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1861—1865年)
原因
根本原因
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焦点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直接原因(导火线)
1861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爆发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初期
由于准备不足和缺乏优秀将领,北方军队在战争初期一再失利
转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措施
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内容
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作用
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的胜利
结果
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
性质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评价林肯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得到了美国人民的尊敬
【方法技巧】 歌谣记忆:南北矛盾因奴隶,两种制度相对立。林肯平叛维统一,扫除障碍美崛起。
 俄国废除农奴制
背景
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
1861年
改革者
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评价
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进步性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局限性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易混警示】 1.俄国改革前存在的农奴制与美国内战前存在的奴隶制不是一种制度。农奴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奴隶,是介于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农奴与奴隶二者有本质的不同。2.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时间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相同(1861年)。美国废除的是黑人奴隶制,俄国废除的是封建农奴制。
 明治维新
背景
内忧
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外患
1853年,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国内矛盾,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政治前提
倒幕运动的成功,明治天皇政府的建立
目的
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改革者
明治天皇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评价
积极作用
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消极作用
强大起来之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亚洲许多国家带来灾难
启示
①改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走上繁荣强盛的必经之路,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有重大的历史意义。②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要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文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③重视发展教育,重视培养人才,重视科技创新,与时俱进
【温馨提示】 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方法技巧】 巧记明治维新内容:倒幕派,搞维新;“政”集权,“经”引进;重开化,讲文明;国家强,对外侵。
命题点一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战争篇
1.(2015·柳州)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他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
A.争取民族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
C.渡过经济危机
D.结束与中国的敌对关系
2.(2015·来宾)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个障碍是(  )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封建专制制度
C.黑人奴隶制度
D.农奴制
1.评价林肯。
林肯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他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美国的发展,受到人民的尊敬。
2.比较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原因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激化
性质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运动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内战
影响
使美国摆脱了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
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3.马克思在《美国内战》中说:“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焦点是(  )
A.国内市场问题
B.劳动力问题
C.生产原料问题
D.奴隶制存废问题
4.(2015·连云港)1862年,林肯曾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这里“文件”的主要内容是(  )
A.反对北部分离
B.赋予人民主权
C.解放黑人奴隶
D.建立民主共和
5.(2013·柳州)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共同点是(  )
①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都带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 ③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④主力军都是大陆军 ⑤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⑤
命题点二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改革篇
6.(2014·河池)这次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改革”指的是(  )
A.1861年改革
B.明治维新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7.(2015·百色)《全球通史》评述:“日本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最能体现“增强了民族力量”的是(  )
A.发展近代工业
B.允许土地买卖
C.加强中央集权
D.生活习俗西化
1.比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共同目的、结果,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中谈谈认识。
共同目的:变法图强、摆脱危机。
结果:戊戌变法失败,明治维新成功。
认识:改革必须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②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③举国上下通力合作。④遵循客观规律。⑤结合国情,立足现实等。
2.明治维新及有关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其他国家的长处,积极学习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外来文明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8.(2015·内江)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9.(2015·自贡)十九世纪中后期,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1861年改革
C.明治维新
D.独立战争
10.(2015·成都)1861的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  )
A.解放奴隶
B.维护统一
C.扩张领土
D.建立霸权
11.1856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为此,俄国(  )
A.废除了农奴制度
B.参加了世界大战
C.发动了十月革命
D.实行新经济政策
12.二十世纪初,日本打赢了日俄战争。日本天皇说,赢了这场战争,他最应当感谢的是日本的小学教师,因为日本士兵绝大多数都受过小学教育,而沙俄士兵则大多数是文盲。这得益于日本在______中努力发展教育(  )
A.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戊戌变法
13.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二者的共同点是(  )
A.推翻了旧的政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废除了农奴制度
D.改变了社会性质
14.(2015·玉林一模)美国林肯政府在南北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而俄国1861年改革中提出了“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据此可知,它们发展经济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
A.设备陈旧
B.机器短缺
C.缺乏市场
D.缺乏自由劳动力
15.(2015·南宁)在世界各国走上近代化道路的进程中,不管是挽救危机的局部调整,还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变革,改革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的一群改革者在维护传统的名目下,小心翼翼地迈出了“自强”的步伐。这场为“自强”而开展的运动称为什么?列举该运动中为实现“自强”而创办的任一军事工业。
(2)1895年,北京13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请写出变法维新的一位代表人物。这场变法维新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到19世纪上半期,俄国依然有90%的人口是农奴,他们饱受虐待,被随意买卖。1826—1861年间,不堪忍受的农奴发动了一千多次起义。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1861年改革,改革对农奴身份做出了怎样的规定?
(4)1871年,明治政府派遣包括政府大部分要员在内的使节团,对欧美12国进行了历时近两年的广泛考察。这次考察推动明治政府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二: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它却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材料一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2)材料二所说“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至少答两点)
第十三讲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各个击破
命题点一:真题再现 1.B 2.C 题组训练 3.D 4.C 5.A
命题点二:真题再现 6.A 7.A 题组训练 8.B 9.C 
整合集训
10.B 11.A 12.C 13.D 14.D
15.(1)运动:洋务运动。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列举任意一个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即可)(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列举任意一位代表人物即可)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4)措施: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影响: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或使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16.(1)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或废除了蓄奴各州的黑奴制度)。 (2)废除农奴制改革或1861年改革。(3)明治维新;“废藩置县”。(4)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等。(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