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5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连贯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据说连北方的一些城市,“广货”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A.广东生意人的精明是全国有名的 B.广东人的经商手法是全国有名的
C.广东产品的优势是全国有名的 D.广东的市场经济是全国有名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广货”一词。可以断定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连贯。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阴晦:阴沉昏暗。 无端:无缘无故。
B.脚踝huái 愕然è 廿年gān 恣睢zì suī
C.澄清:形容水清澈。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D.后裔:yì 哽咽yè 折本:shé 姹紫嫣红chà
答案:B
解析:
分析:B项“廿”应读niàn。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张老师针对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讲课时因材施教,取得了理想效果。
B.阿尔科克彗星上次“拜访”地球时,距离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以说是与地球接踵而至。
C.周庄中学被命名为“环保教育基地”后,全校师生行动更加自觉,垃圾分类、旧电池收集、校园绿化等环保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D.“政协”和“人大”两会备受全国人民的关注,因为两会的议题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故答案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使用(搭配)。
4.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人工栽培的历史虽短,却成就非凡 B.自然选择没有人工选择好
C.人工选择能使花的颜色更红 D.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的变化进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通过对比说明自然选择没有人工选择好。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句子的理解
5.花青素和花的关系是( )
A.决定花的种类 B.决定花的变化 C.决定花的色彩 D.决定花的形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说明文介绍的知识可知花青素决定花的色彩。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
6.“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一句中“它们”指代( )
A.花儿 B.物质基础 C.红花和红叶 D.花青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结合上文,可知“它们”指的是“红花和红叶”。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句子的理解。
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细胞是中性时,则呈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该语段的结构关系是( )
A. 先总分后分述 B 先分述后总述 C 先总提后分述再总结 D递进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通读语段可知该语段结构为总分总。
点评:考查学生说明文的结构。
8.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 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 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对本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全都是风媒花。
B.随着昆虫的繁生,裸子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
C.被子植物的花瓣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香味。这样可以吸引昆虫。
D.裸子植物依靠风力传粉受精,被子植物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受精。
答案:B
解析:
分析:昆虫的繁生并不是裸子植物变成被子植物的原因。而且“裸子植物变成被子植物”,这种表述本身也不准确。所以应该选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
9.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
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③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
A.形容词 动词 名词 B.形容词 动词 动词
C.动词 动词 名词 D.动词 动词 动词
答案:A
解析:
分析:三个词语分别为:形容词、动词、名词。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词性知识。
10.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②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③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④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⑤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⑥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分析上述文字的层次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并列 B.正反对比 C.逐层推进 D.先总说后分说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语段结构是总分关系。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结构的分析。
1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
A.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B.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碳水化合物)。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告诉人们该以什么为荣,该以什么为耻?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答案:D
解析:
分析:D 项问号改为句号。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
12.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②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④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⑤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
⑥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
⑦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⑥⑤⑦②
C.①④⑤⑥⑦②③ D.①⑤⑥④③⑦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语序。
点评: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
1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玄奘 岛欤 蓄养 B.弋壁 蔚蓝 干燥
C.原故 魔鬼 倒映 D.吹拂 磨蹭 抽搐
答案:D
解析:
分析:A岛欤——岛屿;B弋壁——戈壁;C原故——缘故。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
14.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C.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D.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C项“走投无路” 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用在句中不合适,故选C。
点评:考查词语的运用。
15.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比喻达到顶峰)
B.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C.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
D.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着一种新的东西。(没有能比得上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B 项“恼羞成怒”指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故选B。
点评:考查对词义的理解。
二、填空题
16.当细胞液是________性时,花青素是红色,________性愈强、颜色愈红。细胞液是________性时,花青素是蓝色,________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细胞液是________性时,则呈紫色。
答案:酸|酸|碱|碱 中
解析:
分析:熟读课文,补全原文内容。
点评:主要考查对说明文知识的理解识记。
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
答案:红|橙|黄|绿|蓝|靛|紫
解析:
分析:熟读课文,归纳并找出相关知识。
点评:学生如果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此题不难。
18.《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作者________,是生物学科普作家。文中引用的诗句“蜂争粉蕊蝶分香”是唐朝温庭筠《________》中的句子。
答案:贾祖璋 | 惜春词
解析:
分析:识记文学常识。
点评: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19.文中列举牡丹、大丽花和虞美人三个典型事例,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将自然生长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进行了比较。
答案:时间长短 |形状色泽 |品种优劣
解析:
分析: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即可。
点评: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分析。
20.“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作者借来作为标题,而且贯穿全篇,引起每一层说明,这样写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1)用一首人们比较熟悉的歌曲的名字作标题,通俗形象,又吸引人;(2)以“红”借代花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含蓄有味;(3)结构上串联全篇,使结构严谨。解析:
分析:从内容、结构方面理解标题的作用。
点评:考查标题的作用。
三、阅读理解
2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②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③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1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1)句①是________问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设|引出本段文字说明的中心
解析:
分析:先提出问题,再回答,属于设问。同时也是该语段的中心。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作用的理解。
(2)“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句中的“仅”字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仅”字说明时间之短,突出人工培育的显著成果。
解析:
分析:“仅”表明时间短,发展快。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分析。
2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荷花之迷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净是20微米大 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 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 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 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 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请概括回答。
答案:三个特点: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
解析:
分析:通读原文基础上,整合信息。
点评: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
23.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②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③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④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⑤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⑥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1)上述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答案:分类别
解析:
分析:根据波光长短分类说明。
点评: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区分。
(2)从这段文字的内容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红”是指“红色”,还是指“多彩”?为什么?答案:指“多彩”。因为这段文字中说到了多种颜色的花,所以这里的“红”是指“多彩”。
解析:
分析:通读原文基础上作答,“红”指的是多彩。
点评:学生要熟悉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要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