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记住地球表面水陆面积的比例。知道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的区别。记住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技能目标:学会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各大洲和大洋,并在两半球图上填注它们的名称,在地图上能区别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掌握科学知识。
重点: 海陆分布的状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难点: 大陆、岛屿、半岛、洋、海和海峡的概念及理解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讲述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启发
教学工具: 地球仪、地图、投影仪、多媒体、图片
教学指导思想: 看地图、分析地图,然后总结地图的三要素、等高线的含义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学生实验:10人
地球自转同时,手指点到的位置
陆地 海洋
7
小结: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
陆地+海洋=5.1亿平方千米
29%+71%=100%
分布:东半球和西半球
南半球和北半球
陆半球和水半球
讨论:要不要该改名叫“水球”?
小结:无论地球还是水球,我们的家只有一个。
讲解:陆地
大陆(大块的陆地)
亚欧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岛(小块的陆地)
格陵兰岛、台湾岛、海南岛
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最大的岛:格陵兰岛
半岛(大陆伸向海洋的部分)
山东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群岛
马来群岛、日本群岛
大洲(大陆和周围的岛屿)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
亚洲面积最大
大洋州面积最小
指图落实大洲位置: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赤道穿过
本初子午线穿过
大洲的界线(自然界线)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指图讲解大洲的界线
各大洲的名称来历
学生活动
各大洲的英文名称(填图中)
学生活动
各大洲的形状(三角形)成因?
讲解:
洋(陆地穿插分割、连成一体的)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面积最大:太平洋
面积最小:北冰洋
指图落实大洋位置: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赤道穿过
本初子午线穿过
大洋东部、西部
大陆东临、西临
四大洋的名称来历
四大洋的英文名称(填图)
海(大洋边缘临近大陆的部分)
渤海(内海)、黄海、东海、南海、阿拉伯海
海峡(沟通海洋之间狭窄的水道)
马六甲海峡、渤海海峡
游戏:地图大发现每小组一题,顺序回答
从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大洲和大洋
包围北冰洋的大洲、南极洲的大洋
3、临三大洋的大洲
4、亚洲与其它四大洲的分界
5、半岛
6、海峡
7、海
8、岛
(第二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整体设计思想:
依照新课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理念,努力明确教材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把握好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及与培养学生技能相关的结合点,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并力争在师生学习中形成新的共同发展的新知。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教材实际安排,采取相应的、多样的学习方式。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进一步培养学习技能,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真正达到以活动促发展的效果。
3、 为了更好的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课堂教学设计对每节课、每个班来讲,都应是量身定做;为了保证给足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课堂教学设计应是开放的,把握好放与收、伸与缩的度的技巧。
总体目标:
本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围绕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的各种活动,促使学生形成心里地图,成为以后学习地理、储存世界地理知识、认识区域特征、探讨全球性问题的心里平台。
环节设计思路:
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如何把七大洲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中的方法,并争取越多的方法越好,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每个学生自身的思维特点,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创造力;在促进个体学生发展的同时,其他学生和老师也从中得到启发。
拼图游戏是从学生喜欢游戏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的学生活动,简便易行,使更多的学生以欢愉的方式对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加深印象。
小组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共同绘制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的活动设计主要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共同达成目标,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做事,学会高效做事;目的之二,学生一但通过合作绘制成一幅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对仅仅学习地理不到两个月的学生来说会形成极大的成就感,对今后的学习加大动力。
课后小结:
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表现(口头语言的、形体语言的、正面的、侧面的、直接的
间接的)和评价时机,是把握课堂的关键因素。
活动:
总体目标:
初步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初步形成“心里世界地图”;
在达成共同目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绘制一张世界地图)过程中学会与同学合作;
初步形成对学习地理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七大洲轮廓图、空白经纬网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英文名称填注。
教师提问:如何才能把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印在我们的心中。
学生活动:摸索记忆方法,在世界地图中表示出来。
学生预答1:记忆七大洲的轮廓、形状。
学生活动:用最简多边形把七大洲的形状表现出来。
教师总结:实物投影仪展示总结。
教师提问:为什么七大洲的形状都成三角形?
教师提问:利用世界地图,还有什么方法记忆?
学生预答2:经纬线法
学生活动:在图中标明特殊纬线和经线。
学生预答3:东西半球法。
学生活动:分别就东西半球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学生预答4:相对位置法。
学生活动:找出各大洲、大洋相邻的大洲和大洋。
学生预答5:
教师小结:方法多样,有创造。
教师过渡:检验一下各自用自己的妙法记忆的结果。
学生综合活动(一):男生和女生代表拼图比赛(七大洲位置定位),
检验同时反馈。
学生综合活动(二):世界地图裁成4*3块,然后拼合。
学生综合活动(三):四人小组共同绘制一张世界轮廓图。
注:学生预答顺序视上课情况调整,综合活动视学生情况安排。
课件30张PPT。第2节 海陆的分布1. 海陆分布及特点----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说说陆地占多少,海洋占多少?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海洋主要分布在 。但无论哪个半球,都是 面积大于 面积。北半球南半球海洋陆地从人造地球卫星上
拍摄的地球照片活动1:
你认为人类居住的星球是“地球”还是应称“水球”,说说你的理由。总结:
1、称为“水球”的理由:海洋的面积远大于陆地的面积。
2、称为“地球”的理由:自古以来,人类就居住在陆地上,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 2.七大洲看书第33页,了解以下概念:大洲:岛屿:半岛: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面积较小的陆地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亚欧大陆)(格陵兰岛)(亚洲)(阿拉伯 半岛 )明确(1)、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面积大、小口决: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71%29%活动二1、读图说出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 2、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
3、亚洲、欧洲、非洲位于哪个半球?而北美、南美洲呢?北冰洋 北 冰 洋 太 平 洋 西 洋大印 度 洋太平洋大 西洋
赤道 (2)、洲际分界线
不同的大洲之间,一般以什么为分界线?答:山脉、海峡、运河亚、欧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总结归纳:思考并回答:亚、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亚洲的轮廓略图活动3:熟悉并学画各大洲的轮廓略图亚 洲欧洲的轮廓略图欧 洲非洲的轮廓略图非 洲南美洲的轮廓略图南 美 洲大洋洲的轮廓略图大 洋 洲南极洲的轮廓略图南 极 洲课堂填图:填出七大洲的名称。①③②④⑤⑥⑦⑦亚 洲欧洲非 洲南
美
洲大 洋 洲南 极 洲
南 极 洲
北美洲课堂小结:
1、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
2、大陆、半岛、岛屿、大洲的概念。
3、洲际分界线
亚 欧 大 陆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 平 洋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亚
洲非 洲格陵兰岛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