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陆变迁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3.说出世界着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2.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德育目标1.通过海陆的变迁,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2.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板块构造学说●教学难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2.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3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推理为主要教学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吗?(让一两个学生讲讲)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如果学生讲到,不必重复)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板书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讲授新课]1.设置悬念电脑展示课本"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图"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荷兰的围海大坝"。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地理现象,进而思考下面有趣的问题。(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2.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观察图片,结合思考问题的提示展开讨论。3.点拨过渡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后点拨归纳。(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也就是说海洋可以变成陆地。(2)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也就是说陆地可以变成海洋。(3)荷兰是着名的"低地国"。荷兰人通过围海造田,使本国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说明了我们人类的活动也能使海陆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那么,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4.学生探讨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由海变成陆?而东部海域为什么由陆变成海?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演示分析归纳。5.演示归纳(1)演示喜马拉雅山由海变陆的变迁过程。鼠标点击,演示由画面1渐变为画面2。说明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海底岩层中沉积有海洋生物化石,岩层受到挤压逐渐抬升形成了山地,由海洋变成了陆地。鼠标点击,演示由画面3渐变为画面4。说明东部海域原来是陆地,地面上有森林,地表岩层受到挤压逐渐凹陷海水进入,由陆地变成了海洋。由此可见,地壳的变动是海陆变迁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有同学要问,地壳为什么会变动,这个问题问得好,学习就要有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学习了下一节课的内容就知道了。(2)演示东海海域由陆变成海的过程。鼠标点击,回到"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画面;再鼠标点击,使海平面逐渐上升淹没沿岸部分陆地,说明海平面上升可以使陆地变成海洋。继续鼠标点击,使海平面下降,原来被淹没的陆地又露出水面,说明海平面下降可以使海洋变成陆地。由此可见,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陆变迁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对于海平面的升降原因是与气候有关,气候变冷,海平面就要下降;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平面就要上升。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无论是地壳的变动,还是海平面的升降都能使海陆发生变迁。所以,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板书海陆变迁←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6.承转过渡刚才的几个例子,说明了在一些局部的地方,海陆是可以变迁的。那么,从全球来看,现在的海陆分布大势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吗?怎样形成的呢?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呢?还是在不断变化的呢?你同意哪种观点呢?(学生议论)请大家不要着急下结论,现在我们从世界地图上来看看会得到些什么启示。板书: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学生阅读让一名学生朗读课本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2.启发引导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成功与失败,就隔着一层纸,你能比别人多想一步,坚持不懈地去努力,这层纸被捅破了,成功就会向你招手。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就是在偶然中比别人多想了一步,才提出了大陆在漂移这一伟大的假说,并为此献出了生命,他这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大陆真的在漂移吗?板书大陆漂移3.读图观察电脑动画演示课本图"大陆的漂移"。第一次鼠标点击2亿年前的海陆分布状况;第二次点击漂移成6500万年前海陆分布的状况;第三次点击漂移成现在的海陆分布的状况。教师边点击,图文结合,边讲述,边归纳板书(见板书设计)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4.列举证据让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大陆漂移说的提出是偶然发现了什么现象受到启示的?阅读课本图"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课本图"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思考:你认为大陆漂移说,是空想的呢?还是有依据的?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列举出证据,选出代言人,在全班交流。5.评价点拨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小结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进而大胆提出大陆在漂移的证据。(1)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2)调查发现,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3)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6.设置悬念由此可见,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也不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分布的,而且至今尚在极其缓慢的变化之中。那么,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要想知道答案,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堂小结]概述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和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活动与探究1.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会得到些什么启示。2.阅读课本图大陆的漂移"三幅不同时期的海陆分布图。说说两亿年来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的位置有了些什么变化?看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大陆漂移的畅想曲,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地球演化史。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书三、板块运动[讲授新课]1.简要介绍大陆漂移说是人类探索大自然奥秘,认识地球演变的一支畅想曲。但由于它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渐渐被人们遗忘了。随着不断的探究,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谱写了大陆漂移的第二乐章--海底扩张说,又给了大陆漂移说新的生命力。法国地震学家勒皮雄又进一步探索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谱写了第三畅想曲--板块构造学说。这是人类揭开地球演变神秘面纱的三部畅想曲。那么,板块构造学说是如何来解释大陆漂移的呢?2.读图讨论电脑展示课本图"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让学生观察,并分成学习小组讨论:(1)板块构造学说有哪些基本观点?(2)世界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带?为什么?3.归纳板书学生发言,教师评价后边归纳,边板书(见板书设计)。(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说一块,鼠标点击闪动一块)。第二,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分别点击各板块的箭头,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的方向)。第三,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2)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两大地带,即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鼠标点击闪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让学生指出是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鼠标点击闪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让学生指出是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然后说明这些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多发生火山、地震。4.形象比喻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蛋壳[注意提示学生,蛋壳(ké)、地壳(qiào)不同的读音]就是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这个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像蛋壳一样,是一个整体,而是破裂为六块的"蛋壳"。如果把一个蛋壳破裂的鸡蛋放到锅里煮熟,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你遇到过吗?(如有遇到的同学,让其描述一下)蛋壳不破裂的地方什么也没有,这就好比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沿着破裂的地方挤出来很多白白的蛋清,这些裂缝就好比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那些裂缝上的一小堆一小堆的蛋清不正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一座座火山吗。如感兴趣,同学们可回去做个实验,观察、体会一下。5.提出问题有人预言,几千万年以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将会从地球上消失,你能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下吗?6.指导读图先让学生在课本最后的"世界地形图"上查找红海和地中海。再对照"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看看红海和地中海分别在哪两个板块之间,并观察这些板块上交界地带的箭头,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去思考红海和地中海将来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7.组织讨论让学生根据以上的观察,用课本当作板块,分成学习小组边演示,边讨论,作出解释。8.演示分析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电脑边演示印证,边分析说明。(大洋的过程: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海洋出现(红海)新大洋形成(大西洋)。9.提出问题在上节课演示喜马拉雅山由海洋变成陆地的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地壳为什么会变动?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至今,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不断升高?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10.读图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共同分析,作出解释。11.归纳板书通过以上的演示和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了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板块都在不断地运动之中。当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会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当地壳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会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巨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总之,板块的运动,使地球表层像个有"生命"的东西,在漫长的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形成了今天世界面貌。[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并鼓励大家发奋学习,去发现探索地球的奥秘。●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1.做一个小实验,把一个有裂缝的鸡蛋煮熟,观察出现什么现象。通过这个实验,体会和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2.美国科学家根据观测资料,已经绘制出八百万年以后世界海陆分布图:巴拿马将消失在波涛中,佛罗里达半岛将和西印度群岛、南美洲相连,格陵兰岛将远远离去。里海被填平,波斯湾变成大高原,非洲大裂谷变成新的海洋。花彩列岛将和澳大利亚、新西兰连成一体,成为一个新的雄伟山脉。试根据美国科学家的描述和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绘制一幅800万年后的世界海陆分布图。
课件21张PPT。八年级上第二章
第三节 海陆变迁
你的学习目标:1. 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处 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并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2.理解大陆漂移学说。
3.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沧 海 桑 田其实,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可见,海陆的变迁早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觉察和认识
说明什么问题?你认为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地壳的变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海底发现原始陆地景观海底发现原始陆地景观说明了什么问题?有可能什么原因导致海陆变迁?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香港的围海造陆工程这是什么原因对海陆变化的影响?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主要有三种:地壳的运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大陆漂移说实验探究
每个人手里都有七大洲的剪纸轮廓,在这些形状对比过程中能发现哪些问题?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南
美
洲非
洲大西洋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呢?轮廓、地层、动植物等大陆漂移的证据1——动物的相似性海牛生活在热带海洋,鸵鸟不会飞,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特点呢?大陆漂移的证据2——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在魏格纳的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提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他漂移?大陆的漂移 全球共分为哪六大板块?哪些是大陆板块,哪些是大洋板块?板块与大陆是一回事吗?科学研究证明: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我 的 发 现1、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
组成。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1232: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3: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板块交界地壳活跃。两大火山地震带板块张裂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红海是哪两个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板块碰撞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世界著名的山系也多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我 的 收 获海 陆 变 迁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大陆漂移说板块运动学说1、地球由 板块组成的。
2、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当中。
3、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板块交界地壳活跃。你有地质学家的潜质吗?南极地区发现了煤炭资源说明了……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的遗迹说明了…..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会……
东非大裂谷将会……
想象力大爆炸 大胆猜测一下:
几千万年以后我们有没有可能步行或骑自
行车去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