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同步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同步检测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17 10:5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 下列亚洲国家中,GDP和人均GDP均较高的国家是( )
A. 中国、印度
B. 日本、韩国
C. 孟加拉国、蒙古
D. 马来西亚、越南
答案: B
解析:分析:亚洲地域辽阔,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唯一的发达国家是日本,该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亚洲各国中是最高的;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
点评:本题考查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理解解答即可。
2. 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其中和我国位于同一个区的国家是( )
A. 印度
B. 新加坡
C. 日本
D. 沙特阿拉伯
答案: C
解析:分析: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其中中国位于东亚,印度位于南亚,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日本位于东亚,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
点评:考查了中国及亚洲各国的区域位置,结合亚洲地理分区示意图明确。
3. 有关亚洲说法错误的是( )
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B. 是人口最少的洲
C. 跨纬度最广的洲
D. 跨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答案: B
解析:分析:A、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故A正确;B、亚洲总人口达43亿(2008 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故B错误;C、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是跨纬度最广的洲,故C正确;D、亚洲是跨东西距离最长的洲,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亚洲的概况,属基础题。
4. 亚洲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 西西伯利亚平原
B. 阿拉伯半岛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青藏高原
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四个稠密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的东部;热带雨林地区、极地和沙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分布稀少;根据选项中四地的位置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纬度较高,气候寒冷,阿拉伯半岛属热带沙漠气候,属干旱的荒漠,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故它们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分布稀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故人口稠密。
点评:本题考查了亚洲人口的分布,理解是答题的关键。
5. 人口众多,给亚洲带来的影响是( )
A. 有利于亚洲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
B. 有利于提高亚洲人民的生活水平
C. 对亚洲的资源、环境造成沉重的压力
D. 有利于亚洲的经济腾飞
答案: C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有七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 人口众多,给亚洲带来的影响是对亚洲的经济和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压力等。
点评:本题考查亚洲人口过多带来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亚、南亚和东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B. 东亚、南亚和中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C.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D. 西亚、北亚和东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答案: C
解析: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亚洲人口稠密地区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
点评:本题考查了亚洲的人口的分布,属于基础题,识记相应知识回答即可。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董建华称,世界的经济增长点在亚洲,亚洲现在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亚洲大部分国家属于( )
A. 发展中国家
B. 社会主义国家
C. 发达国家
D. 非独立国家
答案: A
解析:分析:亚洲地域辽阔,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为发达国家,如日本;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点评:本题考查了亚洲国家的经济,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8. 下列国家全部属于南亚的一组是( )
A. 缅甸、泰国、老挝、孟加拉国
B.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新加坡
C. 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
D.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
答案: D
解析:分析:南亚次大陆上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5个国家和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洋中有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岛国。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南亚国家的基础知识,学生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9. 位于亚洲的发达国家是( )
A. 印度
B. 韩国
C. 日本
D. 中国
答案: C
解析:分析:亚洲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亚洲的国家,熟记相关基础知识,可以提高答题效率。
10. 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 中国
B. 印度
C. 泰国
D. 马来西亚
答案: B
解析:分析: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点评:本题考查了印度的耕地概况,此题难度不大,平时要注意积累,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1. 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
A. 2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达43亿(2008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3%,目前有7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即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菲律宾。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属于基础题。
12. 亚洲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A. 经济落后
B. 资源短缺
C. 生态环境破坏
D. 人口多,增长快
答案:D
解析:分析:亚洲人口多,增长快,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是亚洲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亚洲的人口问题,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答题即可。
13. 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B. 波斯湾沿岸国家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C. 地域辽阔,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但经济发展很平衡
D. 中国属于发达国家
答案: B
解析:分析:A、亚洲只有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故不符合题意;B.波斯湾沿岸国家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故符合题意;C、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异也很大,故不符合题意;D.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故不符合题意。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亚洲的经济发展状况,理解答题即可。
14. 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各国经济发展平衡
B. 季风气候显著
C. 地域文化多样
D. 面积广大
答案:A
解析:分析:亚洲地域辽阔,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惟一的发达国家是日本,其余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亚洲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而形成多样的地域文化;亚洲面积广大,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点评:该题考查亚洲地域及经济等问题,理解是答题的关键。
15. 下列有关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全部注入太平洋
B. 亚洲以发达国家为主,日本就是代表之一
C. 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D.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亚洲
答案: C
解析:分析:A、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故A不正确;B、在亚洲众多的国家中,日本是唯一经济发达的国家,故B不正确;C、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故C正确;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属于欧洲,故D不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亚洲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目,牢记即可。
16. 关于亚洲各地理要素间因果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B. 南北跨纬度广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C. 多样的地域文化造成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D. 季风气候显著使得亚周东部、南部水旱灾害频发
答案:C
解析:分析: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分布,故A正确;B、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故B正确;C、各地自然环境差异,造成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故C不正确;D、季风气候显著使得亚洲东部、南部水旱灾害频发,故D正确。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亚洲的概况,属基础题。
17. 亚洲面积和地势起伏特点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很大影响,下面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候类型单一
B. 因为死海为最低点,河流多注入死海
C. 地形类型单一
D. 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习俗、经济差异大
答案: D
解析:分析:A、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故A不正确;B、亚洲河流呈辐射状,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故B不正确;C、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各种地形都有分布,故C不正确;D、亚洲面积广大,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习俗、经济差异大,故D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亚洲的地理概况,属基础题。
18. 下列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南亚国家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B.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中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动了本国经济发展
C. 亚洲经济不发达的历史原因是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D. 沙特阿拉伯、韩国都已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答案: C
解析:分析:A、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产油国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故A不正确;B、西亚各国主要以出口石油为主,产油国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故B不正确;C、亚洲经济不发达的历史原因是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故C正确;
D、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故D不正确。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亚洲的经济发展状况,理解是答题的关键。
19.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下面哪个因素无关
①自然条件不同 ②社会条件不同 ③历史条件不同 ④民族、种族不同
答案: ④
解析:分析:亚洲地域辽阔,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惟一的发达国家是日本,其余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差异也很大.分析选项可知,与经济发展无关的是民族、种族。
点评:考查了亚洲的经济,属于基础题。
20. 亚洲的居民以 人种为主
答案: 黄色
解析:分析: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牢记即可,属于基础题目。
21. 请从气候条件分析亚洲西部和亚洲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
答案:亚洲西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不适合人类的居住,亚洲北部地处高纬度,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也不适合人类的居住
解析:分析: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亚洲西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不适合人类的居住,亚洲北部地处高纬度,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也不适合人类的居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处人类生存的关系,要理解答题。
22. 为了解决亚洲众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沉重压力,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解析:分析: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因此,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点评:本题考查了亚洲的人口问题,理解记忆,不难作答。
23. 读亚洲人口分布略图,回答问题:
(1)亚洲东临 洋。
答案:太平
(2)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A.东部、北部;B.东部、南部;C.东部、西部;D.中部、北部
答案:B
(3)图中M地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答案:纬度高,气候寒冷
(4)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到中国的上海,走最近航线要经过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麦哲伦海峡
D.马六甲海峡
答案: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2)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地区;(3)根据纬度位置可知,M点位于极圈以内,气候寒冷,纬度位置高,人口分布稀少;(4)从波斯湾运往中国的石油,走最近航线要经过马六甲海峡。点评:本题考查亚洲的位置、人口分布等知识,读图解答即可。
24.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读下图回答问题:
(1)亚洲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 洋,西南以  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答案:太平洋|苏伊士
(2)亚洲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为  ,受地形影响,河流具有  的特点。
答案:山地、高原|中间高、四周低|放射状
(3)亚洲地跨  带、温带、寒带,A地终年高温多雨,属  气候类型,B地气候终年严寒,A、B两地气候差异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答案:热|热带雨林|纬度;
(4)亚洲东部主要分布的人种是  种人,西亚的阿拉伯人属于   种人。
答案:黄|白
(5)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请你说出两个位于亚洲的名胜古迹  、  。
答案:柬埔寨吴哥窟|北京故宫
解析:分析:(1)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2)亚洲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亚洲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大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3)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A地终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B地气候终年严寒,A、B两地气候差异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4)亚洲东部主要分布的人种是黄种人,西亚的阿拉伯人属于白种人;(5)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如:柬埔寨吴哥窟、北京故宫、万里长城、印度泰姬陵等等。
点评:本题考查亚洲的位置,结合地图记忆较好,注意区分洲界线。
25.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读图回答:
(1)图中所列国家中,属于亚洲的国家有 ;
答案:中国、印度、日本
(2)图中所列国家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更高的是 国家,人均排放量居首位的国家是 ;
答案:发达|美国
(3)与1990年相比,2004年人均排放量降低幅度最大的国家是 ;
答案:德国
(4)与1990年相比,2004年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增加了 ,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答案:1倍
解析:分析:(1)图中所列国家中,属于亚洲的国家有中国、印度、日本;(2)图中所列国家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更高的是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居首位的国家是美国;(3)与1990年相比,2004年人均排放量降低幅度最大的国家是德国;(4)与1990年相比,2004年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增加了1倍,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情况,读图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