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聚落
1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景观图片了解什么是聚落?聚落的不同类型。
2、通过观察城市与乡村景观图片,小组合作描述两大聚落景观的差别。
3、通过观察景观图片,小组合作讨论理解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4、通过观察聚落景观图片,分析聚落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5、通过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来描述聚落发展的表现,
6、通过参与小组讨论来提高自己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景观图片了解什么是聚落?聚落的不同类型。
2、通过观察城市与乡村景观图片,小组合作描述两大聚落景观的差别。
3、通过观察景观图片,小组合作讨论理解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4、通过观察聚落景观图片,分析聚落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2·1·c·n·j·y
5、通过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来描述聚落发展的表现,
6、通过参与小组讨论来提高自己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出处:21教育名师】
2学情分析
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少年期,《聚落》是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环境,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本节的知识比较直观形象,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多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使其自己获得新知。初中生不喜欢高谈阔论的说教,但能从生活实例中感悟自己的认识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我们教师应注意以事例说理,以理服人。www.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聚落
[导入新课]人类可以说是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承转]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活动2【讲授】一 城市和乡村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并提问: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分为哪两种类型?学生回答后老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解: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也就是人民生活居住的地方。这个词源于德文,意即居住地。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一般来说,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的出现。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乡村的基础上产生的。据考古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距今约6000年。21cnjy.com
承转: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知,人类是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那么,乡村和城市是怎样形成的呢?
老师指导学生看教材81页B、C两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第2、3自然段。补充:在漫长的采集和渔猎社会,人类经历过上百万年的穴居和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随着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先后起源,出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人类才开始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2-1-c-n-j-y
最初人们居住的是一种半固定的原始棚
( http: / / www.21cnjy.com )舍。当时的耕作方式落后,一旦地力衰竭,村落就需搬迁到新的适合耕作的地方。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乡村聚落逐渐稳定下来,规模和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就形成了我们今天常见的乡村聚落。 21
cnjy
com
教师小结:当乡村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了城市。
承转:我们知道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每个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有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讨论:教师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城市和乡村在景观和职能上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提示城市的房屋、道路、广场、学校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并由学生课前做好小课件,上讲台当小教师,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教师展示城市与乡村差别表格:
聚落
类型
景观差异
主要职能
房屋
道路
广场
农田
乡村
低矮稀疏
土路
无
有
以发展农业为主
城市
高楼密集
马路
有
无
工商业、服务业等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和乡村之间不但景观上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主要职能也不相同。这就是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承转:无论是城市聚落还是乡村聚落都有自己的特色,具备不同的职能,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聚落。
指导学生看书82页的文字和景观图。想一想,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各自有哪些类型?自己所在地区的城市和乡村分别属于哪种类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总结: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村聚落里,既有农业村庄,又有牧民聚落,既有渔民之港,也有猎户之家。在城市聚落里有的偏重工业,有的偏重文化教育,有的偏重贸易,因此被人们冠以“工业重镇”、“文化之城”、“商贸中心”等美名。世界上还有许多具备多种职能的大城市,例如东京、纽约、巴黎、伦敦、墨西哥城等。【来源:21cnj
y.co
m】
承转: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其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活动3【导入】二、聚落与环境
1、引导学生阅读图片I、J,大家讨论,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等)【版权所有:21教育】
展示: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图。
学生:讨论,从课文、地图册等查找有关的资料,加以分析,说明。
过度:既然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到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那么,你能说说目前世界聚落的分布主要有什么特点吗?www-2-1-cnjy-com
2、聚落的分布特点
课件演示:世界主要的聚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布地区(四大文明古国、欧洲、北美东北部等)。引导学生读图K和阅读课本P84第一、二自然段,结合所学世界人口的分布。
讨论:目前世界上的一些聚落为什么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平原地区,而高山、荒漠地区较少或没有聚落的分布?聚落除了聚居、生活还有其它功能吗?21教育网
教师点拨:还要防卫等功能。
学生:分析、回答。
过渡:同学们思考,影响聚落的因素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播放课件:现代的一些商业城市图片。
学生:思考,交流。基本能够说出影响聚落的因素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化。
总结:早期,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是自然环境要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聚落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相对变小,而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等因素成为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21·世纪
教育网
过度: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地适应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条件,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差异、各自的生活习惯、文化历史等,在聚落中修建了不同特色的聚落建筑物——传统聚落,这些聚落,不仅体现了当地的环境特色,而且能充分展示各地的民族风格,经过历史长河的见证,保存到今天,成为了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活动4【讲授】 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叙述:下面,请大家领略一组世界和我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民居建筑。
课件展示:不同的传统聚落。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85最后一段,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
讨论:聚落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许多传统聚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2、引导学生阅读图片P、O、R、S,完成下列要求:
(1)说说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已被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我国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西班牙历史文化名城——托莱多等。)
(2)除文中提到的几处世界文化遗产,你还能列举更多的文化遗产吗?(如巴西的巴西利亚,我们韶关的丹霞山,但它是自然的。)21
cnjy
com
(3)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说明保护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统聚落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传统聚落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但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信息,也给我们现代人创造了一个学习、游览的场所。它们是人类的无价之宝。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统聚落和人类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
教师总结:大家说很好。这些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但是大家请看现存这些景点的图片。
拓展延伸:
课件演示:四合院和故宫图片。
叙述:经历历史沧桑的这些传统聚落,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残缺,人类的不和谐开发和保护加剧了它的损伤,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和完善这些传统聚落。
学生讨论,回答。提出一些政府管理,提高旅游素质等方面的建议。
总结:请大家从自我做起,从关注身边的传统聚落做起。
课件:演示结论。
本节内容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聚落的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及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了解了传统聚落的珍贵,让我们理解了人地关系和谐的重要意义,让我们更好的发展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做到和环境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21·cn·jy·com
活动5【讲授】四、课后总结
本节内容重点在于通过大量的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环境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没有对“世界文化遗产”这部分内容展开深入的讨论,而是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但是尽量结合乡土地理,引用周边地区典型的传统聚落,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从而达到让学生体会对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活动6【作业】作业
课堂作业
分组讨论课前让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复习题2),得出结论。
课后作业
探讨:珠玑古巷是否属于传统聚落?属于世界文化遗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