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学生们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对地理知识,特别是地图有了一定的认识。
3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就到来了,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太阳从西方落下,黑夜就降临大地。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日出、日落图,结合平时的了解想一想: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21·cn·jy·com
2、提问:
(1)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出了什么现象?
(2)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3、谈话: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的昼夜就交替着循环出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导了地球昼夜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21cnjy.com
二、学习新课
1、了解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情况。
(1)谈话: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旋转,它们在宇宙中的相对位置及地球、月球的旋转情况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地球、月球在宇宙中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有关录像)闭着眼睛想一想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的情形。
(2)提问: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
2、观察实验,探求地球昼夜变化的原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月球绕着地球运动。那么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什么运动造成的呢?www.21-cn-jy.com
教师演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
(2)提问:从地球仪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地球在绕太阳转动的同时还进行着什么样的运动?
(3)讨论:你认为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于什么运动造成的?
(4)谈话: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弄清这个问题。
(5)分组活动,一个同学坐在转椅上,另一个同学使转椅转动。
思考:
①坐在转椅上不动时,看到周围的物体怎样?
②转动转椅,你看到周围的物体是怎样的?
③坐在转动的转椅上,你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转椅的转动方向有什么关系?
④坐在转椅上,从左向右转动,你看到周围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6)分组讨论:
①我们知道,在地球上看到太阳、月球、星星等天体,每天都有东升西落的现象,这说明什么?(地球自西向东运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由此可以推测,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在作什么样的转动而形成的?
(7)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地球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这个分析是正确的。现在人们可以借助火箭离开地球,从宇宙空间观察地球,看到地球确实在转动。地球是个球体,中间是赤道,两端分别南极和北极,穿过地球南北极的一条假想的直线叫地轴。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转动着。2·1·c·n·j·y
(8)谈话: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那么昼夜现象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我们用下面的模拟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21教育网
(9)分组实验并思考:
①“地球上”的哪个部分被“太阳”照亮?哪个部分未被“太阳光”照亮?
②这两个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插小红旗的地方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白天、黑夜是否交替出现?
④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⑤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10)小结:我们每天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阳自东向西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一次昼夜变化的时间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课后感受:通过本课学习,学生都能认识到地球的昼夜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二课时)www-2-1-cnjy-com
本课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变化,形成地球上的周期性季节变化。
2.初步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周期性的公转。
3.初步知道不同季节,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日照时间长短不同。教学准备:
地球仪、画有方格的手电筒、关于地球公转的影视资料和图片。活动一模拟太阳的直射与斜射
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知道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程度不同,有直射与斜射之分。
2.能将方格的大小与太阳的照射程度加以关联。
学生活动流程
1.思考: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季节的变化?这和太阳的照射有关吗?
2.模拟:在手电筒的玻璃片上画上大小均匀的方格,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不同地方的方格大小。2-1-c-n-j-y
3.小结:地球上不同地方受到的太阳照射情况不同,有直射与斜射之分。
指导要点:
在进行模拟活动前,应让学生知道地球仪上方格变大的地方相当于受到太阳的斜射,方格大小几乎不变的地方相当于受到太阳的直射。 21
cnjy
com
活动中画有方格的手电筒最好由教师预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备,因为要求方格大小均匀,如果让学生画,难以保证方格的大小,从而影响活动结果。活动二模拟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活动,初步知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季节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不同。
2.通过比较方格大小,分辨地球仪上同一点受到的太阳直射与斜射情况。
3.进一步提高从事模拟活动的能力。
学生活动流程
1.思考:地球上同一个地方,一年当中受到的太阳照射情况有什么不同?
2.模拟:在地球仪上选择一点(如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作出记号。让地球仪沿圆形轨道围绕手电筒转动,模拟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选择4个对应的位置,比较记号处方格的大小,判断太阳直射与斜射情况的变化。21·世纪
教育网
3.小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受到太阳直射和斜射的情况不同。
4.观看关于地球公转的影视资料。
5.交流:地轴的倾斜对季节更替的影响,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昼夜长短的特点。
教师总结:
因为地轴是倾斜着绕太阳运转的,这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会使地球表面受到的光热程度发生变化,从而划分了五带、产生了四季,以及南北半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