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02 16: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同步达标
核心知识点——农业的发展
1.北宋时,苏轼曾写道:“余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小块土地),较之佝偻(弯腰)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由此可见,“秧马”的使用有利于( )
A.提高小麦产量 B.提高灌溉能力
C.增强垦荒能力 D.提高劳动效率
2.元朝时,运粮船每年二月由长江口之刘家港入海,取直线北行,绕胶东半岛入渤海,抵直沽(今天津)。这(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
C.沟通了五大水系 D.提高了全国粮食产量
核心知识点——手工业的兴盛
3.千年窑火不熄,这座北宋时兴起,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瓷都的城市,本身就如同一件需要仔细品味的古老瓷器,必须从其千年积淀的历史与文化中,才能真正探寻到“复兴密码”。这座千年古城是( )
A.景德镇 B.开封 C.杭州 D.南京
4.下面为南宋时期的《纺车图》,该图片反映的内容是( )
A.北宋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
B.棉纺织业兴起
C.纺织工具最早出现于南宋
D.南宋的纺织业居手工业首位
核心知识点——商业的繁荣
5.宋代城市商业繁荣,早市和夜市进一步发展。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
A.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6.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指的是( )
A.南方商业繁荣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地区 D.港口设立市舶司
能力提优
建议用时:20分钟 总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某班就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史实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是( )
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②开封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商业繁荣③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④南方的棉纺织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元泰定帝在位期间,开通了会通河,此后漕船年运粮量常达三四百万石。沿河城镇和码头兴起,出现了“舟楫万里,振古所无”的繁荣景象。据材料可知运河的开通( )
A.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B.强化了社会治理
C.展现了民族的凝聚力 D.推动了中外经济交流
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体现了宋朝( )
A.军事的强大 B.文化的昌盛
C.政治的清明 D.都市的繁荣
4.“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材料反映了南宋时期( )
A.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得到很大开发
B.棉纺织业兴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C.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
D.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5.“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持,南宋仅凭半壁江山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南宋政府外贸收入大量增加的原因有( )
①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 ②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
③国家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20分)
6.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
材料二 北宋“交子”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1)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材料二图中的“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这一类货币的产生和发行有什么作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点)(4分)
7.唐宋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图片解读——技术进步】
材料一
(1)根据上面图片信息,请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反映了哪个时代经济的发展?(2分)
【史料解读——社会风貌】
材料二 北宋开封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描述南宋都城:“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3分)
【数据解读——社会发展】
材料三 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
——根据邹逸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整理统计
(3)上表数据反映了从唐朝到北宋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2分)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同步达标
1. D 2. B 3. A 4. B 5. C. 6. C
能力提优
1. B 2. A 3. D 4. D 5. C
6.(1)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分)
(2)地位: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分)作用:有利于商业的发展。(2分)
(3)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船业发达等。(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7.(1)时代:图一是唐朝时期;(1分)图二是北宋时期。(1分)
(2)表现:经商没有时间限制;商业交易额大;商品种类多;沿街可以开设店铺;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答出三点即可,每点1分)
(3)趋势: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2分)
(4)因素:生产工具的革新;新农作物品种的引进;统治政策;人口的流动;等等。(答出三点即可,每点1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