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18 06:08:51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
2、能力目标:
①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②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3、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学情分析
气温与降水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最频繁的地理现象,但是学生对其成因和分布规律往往会出现经验主义现象,所以本节课内容要在大量事实资料和图片等材料下才能使学生更加透彻和形象地了解和掌握气温以及降水的变化和分布规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温度带、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搞清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这节课,再来看看我国东西干湿的差异(板书)。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展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我国地形分布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按照阅读等值线地图的步骤和方法阅读上述地图,从中找出并观察判断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省级行政区?
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1、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江南丘陵、两广丘陵、云贵高原东南和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部;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山东丘陵、黄淮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大兴安岭西侧、东南侧,内蒙古高原南部、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部;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高原中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部。 2、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的省区有浙、赣、闽、台、粤、桂、云、藏、琼等;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鲁、皖、豫、陕、甘、川、云、藏等省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黑、吉、辽、冀、晋、陕、宁、甘、青、藏等省区;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宁、甘、青、藏等省区。 3、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并对照《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观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的河流?(0℃,秦岭、淮河)以加深对秦岭—淮河这条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的印象。
活动4【讲授】师生互动
提问: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可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小结:学生答后,补充: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既有南北向的差异(南多北少),又有东西向的差异(东多西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板书: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阅读材料:同学们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上可看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较多,超过1600毫米,而西北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那么,我国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呢?同学们读《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小字资料就明白了。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特点)和总趋势,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干湿地区。
板书:2.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
讲解: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若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湿润地区;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半湿润地区;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干旱地区;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半干旱地区。
提问:从《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图》上可看出,我国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学生: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其中,什么干湿气候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区?(学生: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读图: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我国地形分布图》及《我国行政区划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提问:
1.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学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哪条等温线?(学生:0℃等温线)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学 生:暖温带和亚热带)大致通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河流?(学生:秦岭、淮河)什么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2.为什么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学生答后,小结: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量小,降水量相对较大,因此气候较为湿润,属于湿润气候区)
3.地跨三个以上温度带或干湿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各有哪些?(学生:①内蒙古、陕、甘、新、云;②内蒙古、陕、甘、藏)
活动5【讲授】干湿地区
4.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分布在什么地区?各干湿地区年降水量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图回答后,小结)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4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5.①哪一条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部各为什么干湿气候区和农业区?(学生答后,小结:400 mm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大致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农业区;西部为半干旱、干旱地区,是我国主要草原放牧业地区)
②哪一条等降水量线又将我国东部地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南北方各为什么干湿气候区和农业区?(学生答后,小结:800 mm等降水量线;南方为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水田农业区;北方为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旱地农业区)
活动6【作业】作业
布置作业:
试分析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什么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总趋势?(提示:可结合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加以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东南沿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很大,形成的降水较多;而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在向西深入内地过程中受到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大为减弱,西北内陆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很小,因而形成了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我国年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
课件15张PPT。中国地图出版社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 气温)春节期间广州花市春节期间哈尔滨冰灯夏季人们的着装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YU气温一、气温的变化气温:是指大气的冷暖程度,一般用 ℃ (摄氏度)表示。 确切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气温,是用放置在气
象台装置气象观测仪器的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定。一、气温的变化 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
14时,20时观测。8.713.223.617.4北京某天气温日变化曲线平均气温:15.7250C最高气温:23.60C最低气温:60C14:00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17.60C气温的日变化一、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时间变化——日变化年变化月平均气温(0C)月 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北京某年气温变化曲线图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一、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时间变化——日变化年变化议一议哪幅图是南半球?
为什么?一、气温的变化2、气温的空间变化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00C等温线自南向北降低
南北温差很大高低秦 岭淮 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北极村、海口市的1月平均
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两
者相差多少摄氏度?0℃等温线大体经过哪些地
方?想一想此线南北地区
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的现象?-280C160C冬季冰封黄河一、气温的变化2、气温的空间变化北极村、海口市的7月平均
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两者相差多少摄氏度?
找出7月气温最低地区,该
地区比其他地区温度低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240C320C一、气温的变化2、气温的空间变化中国1月平均气温中国7月平均气温7月同1月比较,南北温度差有何变化?夏季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不大。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怎样的?自南向北降低
南北温差很大做一做:读哈尔滨和广州
各月气温曲线图,
完成下列问题:甲乙3264315南北温大,由南向北降低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二、温度带秦 岭淮 河做一做1.东北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2.华北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3.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4.青藏高原属于哪个温度带?我们江西省属于
哪个温度带呢?江
西
省二、温度带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和农作物小结收获一、气温的变化二、温度带时间变化空间变化日变化年变化冬季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温差不大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轻松演练1、一天中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 )C2、下列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3、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A4、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