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第24课《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第24课《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6 17:1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24课《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屹立(yì) 挽住(wǎn) 瀚海(hàn) 炽烈(zhì)
B.矢志(shǐ) 呻吟(shēng) 螳螂(láng) 粗糙(cāo)
C.磅礴(páng) 香醇(chún) 枯萎(wěi) 赋予(fù)
D.黝黑(yǒu) 巢(cháo) 淙(zōng) 戈壁(gē)
答案:C
解析:
分析:A项中,“炽”应读chì;B项中“呻”音应为shēn;D项中“淙”音应为cóng。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娇傲 抵御 飘零 昂首屹立
B.坦荡 赋予 耀眼 熊熊炎阳
C.抽泣 懊悔 篮色 不可分割
D.细胞 荒摊 旋转 瀚海沙漠
答案:A
解析:
分析:A项中“娇”应为“骄”,C项中“篮”应为“蓝”,D项中“摊”应为“滩”。故答案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同音字的字形的掌握情况。
3.下列词语有错的一组是(  )
A.失之交臂 力挽狂澜 变幻不定 各得其所  
B.德隆望尊 坦荡磅礴 矢志不移 小溪淙淙
C.委曲求全 昂首屹立 两全齐美 再接再厉  
D.销声匿迹 负箧曳屣 变本加厉 瀚海沙漠
答案:C
解析:
分析:C项应为“委曲求全”。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字形的辨析使用。
4.与下面句子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句是(  )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21世纪教育网国到文21世纪教育网国漫步,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散文。
A.说起科学家,就不能不联想到文学家。
B.文学作品并不都是文学家创作的,卓越的科学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学家。
C.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D.凡是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文学方面的传世之作。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后文内容,可以断定,首句应该是“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逻辑关系的理解分析。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好一个安塞腰鼓 !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 ,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C.十六岁是人生的花季,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小巧玲珑 ”形容东西小而精致,用在此与语境不合。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使用(搭配)。
6.《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多用复句,产生的修辞效果是( )
A.使语句周密 B.使语句简洁 C.使语句有力 D.使语句生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多用复句使语句有力。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歌特点的理解。
7.《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中主人公的幻想( )
A.表现了浪漫主义 B.表现了彻底献身精神
C.表现了以人民的爱 D.再现了未来科学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分析:课文主人公的幻想表现了彻底献身的精神。所以应该选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8.下面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的发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老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
B.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针砭真是入木三分。
D.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答案:C
解析:
分析:“如坐春风”指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三个词语用在原文均不正确。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词语的使用(搭配)。
二、填空题
9. 本诗的作者是     ,诗人通过      ,把“树”塑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创造了                          新的艺术形象。
答案:李瑛|想象|一个献身人类的新的
解析:
分析:熟读诗歌,把握诗歌主题。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
10.写出下列诗句的借代意义。
“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借代                    。
答案:借代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广大劳动者。
解析:
分析:整体感知诗歌,理解诗歌意象。
点评:学生要熟读诗歌,熟悉诗歌内容,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11.“我能讲许多许多的故事,我能唱许多许多支歌”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答案:说明“我”具有较深的阅历,已不是一棵出生不久的树苗,而是比较成熟、经验丰富的战士了。
解析:
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感悟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12.“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一句中“骄傲”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答案:“骄傲”在这里是褒义词,自豪的意思,它的主要含义是:①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②我有美的心灵;③我愿意为全世界的人民奉献一切。
解析:
分析: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分析。
三、阅读理解
1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旁绕过
你无心把你的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了那无情的大海——
海口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的彩霞一样!
(1)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试作简要归纳。
答案:表面理解成爱情诗,写少男少女纯洁、执着、美好而略带忧郁情绪的爱恋。也可理解得更宽泛些,理解成小河追求的执著与痴迷,或理解成对理想追求的喜与忧。
解析:
分析:通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2)这首诗通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试简要分析一下,诗中的“我”、“小河”、“你”、“大海”的关系如何?
答案:诗中的“我”和“小河”其实是同一对象,诗人把“我”比作“小河”,“小河”即“我”,就是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对心中的恋人(或广义理解的理想)十分执著的多情善感的青年;“你”即是“我”的恋人(或理解成为理想);“大海”可以理解为与自己理想格格不入而自己却又不得不归附的一种社会力量。
解析:
分析: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象。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 无论是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土壤,
我都将顽强地热情地生活。
② 哪里有孩子的哭声,我便走去,
用柔嫩的枝条拥抱他们,
给他们一只只红艳艳的苹果;
哪里有老人在呻吟,我便走去,
拉着他们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
给他们温暖,使他们欢乐。
③ 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
给新婚的嫁娘,
作闪光的耳环;
我要挽住轻软的云霞,
给辛勤的母亲,
作擦汗的手帕。
④ 雨雪纷飞—
我伸展开手臂,覆盖他们低矮的小屋,
作他们的伞,
使每个人都有宁静的梦;
月光如水
我便弹响无弦琴;
抚慰他们劳动回来的疲倦的身子,
为他们唱歌。
我为他们抗击风沙,
我为他们抵御雷火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塑造了一个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战士英雄形象。
解析:
分析:根据诗句归纳诗人形象。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15.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幻想,有一天,
我能流出奶,流出蜜,
甚至流出香醇的酒,
并且能开出
各种色彩、各种形状、各种香味的
花朵……
而且,我幻想:
我能生长在海上
我能生长在空中,
或者生长在不毛的
戈壁荒滩、瀚海沙漠;
既然那里有——
粗糙的手,黝黑的背脊,闪光的汗珠,
我就该到那里去,
作他们的仆人,
知道该怎样认识自己,
该怎样使他们愉快地生活、工作
我相信总有一天
我将再也看不见——
饿得发蓝的眼睛,
抽泣时颤动的肩膀,
以及浮肿得变形的腿、脚和胳膊……
人民啊,如果我刹那间忘却了你,
我的心将枯萎,
像飘零的叶子,
在风中旋转着
沉落……
(1)选诗第二段长达十一行,只由一个诗句构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答案:长句的使用,可以把许多丰富的内容包容在一个句子中,朗读时中间没有大的停顿,这样就使整个诗句显得内容紧凑、集中,气势连贯,可以造成一种热情奔放的气氛。这句诗表达了“我”——“一棵树”愿在祖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为人类造福的美好愿望。
解析:
分析:长句使句子紧凑,更好的理解诗歌主题。
点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
(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幻想”展示了主人公的崇高精神境界。
B.“我相信”写出了主人公美好的理想。
C.“人民啊”写出“我”的担心和悲哀。
D.这部诗借助各种形象描写“我”竭尽所能为人民谋幸福,塑造了一个为人民造福、献身人类的艺术形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诗歌处处围绕诗人献身人民的精神,“人民啊”抒发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点评:学生要熟悉诗歌阅读的基本要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8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