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我国降水季节分配变化的规律和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配规律;记住800毫米和400毫米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2、能读懂并能根据数据材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理解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2、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理解降水现象,学习身边的地理,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关注家乡降水的特点,增强爱家乡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对于等高线这一类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始终理解不了,这对于理解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较难,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
3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特点及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难点:1、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活动
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温,那么,一月份和七月份分别代表什么季节?
一月份代表冬季,七月份代表夏季。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什么?
是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什么?
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导入新课气温是气候的一个要素,同学们想一想,气候的另一个要素是什么?
是降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降水的变化。新授课
(二)降水的变化
同学们对降水的理解又是怎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请打开课本P24,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符不符我们刚才的理解?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固态或液态的水,统称降水。常用单位“毫米”或“mm”。我国降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降水的变化包括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
先来分析时间的变化,多媒体显示“北京、广州、武汉”三地降水量,读图“三地降水量”,那三地?北京、广州、武汉。这种图形叫做“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反映一个地方一年的降水量。同学们仔细观察,横坐标代表什么?纵坐标代表什么?
横坐标代表时间,也就是月份,纵坐标代表降水量。在纵坐标的刻度表上找出100毫米降水量,画一条横线;思考:三地那几个月降水最多?那几个月最少?
北京,7、8月份最多,1、2、12月份最少;武汉,4、5、6、7、8月份最多,1、2、12月份最少;广州,4、5、6、7、8、9月份最多,1、12月份最少。三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是什么?
夏秋多,冬春少。明显的差异是什么?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同学们,试着归纳总结三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规律。
季节分配不均,大部分地区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同学们,对照课本P75第一自然段归纳是否吻合?板书:季节分配不均匀,大部分地区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雨、热同期。
指名学生回答……。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指名学生回答。——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但,易发生春早、夏涝等灾害。我国降水的空间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多媒体显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并结合课本P75,读图“P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看到这幅图,你们要弄明白是什么?
图例。思考:观察图中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四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多少?
广州,1600—3000mm;武汉,800—1600mm;兰州,400—800mm;乌鲁木齐,200—400mm。如果我们把四地用直线连接起来,你们看降水量有什么变化?
有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再在图中画出800mm、400mm、200mm等年降水量线。
……学生动手。以400mm为界,划分东西两部分,看降水量又有什么变化?
东多西少。也就是说,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是怎样归纳的呢?……指个别学生回答。——东多西少,有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同学们,对照课本看看是否吻合?……为什么我国降水空间分布有这样的规律呢?
学生讨论回答……。能否大致确认学校所在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
指名回答……。
练习反馈
提问,反馈练习结果
读题,讨论,说出答案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搞清了我国的降水不仅有南北的差异,也有东西的差异。年降水的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作业布置
试分析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什么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总趋势?(提示:可结合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加以分析)8.板书设计:
季节分配不均,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时间变化
降水的变化 雨热同期
空间变化 东多西少
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9.教学反思: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读图分析,联系实际,较好的理解地理并掌握主要知识。
课件38张PPT。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 PRESS第 3 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气温和降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它们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结论: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气温和降水的基本规律!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1. 气温的测定 一、气温的概念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一般用 ℃ 表示。 确切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气温,是用放置在气象台装置气象观测仪器的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定的。 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度、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它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百叶箱分大小两种:小百叶箱内部高537毫米、宽460毫米、深290毫米。安置干湿球、最高、最低温度表和毛发湿度表;大百叶箱的内部高612毫米、宽460毫米、深460毫米,安置温度计和湿度计。百叶箱内外各部分均涂刷白色油漆。 百叶箱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2. 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把一天四次观测到的气温相加并除以4就得到了当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把一个月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相加并除以本月的天数就到了本年度当月的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把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相加并除以12就得到了当年的平均气温。 反映一个地方气候特征的月平均气温是指当地有气象观测记录以及多年来当月的平均气温。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日平均气温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出现在什么时候?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二、气温的时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课本P67图C)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最高气温: 出现时间:最低气温: 出现时间:31.2 ℃24.2 ℃14:0003:00气温日较差是: 31.2-24.2=7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2.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为了直观地反映某地各月气温的高低变化,通常绘制全年气温曲线图,图底的横线上标出各月份,左侧竖线上会有表示气温的标尺,各月的平均气温用圆点标出,各点的连线,就是全年的气温变化曲线。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一月,南半球出现在七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10-20102030气温( ℃ )1月 4月 7月 10月(月份)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绘制气温的年变化曲线画一画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哪幅图是南半球?为什么?练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3. 气温年较差 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该地的气温年较差。哈尔滨
与广州
相比,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哈尔滨24-(-20)=44 ℃28-14=14℃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三、气温的空间变化中国1月平均气温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北极村、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两者相差多少摄氏度?0℃等温线大体经过哪些地方?想一想此线南北地区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的现象?找出1月气温最低及最高的地区。等温线是怎样分布的?有没有规律可寻?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对照课本P70页图G思考中国1月平均气温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北极村、海口市的7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两者相差多少摄氏度?找出7月气温值最高的地区。找出7月气温最低地区,该地区比其他地区温度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同1月气温相比,7月南北温度差有何变化?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什么?对照课本P71页图J思考中国7月平均气温三、温度带中国温度带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拓展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思考题
1.东北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2.华北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3.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4.青藏高原属于哪个温度带?
5.四川盆地属于哪个温度带?
6.塔里木盆地属于哪个温度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青藏高原高寒区亚热带、高原气候区大部分属暖温带练习中国温度带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热带、温带、寒带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A
温带:各月气温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B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C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四、降水及降水的变化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1.降水量的测定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2.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1)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月,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__月,北京为______月,哈尔滨为_____ 月。4、5、6、7、8、93、4、5、 6、7、87、87、8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二、3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秋多,冬春少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2.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2)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1) (1)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在 _____________。东南沿海地区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2)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___岭、 __河附近至_____高原东南边 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___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秦淮青藏0℃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3)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____ ___岭、张家口市、
____ 市、_____ 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大兴安兰州拉萨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4)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___________。西北内陆地区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4)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5)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从_____ _____向_____内陆递减。1.5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5)沿海 西北东南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低气压低气压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1. 影响我国的夏季降水,既有来自_____洋的_____季风,也有来自______洋的_____季风。太平东南印度西南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原因(1)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2)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的____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____地区、____地区。低气压低气压东南季风西南季风东部西南华南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原因(2)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低气压低气压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
_____,所以西北干旱。 远离海洋和山脉阻挡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原因(3)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4)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________岭 、___山、____山、________山、______山为界。大兴安阴贺兰巴颜喀拉冈 底 斯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原因(4)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阅读课本P75页图P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大体上一致?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哪些地方?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及低于200毫米的地区。能否大致确认学校所在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中国年降水量分布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降水量与蒸发量----→ 干湿地区的划分降水量 > 蒸发量降水量 < 蒸发量----→气候湿润----→气候干燥五、 干湿区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中国干湿区的划分阅读课本P76页图Q思考: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降水量线?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干湿地区?生长的植被有何特点?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气温的变化时间变化空间变化日变化
年变化冬季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夏季气温分布普遍高温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青藏高原高寒区降水的变化时间变化空间变化季节分配不均
雨热同期东多西少
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小结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再见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