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学时
1教学目标
1.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我国人口密度图”、“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能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人口问题的严峻性,正确理解我国的人口国情,增强执行、宣传我国人口国策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评价任务设计
1.通过学生自主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看看学生是否具备读图、析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人口东多西少成因及解放后人口增长快的原因,看看学生会不会观察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不能合作交流。
3.通过课堂小测,同桌互评,看看学生是否掌握本节重点知识。
3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的人口基本国情、人口分布特点
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难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及其基本国策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其实我国不仅疆域辽阔还拥有众多的人口。这节课我们共同来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板书)
2.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相关图文资料,说明我国人口基本国情及人口分布特点,并能简要分析成因。
2)正确理解我国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人口分布
[提问]你知道我国人口是多少吗?
[多媒体展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目前我国人口是13.39亿。
世界人口已达多少?(70亿)
[转承]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在我国是怎样分布的呢?(板书)
[师]请大家结合屏幕的问题提示,自主阅读课本13页图1.11:
[自主学习1]
[多媒体展示]1.我们人口分布是否均匀?2.分析、归纳我们人口分布的特点。
学生交流展示。
评价设计:通过让学生自主读图分析解决以上问题,看看学生是否具备读图、从图中提取归纳信息能力。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读图方法。
[师小结及时评价]通过读图可以发现,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其实在图中还可以找到我国一条重要的人口分界线。你能找到吗?
[活动]学生读图找出,并说出该线端点及两侧差异。
[师小结]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县,该线以东人口密度大部分在100人以上,该线以西人口密度大部分在100人以下。
[转承]刚才我们分析人口分布时一直在用人口密度来描述。人口密度这个概念咱们初一学过。你还记得什么是人口密度吗?
[回顾旧知]
[多媒体呈现]人口密度定义
[提问]怎么计算人口密度?
[多媒体展示]人口密度公式,说明单位
[提问]你会计算我国平均人口密度吗?
学生来说明如何计算
评价设计:通过学生回顾人口密度定义公式,看看学生是否掌握计算人口密度的方法。
[师小结]13.39亿/960万平方千米≈139人/平方千米,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39人/平方千米,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是世界的3倍多,我国人口密度非常大。但不同地区人口密度是不同的。刚才同学已经总结出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题,来验证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
[多媒体展示]活动1要求
[师问]我们要完成这个题目必须借助于哪幅图?
看图1.12,图名是什么?涵盖了哪些信息?你会读图吗?
[多媒体展示]图1.12,学生交流读图方法,并以一省区为例来说明。
评价设计:通过学生来说明如何读该图,检查学生是否会读图,同时为不会读图的同学做出表率。
[提问]你能读出我们省的人口数吗?是不是最多的?哪个省最多?我们省居第几?请大家注意,这是2000年的数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已发生了变动。
[多媒体展示]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现在广东省人口最多,第二位的是山东。
[师]下面就请大家读图,完成下面的表格。我们来分工完成,一排为一组,每一排选择一个省区来完成。
评价设计:完成自己组选择的省区后举手示意看哪组同学最先完成,已经完成的同学可以再选择其他的省区完成。全部完成后每组找一名同学展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评价。对最先完成的个人及小组进行语言评价,
[提问]通过计算,可知四省区人口密度差异很大。四省区的位置你知道吗?
[活动]请把他们填在图中。
(完成后马上举手示意,及时表扬完成比较快的同学。找学生到讲台前指图说出,下面同学评价该同学是否正确找出四省区位置。同桌相互检查是否找出其位置并正确写出简称。)
评价设计:通过激励性语言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同桌互评检验全体同学的掌握情况。
[归纳总结]四省区中人口密度较大的山东和江苏分布在我国的(东部),而人口密度较小的新疆和西藏则分布在我国的(西部),这恰恰验证了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为什么我国人口分布会有这样的特点呢?
[回顾旧知]在世界地理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世界人口的分布,大家来回忆下世界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成因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副板书写下。
请大家结合所学知识或老师提供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完成。
[小组合作探究]我国人口东西差异的成因
[交流展示]小组代表交流展示,其他同学补充并作评价。
评价设计:通过小组成员交流展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看看学生是否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归纳总结]地形:东部平原面积广,地形平坦,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崎岖。降水:东部降水多,水源充足;西部降水少不利于农业发展。交通:东部交通网密集,海运便利;西部交通网稀疏。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是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共同影响形成的。
[转承]能否用迁移人口的方法使我国东西部的人口均衡分布?同桌两人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评价设计: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看看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师总结]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可以采取措施鼓励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不适宜大量的移民。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转承]刚才我们学习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我国人口的增长又有什么特点?
4.人口增长
[自主学习2]
[多媒体展示]11页图1.9“我国人口的增长”请大家读图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我国人口增长的总趋势如何?
2)我国人口增长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加快时期,分别是什么时间?
[学生活动]学生举手发言,教师评价引导。
评价设计:通过学生读图解决问题,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读图分析、提取信息能力。
[师总结]我国人口在1600年以前增长较慢,之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总趋势是先慢后快,特别是49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更快。通过读图可以发现1578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这就是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提高。到1949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更快了,到2000年达12.95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高峰。
[小组讨论]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同学交流展示,其他同学补充并评价。
评价设计:通过小组成员交流展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看看学生是否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其他同学及教师对其表现进行评价。
[师小结]解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转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过快的人口增长,使得我国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过多的人口,会对我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学生自由发言。
评价设计:通过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看法,看看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语言性评价。
[师小结]资源方面:人均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方面:破坏程度大;社会、经济方面:造成就业、交通、住房、教育、治安等难题,阻碍经济发展。
[小结]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我国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你知道计划生育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吗?
学生试着说
[师小结]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提问]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大家读12页活动2图1.10来说一说。
学生读图说明
[提问]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请大家自主阅读11页第三自然段做一了解。
[师]计划生育的成绩虽然显著,但是我国每年的新增人口仍有1200万左右,这相当于一个法国的人口,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学生回答。
[师评价、总结]这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人口的增长不仅与速度有关,还与人口的基数有关,所以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就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提问]计划生育的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成效显著。这一国策有没有负面影响?
[多媒体展示]拓展:多媒体展示人口老龄化问题
[提问]人口老龄化能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自主发言。
[师简要评价、总结]人口老龄化同样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信政府会与时俱进地调整我国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的增长更合理、更科学!
5.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结合板书总结。
6.课堂练习
[多媒体展示]测试题目
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纸将答案写在上面,完成后同桌之间进行批阅打分,教师统计掌握情况。
评价设计:通过课堂小测同桌互评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于本节课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1.人口的分布——东多西少
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2.人口的增长
人口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人口国策实习计划生育
课件23张PPT。第2节众多的人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我国人口的发展,从先秦时期起,到元朝末年的1300年间,虽有几次大的增长,但多数时间增长慢,甚至在一定时间还会因战乱和疾病使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到明朝建立时,总人口已经是先秦时期的几倍,但由于统一疆域广大,人口平均密度还是较低,构不成什么问题。 自明朝建立,人口出现膨胀的迹象,至明朝末年,人口增长了一倍。但随之而来的改朝换代使人口急剧减少到高峰时期的一半。而清王朝的建立,才是人口爆炸的开始。自此之后,我国人口的增长如一匹脱疆的野马,几乎是每隔30年就增加一个亿,到1919年突破了5亿大关,至全国解放前夕,全国总人口已达5.5亿。如此庞大的人口底数是新中国人口继续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加上生活安定和错误人口政策的误导, 40年时间内,人口又增大一倍多,达到1990年的11.6亿多,所以我国近代的人口增长过程几乎是一个典型的指数增长。中国历代人口变化曲线
? ????????????????????????????????????????? 我国人口增长的特征: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70年的33.43‰和25.83‰。下降到2002年的12.86‰的6.45‰。我国生产率大幅度下降,已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近年来人口增长曲线图我国近年人口增长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曲线
??????????????????????????? 一、一定量的人口仍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二、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三、众多的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需。人口增长的积极作用:人口增长的消极作用:一、人口的过度增长对粮食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会污染环境、导致土壤恶化,甚至农田退化,沙漠化,最终变成不毛之地。
二、人口的过度增长需要相应增加基本设施。如学校、医院、住宅、道路、自来水厂、食物供应和发电站。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占用大量耕地,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形成恶性循环。
三、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对各种资源的需求相应增加,导致资源过度利用。
四、过度增长给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压力和冲击,生活质量日益降低。
五、人口过度增长对于经济的再发展也是一个沉重包袱,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的现代社会。当劳动力发生了转移,技术构成占主导地位时,情况更是如此。 首先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其次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最后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之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途径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人基数大,生活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长。占世界老年人总数1/5,亚洲的1/2。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3、我国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大。
4、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
5、老年人口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的五个特征第2课时复习提问1.我国总人口有多少?占世界人口的多少?2.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什么?3.怎样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二、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人口密度图黑河腾冲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特点:
东南多,西北少 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
东南自然条件较好,适合人类的居住,
而西北相反.1074007401591006001601900121302602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表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
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表?????????????????????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