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18 09:1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
2、了解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
3、了解长江河段的划分,知道各段的水文特征。
4、了解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5、了解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地形与水能资源因果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长江水系图和长江干流剖面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和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初步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通过讲述长江解放后的巨大变化,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教育。
3、通过讲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学情分析
学习长江,初步学会和掌握分析河流的基本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对学生今后学习中国自然地理意义很大,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也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21教育网
针对学生学习特点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注重启发诱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长江源流概况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2、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3、长江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教学难点:
1、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2、长江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关系的分析。
3、阅读和分析长江流域图和长江干流剖面图。
4教学过程
4.1
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播放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这首歌表达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赞美。今天我们就来领略我国的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 板书: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长江 学习新课 现在我们来了解长江的概况。 板书:一、长江源流概况  投影:《长江水系图》 板书:1、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问题:长江发源于哪条山脉?注入哪个海洋? 活动:学生边回答边在图上指出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脉和注入海洋——东海。 图片:“长江源图”和“长江入海”图。 讲解:长江的发源地是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海拔6521米,这里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雪山和冰川的融水,形成了我国第一条大河的发源地,长江总体来说是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了我国东部的海洋一——东海。 板书:2、长度、流量和流域面积 投影:全国主要河流比较表。    问题:(1)长度最长的河流是哪条?(2)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哪条? (3)流量最大的河流是哪条?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 投影:世界主要河流比较表。    问题:长江的长度、流域面积和流量分别居世界各大河的第几位?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 讲解:长江的长度居世界第三位,流量居世界第三位。所以说长江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 板书 3、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读图:《长江水系图》 问题:长江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 活动:学生边找出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边回答问题。 讲解: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共11个省级行政区。 板书 4、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读图:《中国地形图》 问题:长江流经哪些主要地形区? 活动:学生边找出长江流经的地形区边回答问题。 讲解: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分别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个地形区。 板书:5、主要支流和湖泊 读图:《长江水系图》 问题:长江有哪些主要的支流? 活动:学生边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边回答问题。 讲解:长江的主要支流有:(1)北部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2)南部支流:乌江、沅江、湘江和赣江。 问题:长江有哪些主要的湖泊? 活动:学生边找出长江的主要湖泊边回答问题。 讲解: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是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 板书:6、上、中、下游的划分 读图:《长江水系图》 问题:请在图上找出宜昌和湖口,看它们在哪个省份? 活动:学生在《长江水系图》中,找出宜昌和湖口,并说出它们所在的省份。 讲解: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这两个城市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与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转入:学习一条河流不仅要了解源流概况,更要分析掌握它各段的水文特征。 读图:《中国水系图》 问题: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主要受气候、地形、植被的影响) 问题:长江所在南方地区的河流有什幺共同特征?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含沙量小) 讲解:长江除这些共同特征以外,还有其独特的水文特征。 板书:二、长江的水文特征 讲解:长江的上、中、下游各有其特征。首先我们来了解上游。 板书:1、上游:落差大,多水能。 读图:《长江干流纵剖面图》 问题: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横坐标是指长江的长度,纵坐标是指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 问题:长江自源头至入海口的落差约多少米?长江源头到宜宾之间的河长是多少千米?落差约多少米? 讲解:长江从源头到河口之间的落差巨大,达6400米,特别是源头到宜宾这3500千米的河段,落差竟达6200米,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读图:《中国地形图》 问题: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河段?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 讲解: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处。问题:长江流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多少?这些水能可以用来干什么?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 讲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长江流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在长江上建起了许多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工程。 读图:《长江干支流主要水电站分布图》。 问题:请在图中找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三峡工程。 图片:“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图”和“三峡工程图”。 讲解:葛洲坝号称长江第一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每年发电量为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的全国发电量的3倍。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但是,现在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8%。加速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转入:我们了解了长江的上游后,接着学习长江的中游。 板书:2、中游:多曲流,多河湖。 图片:“荆江河段示意图” 问题:为什么会形成“曲流”?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 讲解:长江河水进入中游平原后,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尤其是从湖北的枝江至湖南城陵矶的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至城陵矶之间长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 问题: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洪水有何影响?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 讲解:这样弯曲的河道既不利于航行,又不利于分洪,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荆江有些河段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有长江“地上河”之称。遇到丰水期或是汛期,对两岸的威胁可想而知。 问题:针对这种状况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 讲解:对弯曲河道裁弯取直,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或水利枢纽工程等。 读图:《长江水系图》 问题:长江中游有哪些支流和湖泊?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 讲解:长江中游不仅河道特别弯曲,而且多支流,多湖泊。 问题:长江中游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长江干流的水量有何调节作用?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 讲解:一般年份,南北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错开,从而削减洪峰,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有些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涨水,特别是川江、汉江洪水一起袭来,中游的防汛、抗洪任务就十分艰巨。   长江中游河网密布,沟渠纵横,物产丰富,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素有:“两湖熟,天下足”之说。因此治理好中游的水患相当重要。 转入:长江下游的水流会不会左右摆动呢?下游的有什么特点? 板书:3、下游:水流平稳,江面开阔。  图片:“长江下游江面图” 问题:长江下游的水流有什么特点?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 讲解:长江下游地势低平,水流平稳,江面宽达80至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船可上朔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 转入:长江在航运方面又如何呢? 读图:《长江航道与京广铁路及京航运河的交会图》 问题:请在图中找出长江航道和京广铁路。 活动:学生课文图中找出长江航道和京广铁路。 讲解:长江在航运方面的运量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板书:三、“黄金水道” 问题:为什么长江的航运价值这么大?  活动:学生回答问题。(长江干支流水量大,中下游江阔水深而且物产丰富) 讲解:长江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但是目前的货运量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输量,还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长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长江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因此还大有潜力可挖。目前我国已确定对长江航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如整治河道,加强沿江港口的建设;扩大沿江开放,大力建设沿江的经济带,充分发挥其“黄金水道”的作用,促进全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使之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过渡:长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古老的长江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咆哮。 板书:四、洪水及其治理 图片:“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图” 读图:《长江干支流及雨带的分布图》 问题:长江洪水与雨带有什么关系? 讲解:每年6月,雨带移至长江流域,形成雨季和长江的洪水期。长江的洪水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干支流向时涨水,洪峰叠加,造成干流水量加大;二是降水时间长,长江流域受准静止锋的影响,雨季连绵,形成“梅雨”天气,这就使得长江流域的洪水历时很长。 问题:长江洪水频繁还有其他方面的什么原因? 活动: 学生竞相发言。 讲解:近年来由于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下游地区的湖泊由于淤积、围湖造田,对长江洪峰不能起到很好的调解,所有这些,都是导致长江洪水频发的主要原因。 问题:那么应该怎样来防洪、治洪呢? 活动: 学生讨论后发言。 讲解:对于长江的水患,我们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防洪方法有很多,如加固河堤、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兴建分洪蓄洪工程,但根本措施在于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 课堂练习  课文第46页第1、2、3题,第47页第1、2题。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江的源流概况,掌握了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了解了长江的具大航运价值,知道了长江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和治理。长江宏伟壮丽,让我们携起手起来,把长江建设得更加美丽。 布置作业  
21cnjy.com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播放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
活动2【讲授】二、讲授新课
1、展示《长江水系图》
长江发源于哪条山脉?注入哪个海洋?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有哪些主要的支流和湖泊?找出长江各河段的分界点,看看它们在哪个省。www.21-cn-jy.com
2、展示《世界主要河流比较表》
长江的长度、流域面积和流量分别居世界各大河的第几位?
3、
展示《中国水系图》
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长江所在南方地区的河流有什么共同特征?
4、展示《长江干流纵剖面图》
剖面图的横坐标是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长江自源头至入海口的落差约多少米?长江源头到宜宾之间的河长是多少千米?落差约多少米?2·1·c·n·j·y
5、展示《中国地形图》
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河段?长江的水能资源为什么集中在上游河段?长江流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多少?这些水能可以用来干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展示《长江干支流主要水电站分布图》。
请在图中找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三峡工程。
7、展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图》和《三峡工程图》
葛洲坝和三峡工程水利枢纽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8、
展示《荆江河段示意图》
长江为什么会形成“曲流”?
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对洪水的分洪有何影响?针对这种状况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呢?21·世纪
教育网
9、展示《长江水系图》
长江中游有哪些支流和湖泊?长江中游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长江干流的水量有何调节作用?
10、展示《长江下游江面图》
长江下游的水流有什么特点?
11、展示《长江航道与京广铁路及京航运河的交会图》
请在图中找出长江航道和京广铁路。
12、为什么长江的航运价值这么大?
13、展示《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图》展示《长江干支流及雨带的分布图》
长江洪水与雨带有什么关系?长江洪水频繁还有其他方面的什么原因?应该怎样来防洪、治洪呢?
14、我国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活动3【练习】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长江发源于
高原的
山脉,注入
。全长
千米。
2、长江依次流经



四个地形区。
3、长江的干流自湖北的
以上为上游,江西的
以下为下游。
4、长江干流依次流经

、云南、


、湖北


、江苏和
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
(二)选择题
1、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是:(

A、葛洲坝
B、丹江口
C、隔河岩
D、龚嘴
2、长江水能最集中的河段是:(

A、三峡
B、中游河段
C、宜宾至重庆
D、源头至宜宾
3、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哪级阶梯:


A、第一级
B、第二级
C、第三级
4、长江的长度在世界上仅次于:


A、尼罗河、刚果河
B、黄河、
亚马孙河
C、尼罗河、亚马孙河
D、刚果河、亚马孙河
活动4【活动】四、小结
活动5【作业】五、布置作业
课文第1、2、3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