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角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56、57、5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中,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
2、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折或画大小不同的角。会比较角的大小,感受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图钉、三角板、直尺、圆形纸、活动角、四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 如果用四根小棒拼一个图形,可以拼什么?生回答并上前面做演示
2. 如果用三根小棒拼一个图形,可以拼什么?
3. 那用两根小棒拼一个图形,可以拼什么?(师做演示)学生回答角
对,我们今天学的就是角的初步认识。出示情景图,角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图形,很多物品上都有角,哪位细心的同学能发现生活中的角?
生回答,师给予相应的评价?
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事物很是仔细,好了,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课下接着讨论
(创设这样的情境,迅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认识角。
现在快快的拿出三角板,放在桌子上。老师要说问题和要求了,准备好听。1.观察你的三角板上看一看上面有角吗?
2.有几个角?
3.同桌两个人相互指一指
好,刚才我们都动手指了指,那谁到前面指给大家。找一个学生上来动手指一指。
老师这也有一个大大的三角板,谁愿意到动手指一指,找另外一名学生上来
师\;摸一摸这些角的顶部,有什么样的感觉?尖尖的,谁知道尖尖的顶部在角中叫做什么?
顶点,师出示图
师:在从顶点向两边摸一摸,又有什么样的感觉?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在数学上,我们通常叫它边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出示情景图,我们一块来读一读
我们认识了角,还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下面大家来判断一下下列图形是不是角,可单独找学生来说
(在此处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变“静”为“动”,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折角
刚才大家都认识了角,想不想自己动手折出一个角?
拿出自己准备的圆形纸,观察一下圆形纸上有没有角?(没有)
大家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折可以折出一个角?自己动手试一试。大家先停下来一会,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折成了,那我们采访其中的一位同学吧,***你是怎么折出来的啊?给我们演示一遍吧。
生,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
没有完成的同学,抓紧时间做出来。
继续听老师的口令,请大家再对折一次,角有什么变化?
那我们能得到关于角的什么信息呢?
生:角是有大小的
四.做活动角 ,玩角。
师:角有大,有小,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角的大小是不是和两边的长有关系呢?
我们以四人小组的方式讨论来研究这两个问题,研究对象是观察活动角的变化。
时间为四分钟,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生: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角的大小和两边的长短没关系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感受角,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初步感知了 “实物中的角”是尖尖的、平平的、直直的特点,从而知道了“数学中的角”中的各部分名称。)
五.大家现在既认识角了,又会折角了,想不想动手去画一画呢?
我们怎样动手就能画出一个标准的角呢
生说一说,大家说不很不错,老师这有一个很科学的画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师出示情景图,可找学生读一读。老师想先按照要求来画一画,大家可以当监督人员。师板书。
自己想不想动手画一画。打开书58页,读一读兔博士的要求吧,好开始吧,可出示作业。。
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学唱一首有关角的歌──《可爱的角》:(课件演示)
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边儿是两条
一个顶点两条边
所以我叫角角角
(课中安排学唱《可爱的角》这首歌曲,旋律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加上简明扼要的歌词和动作,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四、课堂活动(课件出示)
1.辨角。
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这个练习可以叫它“跟随”练习,即刚学会一个新的概念,认识一个新的内容之后,紧跟着的一个比较容易的以选择和判断为主的练习。)
2.数角
(这是一道“巩固”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做一次运用,难度稍加大,但学生能做出来,并且能找到练习中的规律,能享受到一种成就感。)
3.剪角。
用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4.小小设计师。
师:你能用角画出更美丽的图案吗?赶快设计吧!
(在接近尾声的时候,设计了富有开放性的题目,旨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第4题能将本课所知识溶于一张美丽的画中,让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将生活的空间点缀的更加美丽,在孩子的画中还寄托着孩子们的思想和心愿。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大胆创新,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促进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你认为你这节课表现的怎样?
六、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爱的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认识角”课后反思
下东营小学 王艳薇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为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感觉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又用得上的学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学游戏,是我这节课考虑的最大的问题。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离不开数学。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是要我们教师作出进一步思考的。
比如,在揭示课题后,我设计了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表面上的角,把学生的个人认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出角,帮助学生在厚实的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初步建立起角的表象,这样做,切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同时蕴涵了“数学从生活中来”的大数学观。
为了使学生对于角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我设计了动手试一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角这一环节。在这里,学生的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学生的创造潜能也让我大吃一惊:橡皮筋除了围在钉子板上,还能在手上编出不同的图案,毛线借助手或者其他工具也能做出角等等。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什么时候最开心、最激动?是在学生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后取得成功时。因此,不必拘泥于是何种形式,只要是学生自己创造的,就是最好的。
在本节课中我除了从课程内部本身,也就是课程内容的重组、再加工外,我还注意了外部课程资源的开掘。比如,在学生经历了认识角、创造角、比较角的大小等一系列活动后,我说:“小朋友们,用我们的身体也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角,你们相信吗?”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组图片,比如小朋友的队礼、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体现力量与美的体操动作等等,当学生正惊奇于这一幅幅图片时,我又设计了一组展示大自然奥秘的图片,蜘蛛网、大雁的人字形、青翠的竹子以及树枝,我想当这些鲜活的资源走进课程,就能成为教师、学生生成新的课程经验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赋予数学本身以生命的意义。
有人说,数学课堂应当是数学文化流淌的地方,是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本质,感受数学内在文化特质的自由天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比他人具备更加敏锐的数学视角,以捕捉现实生活中所蕴涵着的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素,为数学教学所用,并真正转化为学生数学成长有效的资源和动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