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03 09:5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
教学目标:
1.会认“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引起对科学的兴趣,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么,在 20世纪里,是谁能够呼风唤雨呢?
初读课文
获得
huò
依赖
lài
潜入
qián
探索
船舶
suǒ

预习检测
我会认
预习检测
我会写
呼唤 世纪 技术 改观 程度 超过 百亿 原子核
使唤 纪念 科技 改变 路程 超越 千亿 核桃
奥秘 利益 联系 物质 哲学 任何 改善
深奥 益处 联合 质量 哲理 责任 善良

右边是“己”,不是“已”。
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右边两撇第一撇长,第二撇短。
rèn
中间的横最长。
shàn
中间的竖不出头。
本文描写了20世纪人类依靠( )改变了生活,把美好的愿望变成了( ),突出变化的速度( ),内容( ),范围( ),真是一个( )的世纪。
科技
现实


广
呼风唤雨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你所要提问的内容
可以从课文的一部分或者全文角度提问;还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以及给人的启示等角度提问。
学习了这两课后,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问题一 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问题二 有助于理解课文。
问题三 能引发深入思考。
在阅读中提问要注意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小组问题清单 角度 提出的问题
内容
写法
启示
再读课文,把你的问题写下来,再在小组里整理清单
小组问题清单
1、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内容)
2、“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词语)
3、“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在现代指的是什么?(启示)
4、20世纪科技创造了哪些神话?(启示)
5、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启示)
······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
总述、点题
“呼风唤雨”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说明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课文解读
思考:默读课文,并用横线找出能概括文章的一句话。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连用两个设问,起强调作用。突出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变。
设问
问题1
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变化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发现
看到或者找到不被人知道的事物或规律。
(原先存在的)
发明
人们创造出以往没有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原先不存在)
发明 发现
1.爱迪生( )了留声机。
2.他仔细地检查,最终( )了作业里面的错误。
发明
发现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发现
发明
长度单位,因为宇宙间的距离非常大,所以只能以光年来计量。光线一年所走的距离称为一个光年,约为9万4千6百零8亿公里。
光年
默读全文,在第四自然段中画出“人类利用 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的发明和发现”相关的句子。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发现
洞察天体
探究原子核
发现
电视
程控电话
互联网
发明
民航飞机
高速火车
远洋船舶
发明
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说明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已不再是神话,广博的地球被浓缩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中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思考: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
农耕社会里,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问题2
“‘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幻想
千里眼
顺风耳
腾云驾雾
望远镜
电话
飞机
现实
这些都是神话,是人们想象的超越自然力量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用梨花形象地比喻雪来得快、下得大,后形容蓬勃向上的形势。引用古诗,说明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大,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作比较
问题3
课文3、4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通过作比较,突出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引用名言,点明文章的主题: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总结全文,并寄予人类更美好的期望。
问题4
“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示例:电视给生活增加了趣味;因特网、手机让我们跟远方亲人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高铁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扫地机器人做家务不再辛苦;科技馆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5G技术使生活更加智能化……
20世纪的重大发明和发现
1.1901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
2.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发现维生素。
扩展延伸
3.1923年瑞典工程师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
4.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德首次推出电视系统。
5.1964年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
6.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筛选问题
去掉不影响对课内容理解的问题,课后查阅资料解决
保留帮助理解课文的问题
保留可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
借助问题深入思考,理解课文
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A.设问
B.反问
C.疑问
1.小明,你今年几岁了?( )
2.他高尚的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
3.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
C
B
A
一、选一选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课堂小练
课堂小练
二、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1.爱迪生( )金属丝通电后会发出强烈的白光,于是他( )了电灯。
发现
发明
2.科学家( )蝙蝠能发出超声波,于是( )了雷达。
发现
发明
课堂小练
三、句子练习。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1)从依赖自然到改造自然;
(2)上天入土、咫尺天涯不再是神话;
(3)世界变成“地球村”。总之,现代科学技术 改变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
四、现代科学技术令人类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课堂小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