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加强边澱治理
B.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2025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名校联考(三)
C,书大政治版图
D.重视对粮食的储备
三,梁启超先生高度认可王安石变法,曾评价其中某一措施将原本由特定户等承担的劳役义务转化
历
史(开卷)
为普遍缴纳的货币税,“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这一措施是
(试题卷)
A保甲法
B.农田水利法
C.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G.清朝中期以后,安徽的茶叶并非就近沿长江到宁波等地出口,而是婴走江西境内的赣江往南再
注意事项:
越过大庾岭来到广州出口。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钵。
A.闭关政策的实行
B.微商群体的出现
2.本试卷包活“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
C.海上丝路的开通
D.南方人口的增长
.19世纪中后期,面对严峻的边噩危机,左宗棠率领使用新式武器的清军成功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
题卷”上答题,在“试愿卷”上答题无效。
外的新疆领土: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的装备新式步枪、加特林机关枪和新旧火炮的部队取得了慎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南关大糙。这表明
提
4.考试结束后,诗游“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A.近代化探素取得一定成效
B.中国的边盈危机已解除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C,清政府实现室国强兵目标
),列强的侵华方式已变化
1.有学者指出,法家思想是为君主设计一个叫作“法治”的程序,只要君主会启动程序就可以治国,
8.18 年,曾任姓日参赞的黄遵宪写成详细记载日本明治维新的g日本国志》一书,国内士大夫却
这种恩想本质上来源于“无为而治”。这可以用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学说
鲜有问津;1895年,该书刊刻发行便立即流传开来,人门争相传阅。这一变化是因为
A.相互冲突
B.借鉴匙合
C,实现统
D.孙立发展
A.近代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B.中国民族危机空前r刷
2.图1为四川地区出土的汉代回像砖。这些世像砖
C.消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社会主婴矛盾变化
长
9,表1为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孔子的文章篇数统计表(1915一1919年)。表中数据
的变化
表1
伍怕(长跑本)间像残
习射画像砖
年份
1915
1916
19171918
1919
图1
篇数
70
66
50
37
25
A.记录了汉代体育运动的情况
B,反映了“光武中兴”局面
C.展现了汉代战乱频繁的状况
).证明了中原文化的繁荣
A.得益于社会性质的改变
B.反映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3,北魏时期很多游牧民族食用牛羊肉的比例逐渐下降,五谷杂粮开始成为他们的主食:而在汉民
C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衰亡
D.凸显了恩想解放的成果
族的食物中,“炙鹿肉、羊肉”占比大有上升。这反映了当时
10.有学者认为,西方的资本入侵和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渐多样
A.国家疆域扩大
B.民族交融加强
C.中央集权强化
D.中外交流烦翳
化,这就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对科举制做出相应调整。这说明科举制的调整
4.识别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据图2可知附朝
A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B.迎合了列强瓜分的企图
骆烟运沉湖仓示旅图
C,揭开了近代数育的序幕
D.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11.1950年9月,歌唱祖国完成创作,后在全园火热传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
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菜室强”成为国人集体的欢呼与祝福。这一现象
A,标志着中国历史进人新纪元
B.得益于抗美爱朝俄争的胜利
C.体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D.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表引仓
12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做证,扭押同行”,“对刑
天兴
道果
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市判,不得处死刑”。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洛阳日
A保障人人平等B,保护私有财产
C,尊重法律程序D,实现社会公平
13.19世纪后期,英同兰开复地区的女子在1625岁期间能够为自己积聚100膀左右的财官,单
身女子或寡妇也能够靠自已独立的经济收人而生活。这一现象的出现主婴是因为
都
A.近代科学的兴起
上.全球航路的开辟
2
C,启蒙思想的传播
D.工业革命的开展
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4页
历史试迪卷第2页(共4页)2025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名校联考(三)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D C A A B D D C C D B C
二、辨析改错(8分)
16.[√](1)(2分)
[×](2)“李白”改成“杜甫”(2分)
[×](3)“陆秀夫”改为“文天祥”(2分)
[×](4)“郑成功”改为“戚继光”(2分)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主要困难:敌人的经济封锁导致粮食短缺。(2分)“立足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
政权,开展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分,任答两点即可)
(2)邓小平在“小平小道”上深入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阅读马列著作和国内外书籍,形成了改革开
放的初步思想,为后来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通过劳动实践和基层考察,邓小平深刻了解了国情
民情,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促使他后来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直接
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4分,意思相近即可)
(3)道路的抉择,道路引领发展,从“小道”到“大道”。(2分,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1)以经济诉求为主,规模有限,缺乏统一领导,多以失败告终。(4分,任答两点即可)
(2)经济大危机导致工人大量失业;共产党组织、领导了工人大规模示威和罢工活动;苏联社会主义
建设起到示范引导作用。(4分,任答两点即可)
(3)工人运动推动了社会公平和劳动权益的保障;工人阶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政府要不
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社会矛盾。(2分,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1)人民代表大会(1分) 民族区域自治(1分) C(2分)
(2)示例一
选择B组
展览主题:邮票里的经济建设成就。(2分)
推介语:邮票是历史发展的见证。B组两张邮票纪念的都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突出成就。为
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1953—1957年,我国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期间,长春第一汽
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4分)
示例二
选择C组
展览主题:照片里的外交成就。(2分)
推介语:照片记录历史进程。C组左边照片内容是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周
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右边照片反映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签署了《联合公报》,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分)
(6分,B、C任选其一,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建设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今天的人们应
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建设成就并继续奋斗。(2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