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四)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四)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03 10:57:51

文档简介

历史适应四参考答案 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能够 清晰地剖析不同阶级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农民阶级、资产
阶级等各阶级的努力与局限得以深刻揭示,让我们明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这是基于中国具体国情得出的历史结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化则是中国历史学的深厚底蕴所在。古代史学的编年体、纪传体等史书编纂体例,蕴含着古人对
答案 C D C A C C B D D C 历史记录和传承的智慧。如在现代历史研究中借鉴编年体的时间脉络梳理方式,结合新的史料和
题号 11 12 13 14 15 研究视角,能使历史叙述更加清晰准确。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如“和而不同”“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也影响着历史研究的价值取向,激励着史学家关注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 答案 A B C A C
(6 分)
结论:总之,坚持“两个结合”,是中国历史学传承创新的必由之路,能够有力推动中国自主 16.【答案】
的历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 (1)特点:民族性;包容性;阶级性;渐进性。(4 分,任答两点)
明。(2 分) 意义:元朝多民族错杂而居的状态,有利于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示例二: 和民族问题实际;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
论题: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是时代赋予的重任。(2 分) 成。(6 分,任答三点)
论述:从培育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史学新风貌来看,古代史学传统中的“以史为鉴”理念 (2)措施:统一全国少数民族事务管理,如清朝设立理藩院等机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规范地方
贯穿始终。如唐太宗强调“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在当今社会,我们研究历史上的经济政策调
行政制度,如清朝设西宁办事大臣、吉林将军;借助联姻、册封等手段加强对地方的
整,如古代的赋税制度变革,能为现代经济政策制定提供借鉴。通过分析不同朝代赋税制度对农
控制,如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在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通过军事斗
业生产、社会稳定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形态演变时,运
争维护领土主权完整与稳定,如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还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
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深入探讨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 的侵略。(6 分,任答 3 点)
的转型过程,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史学研究,如研究传统 17.【答案】(12 分)
节日的历史渊源与演变,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8 分) (1)方案:降低出口税率;收回关税自主权;实行保护性关税政策;通过政治改革来争税权;缓
结论:由此可见,只有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才能让历史学在新时代焕发出 慢推进,先收回海关管理权。(3 分,每点 1 分,任答 3 点即可)
新的活力,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蓬勃发展。(2 分) 原因:国内不合理的税制破坏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外国经济侵略的刺激,救亡图存的需要;
示例三: 日本经验的启发;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清政府面临财政危机的困扰。(3 分,每点 1
论题: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 分) 分,任答 3 点即可)
论述:中国古代史学成就斐然,如司马迁的《史记》,其首创的纪传体通史体裁,涵盖了从上 (2)评价:体现出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觉醒;为后来的关税自主运动提供历史借鉴;寄希望于列
古传说到汉武帝时期的众多历史人物与事件,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历史书写范式。立足新
强主动放弃既得利益,不切实际,具有空想性;忽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关
时代,我们能从这些史学遗产中汲取养分,重新审视历史事件与人物,提出新认识。例如,对于
税自主权的彻底收回,必须通过政治革命废除不平等条约体系,而非依赖外交谈判。
古代商业发展,在新时代视角下,我们可以利用古代商业史料,结合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其发 (6 分,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可)
展规律及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这便是在传统史学遗产基础上的创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史 18.【答案】
学家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如毛泽东对农 (1)历史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未变,农业、轻工业发
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的深刻剖析,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同时,
展比较落后。
在历史研究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研究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及其对社会治
重要行动及积极作用: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
理的影响,既丰富了史学研究内容,又传承了文化。(8 分) 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6 分)
结论:总之,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历史、服务当下、开创 (2)相同点:集体领导制;改革企业管理体制。(2 分)
未来,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筑牢史学根基。(2 分) 影响: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形式的有益探索;调动了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了经济发展;但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6 分)
19.【答案】
示例一:
论题:以“两个结合”推动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2 分)
论述:在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挥着核心驱动作用。(2 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历史学研究提供襄阳五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四)
历史试题
一、选驿题
1.距今约7300年的安徽蚌坤准上双墩遗址出土陶器上,共发现600多个刻划符号,且部分固定单体
符号被多次使用。表1是学者对一些双墩刻符与甲骨文所作比较。这可用于说明()
表1
双债创特
△4
8

(
2

商甲骨文

M

88
)(

甲骨文
对盈的字

A,原始农业较为发达
B,区域文明联系密切
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D.早期国家维形出现
2.据《汉书》载,朝廷在灾年或兵患时,常“假民公田”以鼓励百姓恢复生产,如汉宜帝曾“下诏
假公田,贷种、食”,该举措旨在()
A.增加财政收入B.抑制土地兼并C.完善救灾体系D.缓和社会矛盾
3.南朝时期,《清商乐》盛行,成为南方音乐的主流。《清商乐》是北方旧曲传入江南后,与江南吴
音相结合,经“吴人传授讹变”发展起来的,后被朝廷视为“华夏正声”。朝廷下令“可以此为本,
微更损益,去其哀怨,考而补之。以新定律吕,更造乐器”。《清商乐》的发展反映出()
A.士族主导审关趋向
B.北方正统地位提升
C.南朝构建文化正统
D,大一统的政治趋向
4,唐后期,江南道豪强郑氏家族十年间兼并土地万亩,却通过“飞酒”即分散登记手段将土地化整
为零,逃避户等升级,从而将税负转移至佃农。这主要表明当时()
A.两税法存在制度漏洞
B,均田制遭到破坏
C.赋税征收以人丁为主
D.中央集权的弱化
5.1371一1643年,逼罗先后共114次遣使入访中国。阿瑜陀耶王朗时期平均每2.4年向明朝进贡一
次,远超“三年一贡”的朝廷定例。从1664年到1?66年,阿瑜陀耶王朝共向清王期朗贡16次,
平均6.38年一次,远没有达到“三年一贡”的规定。这一变化反映出清朝()
A.航海技术的退步
B,国力的不断下降
C.对外政策的调整
D.边疆危机的出现
6.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到宣统二年(1910年),中国茶叶出口值从280多万元增至8900多万元。
1900年至1910年间,东三省生产的大豆44%以上供应出口,国内消耗仅占14%。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不断扩展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C.中国农业对世界依赖性提高
D,晚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7.1923年,北洋政府农工商部颁布了《暂行工厂通则》,以此对开设工厂的条件、资本、组织、安全
卫生以及工人的最低年龄、工作时间等作了明确要求。1925年,农工商部重拟《工会条例草案》,
以法律形式赋予工会合法地位。这一现象源于当时()
A.工人阶级政治成熟
B.近代工业得到发展
C.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D,政府回应社会诉求
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