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太空探索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材料,了解人类走向太空的历程。
2.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3.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情境体验】
播放《我国的探月工程》视频,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进展以及成就。说出与我国探月工程命名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查找相关资料,概述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主要成就。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自主学习】人类走向太空
1.1957年10月,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枚现代运载火箭在 发射成功,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的航天时代。
2.人类探索太空的奥秘,是为了揭示宇宙形成与演化的奥秘,探索 和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3.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首位登月人是 ,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是 。
【合作探究】了解火星探测及意义
多媒体投放“祝融号”火星车及着陆平台图片
案例材料:纵观世界航天史人类似乎对火星“情有独钟”。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起步于26世纪60年代,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0—1970年),主要以火星飞越探测、传送火星图片与探测大气参数为主。第二阶段(1970-1990年),以轨道环绕与着陆探测为主,主要任务包括传输图像,探测大气、磁场、地表温度等。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探测方式主要为火星着陆探测,主要目标是寻找火星上水存在的证据和生命迹象。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不断深入,特别是对地球外生命的探索,将有助于解开生命起源之谜,了解宇宙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1.你认为火星上存在生命么?收集相关资料,证明你的观点。
学习活动二:了解中国的航天成就
【自主学习】中国的航天成就
1.我国航天事业开始 ,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 。
2.我国航天发展的成就: 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 遨游太空等。
3.我国各类太空探索工程:
时间 太空探索工程
1970年4月24日 我国首颗人造卫星 成功发射。
1957年 人类发射了第一颗 ,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探索的新纪元。
2019年1月3日 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人类 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2年 我国自主研制的 全面建成。
4.我国发展航天事业,不仅是为了 ,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 ,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进福全人类。
【合作探究】了解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1.收集我国太空探索方面的资料,将其阶段性成就填入表中。
我国太空探索成就
编号 时间 阶段性成就
① 2011年11月3日
② 2013年12月14日
③ 2019年1月3日
④ 2020年6月23日
⑤ 2020年7月23日
2.材料:太空垃圾是指人类在航天活动中遗留在太空的废弃物报步皈飞行器、火箭残骸、航天员的生活垃圾等。据估计,目前有超9000万件太空垃圾在环绕地球飞行,其中大部分是小于10厘米的微型碎片。太空垃圾运行的速度极快,即使是一颗钉子大小的碎片,也能对运行中的卫星或航天器造成致命的损环人戏航天活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问题思考:我们该如何应对待太空垃圾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参考答案:在设计和制造卫星、火箭、航天器等时,要考虑它们的寿命、可回收性、可降解性等因素,提高太空技术的持续性和环保性。其次,要加强对在轨运行太空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处理失效或出现故障的设备,避免它们成为太空垃圾。
【板书归纳】
【教后反思】第二节 太空探索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材料,了解人类走向太空的历程。
2.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3.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情境体验】
播放《我国的探月工程》视频,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进展以及成就。说出与我国探月工程命名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查找相关资料,概述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主要成就。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自主学习】人类走向太空
1.1957年10月,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枚现代运载火箭在 苏联 发射成功,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的航天时代。
2.人类探索太空的奥秘,是为了揭示宇宙形成与演化的奥秘,探索 生命的起源 和 空间环境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3.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尤里·加加林 ,首位登月人是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是 杨利伟 。
【合作探究】了解火星探测及意义
多媒体投放“祝融号”火星车及着陆平台图片
案例材料:纵观世界航天史人类似乎对火星“情有独钟”。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起步于26世纪60年代,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0—1970年),主要以火星飞越探测、传送火星图片与探测大气参数为主。第二阶段(1970-1990年),以轨道环绕与着陆探测为主,主要任务包括传输图像,探测大气、磁场、地表温度等。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探测方式主要为火星着陆探测,主要目标是寻找火星上水存在的证据和生命迹象。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不断深入,特别是对地球外生命的探索,将有助于解开生命起源之谜,了解宇宙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1.你认为火星上存在生命么?收集相关资料,证明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火星上还没有发现任何形式的生命,虽然种种证据表明火星可能曾经有过生命,但目前火星上还没有发现任何形式的生命,包括微生物、病毒、昆虫,但这并不排除火星可能会存在低等生命。因为根据地球的经验,即便是在非常极端的环境下,仍然有可能孕育生命。
学习活动二:了解中国的航天成就
【自主学习】中国的航天成就
1.我国航天事业开始 1956年 ,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 人造卫星 。
2.我国航天发展的成就: “神舟” 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 “天宫” 遨游太空等。
3.我国各类太空探索工程:
时间 太空探索工程
1970年4月24日 我国首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成功发射。
1957年 人类发射了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 ,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探索的新纪元。
2019年1月3日 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人类 首次 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2年 我国自主研制的 空间站 全面建成。
4.我国发展航天事业,不仅是为了 探索外太空 ,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 和平利用外太空 ,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进福全人类。
【合作探究】了解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1.收集我国太空探索方面的资料,将其阶段性成就填入表中。
我国太空探索成就
编号 时间 阶段性成就
① 2011年11月3日
② 2013年12月14日
③ 2019年1月3日
④ 2020年6月23日
⑤ 2020年7月23日
参考答案:①我国成功进行了两个无人飞船神舟8号飞船与天宫1号模块之间的首次对接演习;②我国成为自1976年以后首次在月球上降落无人飞船的第3个国家.2016年9月15日:我国启动了第二个实验空间实验室“天宫2号”,这是一项更广泛计划的一部分,我国计划在2022年左右启用永久性载人空间站。③我国12月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的另一端。以前从未有国家将其降落在月球背面。④我国成功将最后的北斗卫星送入轨道,完成了数年的导航网络建设,并为挑战全球定位系统《GPS)奠定了基础。⑤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正式开启了中国人白主探测火星之旅
2.材料:太空垃圾是指人类在航天活动中遗留在太空的废弃物报步皈飞行器、火箭残骸、航天员的生活垃圾等。据估计,目前有超9000万件太空垃圾在环绕地球飞行,其中大部分是小于10厘米的微型碎片。太空垃圾运行的速度极快,即使是一颗钉子大小的碎片,也能对运行中的卫星或航天器造成致命的损环人戏航天活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问题思考:我们该如何应对待太空垃圾这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参考答案:在设计和制造卫星、火箭、航天器等时,要考虑它们的寿命、可回收性、可降解性等因素,提高太空技术的持续性和环保性。其次,要加强对在轨运行太空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处理失效或出现故障的设备,避免它们成为太空垃圾。
【板书归纳】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