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第二次(5月)诊断性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第二次(5月)诊断性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03 15:1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19810010312400合江县2025年春期初三学业水平第二次诊断性监测
九年级历史试卷
1.某位同学在学习“文明起源”时,画了以下结构示意图,下列选项可以填入①处的是( )

A.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B.贫富分化,阶级出现
C.磨制石器,农耕兴起 D.生产发展,人类起源
2.归纳法有利于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归纳我国古代部分朝代采取的政治措施,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皇权不断加强 B.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不断提高
C.相权不断加强 D.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3.北京冬奥会火种台的造型设计模仿西周青铜礼器“何尊”的样式。2025年春晚的标志来自甲骨文中“巳”字,呈现出“灵蛇吐信”的形态,寓意“巳巳如意,生生不息”。这凸显了( )
政治制度创新 B.生产技术进步 C.传统文化传承 D.民族关系发展
4.下列各项最能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的是( )
A.英国要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B.清政府政治腐败
C.中国落后于英国,落后必然挨打 D.中国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5.1950年11月,全国财政会议接受了陈云同志提出“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经济建设第三”的主张,并确定为国家财经工作的方针。这一方针( )
A.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有益探索 B.是对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的积极应对
C.标志着我国国防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D.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比例严重失衡
6.下图方框处应填入(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D.公正合理世界新秩序
7.“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代起,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这说明( )
A.文明类型的统一性 B.文明诞生的全球性
C.文明之间的交流性 D. 文明发展的多元性
8.布吕肯街10号的马克思故居,从1至17号房间,分别布展了“创始人足迹”“青春梦想”“思
想巨匠”“历史转折点1848”以及“恩格斯与共同理念”等专题。其中“历史转折点1848”指( )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建立了“第一国际”
C.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9.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新科技,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
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科技革命→经济实力→政治格局 B.政治格局→科技革命→经济实力
C.经济实力→科技革命→政治格局 D.科技革命→政治格局→经济实力
10.以下主题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主题
史实
A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杜鲁门主义、“北约”建立
B
合作共赢
万隆精神、世界贸易组织
C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光荣革命、明治维新
D
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
凡尔赛体系、联合国
11.(12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史的五个历史时期与阶段特征
历史时期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隋唐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并归纳一条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主线。(3分)
材料二 中国统一大业历史演进表
时期
统一大业追求
1949-1978年
对“港澳问题”以“长期打算,充分利用”为“八字方针”;对“台湾问题”,坚持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谈判解决——当然也绝不排除用武力的方式来实现“解放”。
1978-2012年
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①”的伟大构想并成功实践。
2013-2021年
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2022-2024年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发言强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2024年则强调“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写出材料二中①处的正确内容,并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政策调整上呈现的特点。(3分)
材料三 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事,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各州代表
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对联邦中央的权力作了列举,联邦(中央)政府享有补
充立法权、军事权、外交权等。由于宪法赋予联邦政府上述权力,才使其成为真正的中央政府,使美
国成为真正统一的国家,统一国家的形成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经济高速发展。
——摘编自常冬为《美国档案》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中央政府权力的变化,并指出这一变化对美国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认识。(2分)
12.(7分)探索中西方交流的历史,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线一 路线二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路线一的名称,并比较两条路线在交流方式上的不同点。(3分)
材料二
鉴真(687—763)塑像 玄奘(600—664)西行求法(邮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位人物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的贡献。(4分)
13.(6分)材料 《中国共产党简史》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编写,记录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光辉历程,充分反映了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历史功绩,系统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以下是该书部分目录摘编。
第二章 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第二节 毛泽东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
第六节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第三章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四节 巩固抗日根据地
第六节 党的七大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四章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第三节 解放区土地改革
第五节 伟大的战略决战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第七章 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起步
第八章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四大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节 党的十五大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这四条更具有总体性和引领性。请从以上四条经验中任选一条,并从目录中提取两个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选择的经验和史实,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言通顺)
1076960012052300合江县2025年春期初三学业水平第二次诊断性监测
九年级 历史 评分意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0
选项
B
D
C
A
B
A
D
C
A
B
二、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计25分)
11.(1)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分)
主线: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1分)
(2)①一国两制(1分,错别字不给分)
特点:①结合国情调整统一大业政策②不断提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方针政策;③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分阶段推进) ④政策调整具有创新性。(两点2分)
(3)变化:中央政府的权力由软弱无力到不断加强;(2分)
影响:实现国家统一;形成国内统一市场;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两点2分)
(4)①统一是国家发展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国家统一是国家发展、民族生存的基本保证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12.(1)路线一名称:丝绸之路(1分)
不同点:路线一交流采取友好和平的方式,路线二交流采取血腥暴力方式(或殖民扩张方式)(意思接近即可2分)
(2)贡献:唐朝时期,中国高僧鉴真受邀东渡日本传授佛法,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2分)
唐朝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法并带回大量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2分)
13.【示例】选择经验:坚持党的领导
相关史实:毛泽东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选择的经验和史实紧密相关1分)
论述: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中国国情,带领部队转向农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通过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两个史实史论结合完整各2分,共计4分)
综上所述:从革命道路探索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克服重重困难,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紧扣“经验”进行升华总结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