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模拟(三)
历史试题
2025.0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铜牌饰的出土地点不一但器型相似,据此可推测( )
A.各地遗址居民的审美观念相同 B.我国早期存在技术的跨地域传播
C.我国夏商时期文化共同体形成 D.当时冶铜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下表为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据此可知( )
皇帝橐书(密封诏书)一封,赐敦煌太守。……县(悬)泉驿骑传受万年驿骑广宗,到夜少半时付平望驿骑……
建平五年十一月庚申,遣卒史赵平送自来大菀(宛)使者侯陵奉献
县(悬)泉置元平元年七月兵樽(簿)(兵簿题签,军事记录或士兵名册)
A.西汉对西域地区控制松弛 B.汉官方文书传递制度严格
C.该地仅承担军事传递任务 D.大宛使者来汉未受到重视
3.唐太宗曾言:“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年间,朝廷诏令“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又命高僧玄奘译佛经,并亲撰《道德经义疏》。上述现象反映( )
A.三教合归儒的思想潮流 B.中华文化对崇德尚贤的推崇
C.意识形态的工具化特征 D.社会发展对文化统一的诉求
4.蒙古初兴,“每调发军马,即结草为约,使人传达,急于星火。或破木为契,上刻数划,各收其半”。学者考证发现,此后蒙元王朝多用玺印,且伊利汗国、金帐汗国的帝玺与元朝多有相似。这一情况说明( )
A.多民族间交融极为深入 B.蒙古政权吸收中原文化
C.君主专制已成世界主流 D.亚欧大陆文明多元一体
5.某学者认为:与英国工业结构的早期变化相反,明清江南工业呈现出明显的轻型结构,实质上是一种节省能源与材料的工业结构。到1850年以前,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已成为江南最大的产业部门。据此可知,明清江南之所以走上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重要因素是( )
A.赋税货币化增强 B.民营手工业发展
C.人口资源的膨胀 D.煤炭燃料的稀缺
6.1874年入职中国海关的英国人庆丕发现,总税务司伦敦办事处的人员必须在协议中保证,“小到花一便士,大到购买军舰”都是绝对机密。否则将遭解雇并丧失所有的“奖金”福利。这反映了( )
A.清朝海关具有近代特征 B.英国注重对殖民地渗透
C.工业革命提高政府效率 D.保密机制成为国际共识
7.1899年,意大利向清政府提出租借三门湾等一系列要求。清政府送还照会后,通过增兵布防、水军南下、授予督抚“便宜行事之权”等举措予以应对。同时,清廷内部出现“与其动辄忍让,不如力与争执”的主张。这些举措体现了( )
A.列强在华势力维持均衡 B.民众反帝爱国运动施压
C.洋务运动增强国防力量 D.清政府维护权威的需求
8.1912年北京政府出台《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奖励对象为发明或改良的制造品。1923年的修订章程中,限定为首先发明或改良物或方法,应用外国成法制造者仅予以褒奖。其变化意在( )
A.规范市场秩序促发展 B.打破外国的技术垄断
C.振兴工商业以培国本 D.引入现代专利促转型
9.下图为某时期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行的经济建设公债券。该公债券准购买者以粮食或金钱自由交付,可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公债券上半部分为正券,下部分是为期7年的票息。这可用于说明( )
A.根据地对经济建设的积极探索 B.根据地金融体系的完善与成熟
C.政府团结抗战形式的丰富拓展 D.民众的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10.1961—1965年,政府推行“高价政策”:价格一般为成本的3~5倍,甚至10倍;同时设立高价商品专柜、高价餐厅,仅限现金购买,不收票证。这一举措( )
A.利于缓解国内通货紧缩 B.是市场经济的初步尝试
C.是经济调整的务实之举 D.意在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11.1979年4月,汕头地委在普宁召开全区落实侨务政策交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县市革委会的主管领导和地、市、县的侨办、组织部、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这场会议( )
A.着力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为实施对外开放提供了条件
C.学习传达对内开展改革的精神 D.落实了中央开辟特区的决议
12.在阿拉伯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年),哈里发由统治集团选举产生。第四任哈里发穆阿维叶宣布其子叶齐德为继承人,此后形成了世袭制。这一转变( )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有利于宗教传播
C.实现了政教合一 D.有助于国家稳定
13.某学者在研究近代西方变革时指出:“他们利用了旧制度的瓦砾来建造新社会的大厦,尽管他们并不情愿这样做……他们似乎想用一道鸿沟将过去与未来隔开,却不知不觉继承了旧制度的大部分情感与习惯。”这一论述可用于说明近代西方( )
A.阶级变动冲击封建束缚 B.集权体制维系政权运行
C.庄园经济助推商业贸易 D.启蒙思想推动观念更新
14.玻利瓦尔在1815年宣称:“新世界应由自由人组成,摒弃奴隶制与种族压迫。”1824年秘鲁独立后颁布宪法,规定“仅白人男性纳税者享有选举权,印第安人与黑人不得参与政治”。这说明近代拉美解放运动( )
A.种族矛盾阻碍阶层整合 B.考迪罗制损害国家主权
C.社会实践背离革命理想 D.启蒙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15.下表是19世纪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关键节点,下述改革反映的本质是( )
1855年 接受《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颁布首个枢密院令,试行考试录用
1870年 再次颁布法令,确立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原则
1880年 推行文官分级管理制度,将文官按照职责、能力和职位高低划分为不同等级
A.贵族特权向专业治理的转型 B.君主立宪政体的法治完善
C.工业革命后科学管理的进步 D.政党政治中的分权与制衡
16.苏联文艺作品数量众多而富于现实主义,部分优秀代表如下表。这些作品在苏联解体后仍然在世界广为流传,是因为它们( )
文艺类型 代表作品
文学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静静的顿河》
电影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战争与和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歌曲 《喀秋莎》《窑洞里》《夜莺》
A.彰显了苏联的世界影响力 B.保存了工人阶级的革命理想
C.是国家树立的艺术品典范 D.是独具民族魅力的文化遗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明代注重边疆防卫。贵州是通往云南的必经之路,明代沿袭元代在西南地区的交通系统,在元代原有驿道基础上进行整修。明初攻克云南大理后,朱元璋将驿道整治和建设视为巩固边疆地区的一项重大措施。滇黔驿道至明代基本完备,从辰州(今湖南沅陵)出发,至贵州镇远可分水路或经陆道继续南下,之后进入云南,途径曲靖到达昆明。
驿道沿线卫所城镇功能要素表
卫所数 公署 军事 文教坛庙
衙署 布政司 卫治 察院 兵库 武场 教场 壕沟 官学 贡院 城隍庙 寺观
16 7 6 15 12 10 9 5 15 15 1 14 12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滇黔驿道贵州段卫所城镇功能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地卫所城镇设置的历史意义。(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近代知名人士蓝公武(1887—1957)的生平大事如下表。
主要事迹
1887年生于苏州,17岁入光复会,19岁以官费留学资格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
1911年毕业,归国任《国民公报》记者,加入梁启超的研究系
1913年,报馆因反袁世凯遭袭,后出任其总统府参议,获资助赴德国考察
1915年,发表《辟近日复古之谬》,反对尊孔复古,赴上海策动护国战争
1917年,出任《国民公报》社长,次年宣布“归依了这劳动神圣的主义”
1919年,连续发文《俄国过激派Bolsheviki之研究》,讨论巴黎和会、民众政治,支持五四运动并探望被捕学生;刊登陈独秀被捕的消息;发表《问题与主义》回应胡适;《国民公报》被封禁,赴上海避难
1928年,“东北易帜”后,退出政坛,入大学讲授《资本论》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接受中共抗日反蒋主张,痛斥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1932年,支持儿子蓝铁年参与抗日反蒋活动,家中成为中共地下组织的“堡垒户”
1935年,全家参加一二·九运动
1940年,被日本宪兵队逮捕,狱中坚贞不屈;出狱后破产但坚持不与日本合作
1945年,任解放区察哈尔省教育厅厅长,致力于发展解放区的教育事业
1948年,出任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慰问平津战役解放军
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后担任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
1954年,因病去职副检察长,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7年逝世,中共中央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安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据冯晓蔚《蓝公武的传奇人生》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蓝公武一生的社会因素。(8分)
(2)结合上述内容,阐述中共中央追认蓝公武为中共党员的理由。(要求:理由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10分)
19.纪念标识传承着历史记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图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标识 图2 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标识
图3 图4
(1)指出图3、图4的标识名称,并简要说明两则标识颁布的背景。(6分)
(2)任选材料中一种标识,围绕“纪念标识的历史叙事与精神传承”,撰写一篇解说词。(要求:写明所选标识,史论结合,结构完整,表述清晰)(12分)
2025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模拟(三)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D A D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B C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答案】
(1)特点:突出军事防卫功能;具备基本的行政功能;兼具社会教化功能。(6分)
(2)意义:加强了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完善地方行政体制,加强中央集权;保障驿道畅通,促进了区域经济交流和发展;推动了西南地区文化教育发展;促进了西南地区的民族交流与交融。(10分)
18.【答案】
(1)社会因素:①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②政治局势动荡,反动政府倒行逆施;③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促进;④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⑤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影响。(任答四点得8分)
(2)理由:
蓝公武是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蓝公武早年留学日本,回国积极参与政治和思想文化活动。他反对尊孔复古和袁世凯称帝,支持护国战争,展现出反对封建复辟、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立场。在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他积极宣传新思想,参与思想论战,为推动思想解放贡献力量。他支持五四运动,声援被捕学生,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青年学生爱国运动的支持。(3分)
他是坚定的抗日革命者。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侵华,他坚决接受中共抗日反蒋主张,痛斥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不仅自己积极投身抗日,还支持儿子参与抗日活动,家中成为中共地下组织的“堡垒户”,为抗日事业提供支持。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后坚贞不屈,出狱后虽破产仍坚持不与日本合作,展现出坚定的民族气节和抗日决心。(3分)
他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参与解放区建设,担任解放区察哈尔省教育厅厅长,致力于发展解放区教育事业,为提高解放区民众文化素质和培养建设人才付出努力。出任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慰问平津战役解放军部队,为解放战争胜利贡献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担任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等职务,为新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3分)
他的一生都在追求进步与真理。蓝公武的一生经历多次思想转变和政治选择,从早期追随梁启超,到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参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活动,到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在不断追求进步与真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其一生是近代中国有志之士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不懈奋斗的缩影,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1分)
(或结合蓝公武一生事迹和时代背景进行评价)
19.【答案】
(1)图3:据图片里的文字可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纪念标识”。
背景:据材料“2001.12—2011.12”结合《纲要》上第30课可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进一步成就,纪念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
图4:据材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识(1分)
背景:二战后,全球经济面临着重建的挑战,美国拥有大量黄金储备和金融优势,为重建战后国际经济新秩序,组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颁布此标识。(2分,关键词:二战后全球经济重建、美国经济优势)
(2)评分标准:
一等 9~12分 完整涵盖标识组成、历史背景、历史评价三部分,逻辑层次分明。准确阐释标识内容,历史背景分析充分,评价部分独立成段且紧扣主题,涵盖标识纪念的现实精神文化价值。语言流畅专业,学科语言运用准确,对标识元素进行场景化解读
二等 5~8分 能介绍标识内容,对标识指向的历史事件的概况、背景有一定分析,并评价标识纪念的历史价值。语言较通顺,结构较为清晰
三等 0~4分 语言不通顺,逻辑混乱,存在史实错误,仅能对选定标识作简单内容描述,不能加以阐释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标识
该标识由长城、橄榄枝、光辉、数字“80”、时间“1945—2025”构成。长城雄伟蜿蜒,象征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环绕的橄榄枝寓意中国人民历经艰苦抗战赢得和平,倡导与各国人民携手维护和平;光辉围合成胜利之门,彰显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日本侵略者抗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这一胜利激励着中华民族为国家复兴和建设的不懈奋斗,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