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03 18:2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观文物,察时代风貌。下列文物印证的时代特征是(  )
图1春秋时期青铜胄与青铜戈图 2战国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
A. 铁犁牛耕,技术进步 B. 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C. 变法改革,社会转型 D. 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2.赏诗歌,寻历史痕迹。诗句“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折射了唐朝(  )
A. 昂扬的精神风貌 B. 开放的对外交流 C. 交融的农牧文化 D. 辉煌的艺术成就
3.巧用图表梳理有助于系统掌握历史知识。下列符合右表内容的是(  )
欧洲某文明历史阶段特征
政治 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国家决策权
法律 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推动了成文法的诞生
军事 不断对外扩张,控制了地中海地区
A. 古希腊城邦 B. 罗马共和国 C. 法兰克王国 D. 拜占庭帝国
广告,画中有意,弦外有音。阅读广告,完成各小题。1769年7月24日的一则广告
4.1769年的这则广告可用于解释(  )
A. 殖民争霸战争的目的 B. 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
C. 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D.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5.腕表刚诞生时,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女士才戴腕表,佩戴腕表等于没有男子气概”。从欧米茄腕表广告中可以发现,这一审美观念被彻底扭转,主要是由于(  )
A. 二战形势凸显了腕表的实用价值 B. 工厂制度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C. 科技发展提高了腕表的生产工艺 D. 腕表计时提升了一战的作战效率
6.1923年,商务印书馆新学制中学教科书广告提到:除国语科语文外,其他各科教科书一律“用简明之语体,专志于实质的研究”。这反映出(  )
A. 新文化运动推动教育改革 B. 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呈
C. 教科书修订紧跟革命形势 D.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7.“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该现象源于(  )
A. 《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 《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
C.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 《辛丑条约》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8.读表,由陈列展品可知该展厅的主题是(  )
某博物馆主题展厅展品(部分)
展品 年代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 1954年
上海装订生产合作社股金证 1954年
《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纪念邮票 1955年
同仁堂公私合营私股股东领息凭证 1956年
A. 巩固新生民主政权 B. 确立根本政治制度 C. 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D.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分。
9.通过休养生息政策,西汉初年经济得以恢复,汉高祖时期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10.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 ______ (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11.二战后,欧洲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12.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3.“中国特色”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底色,是中国发展独特道路的根本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础】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中国道路的价值维度】
《井冈山会师》(油画)
开国大典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决议的新闻报道
“一带一路”十年建设成果(部分数据)
(1) 根据材料,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其发表的现实意义。
(2) 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以“中国特色”为主题,自拟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4.“乡土中国”的根系深埋于土地,而稻香,正是这片土地最悠长的呼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起源:稻香间的万年历史】
杭州湾稻作文化遗址的分布及考古概况
——整理自朱乃诚《太湖与杭州湾地区原始稻作农业起源初探》等
【画意诗情:稻香内的榢樯之苦】
康熙御制《耕织图》
(以楼璹本为母本绘制)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耕织图发展到宋代,形成了一个系统,南宋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稻作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达到了传统农业通过图像推广操作技术的高峰,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
——摘编自程玉艳《<耕织图>的发展及影响研究》等
【文化象征:稻香中的精神密码】
二月里来呀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指望着今年的收成好,多捐些五谷充军粮……我们能熬过这最苦的现阶段,反攻的胜利就在眼前,加紧生产哟加紧生产,努力苦干努力苦干,年老的年少的在后方,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
——冼星海《生产大合唱》组曲《二月里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
【当代价值:稻香里的文明延续】
重农固本的底线思维20世纪90年代,面对“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生态文明的和谐之道浙江青田稻农采用“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农耕方法,迄今已逾1300年。该模式大大减少了对农药的依赖,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赋能振兴的乡土记忆云南元阳在保护好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强化农文旅融合新业态,让千年梯田转化为群众手中的“致富田”。近年来,元阳县已累计发展乡村客栈267家,实现营收3000余万元。
(1) 根据上图概括新石器时代杭州湾稻作农业空间拓展的特征,并综合图表资料分析原因。
(2)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述“耕织图”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的史料价值。
(3) 任选一首歌曲,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其反映的时代精神。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B
4~6.【答案】B、D、A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小题1】主要内容: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现实意义: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小题2】观点: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中国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道路的活力之源。
论述:革命时期,党将无产阶级革命与寻求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相结合,结合国情开辟了井冈山道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成就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新时代,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共建“一带一路”,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可见,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历史发展的接续与创新
14.【答案】【小题1】特征:新石器时代杭州湾稻作农业空间拓展呈现由内陆向沿海平原扩展,整体呈向东推进的趋势。
原因:①磨制石器技术的成熟(如骨镰、石镰等工具的使用)提升了生产效率;②海岸线因自然淤积向外扩展,形成适宜水稻种植的新平原;③人口增长推动农业向更广阔的区域迁移
【小题2】史料价值:①作为图像史料,《耕织图》直观反映了宋代南方稻作农业的生产流程(如耕作、灌溉、收割、纺织等),为研究传统农业技术提供实证;②其从北方牛耕图向南方稻作图的演变,佐证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③作为官方推广技术的载体,体现古代政府通过文化手段推动农业发展的策略
【小题3】示例选择:《生产大合唱》组曲《二月里来》
解读: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反映了根据地军民在日军封锁下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发起大生产运动(如“南泥湾开荒”),通过自力更生解决物资短缺问题。歌曲中“加紧生产”“多捐五谷”的歌词,展现了军民团结抗战、克服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奋斗精神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