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18 15:18:13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1新设计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旨的现代教育原则,结合所教班级的心理特征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
2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3.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
3学情分析
1、七年级下的学生已经有过合作学习的经验。
2、对知识的需求已经由表象向本质过渡,不再满足简单但的信息堆积,更乐于运用知识。
3、七年级学生喜欢活动,个性得到张扬,喜欢得到表扬与鼓励。
4、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中国的自然资源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
5、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读图的方法。
4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地基本国策的认识。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音乐,强意识
播放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创设情境,想象歌中的情景,由希望的田野引导到“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引入课题。
活动2【讲授】明用途,识土地,分类别
明用途,识土地,分类别
分别展示耕地、草地、林地的图片,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食物以及生活用品的来源辨土地的利用类型,教师引导小结土地资源的类型及分类。
活动:比较辨析,了解土地现状
以问题“中国的土地资源目前的现状怎样,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引导展开“祖国土地让我喜VS祖国土地让我忧”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材料,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势。
活动3【讲授】找规律,知土地
找规律,知土地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等,分析造成分布差异的原因。
学生自主上讲台讲述讨论结果。
这一阶段主要达成能力目标中的读图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对比和类比(地形图、干湿区图、季风与非季风区图)逐步建立心理地图,并能分析各地理要素在分布上的内在联系。八年级上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读中国地形图,气候图等,初步分析过中国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分析地形、气候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综合性更强,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好机会。在分析问题后,有利于学生的地理思维(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
学生总结
土地资源类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
平原、丘陵
林地
季风区
湿润地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地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干旱地区
沙漠、戈壁、荒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
活动4【讲授】想措施(忧土地)
想措施(忧土地)
通过图片展示、漫画让学生对中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
多媒体出示漫画:“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
学生:讨论漫画的含义,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后果?
小鸟的悲哀──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小草的哀求──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
飞来的山峰──乱占耕地──耕地减少
措施:怎么办,如何保护我们的土地?作为中学生,对保护土地力所能及能做哪些事情?
总结: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但是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却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危机。我国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这既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压力。因此,我国政府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
学生:阅读课文或利用搜集的材料说明我国已经实施的土地保护措施。
颁布法律法规:《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
活动5【活动】角色体验:爱土地
角色体验:爱土地
学生:角色体验,小组讨论,任选一个角色,从角色的心理需求提出建议,说出理由(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地方官员:……
土地专家:……
环保人士:……
种地农民:……
房地产商:……
教师总结:国家立法,公民守法,搞好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切记: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活动6【导入】实践探究——拓展延伸
实践探究——拓展延伸
1、出示中国地形图,提出要求,请你来当“土地专家”,对我国的土地进行设计开发(设立最佳创意奖)。
学生:讨论探究,设计开发(鼓励创新思维)。
2、调查实践:
(1)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什么?请你设计一个“保护土地”的宣传活动。
(2)在我们学校周围,往日碧绿的田野已烟消云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排排的厂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短文,在全班办一期“保护家乡的土地”的宣传栏。
(3)调查当地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和状况,是否有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采用了哪些保护措施
课件40张PPT。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 PRESS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 下册
听音乐,强意识土地是山川之本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建造房屋种植农作物植树种草修筑道路开发矿藏放牧牛羊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舞台”。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建造房屋、种植作物、修筑道路、开发矿藏等,都离不开土地。特别是种植庄稼、放牧牛羊、植树种草等农业生产活动,没有土地则无法进行
明用途,识土地旱作耕地草地水田耕地沙漠戈壁林地分类别建筑用地季风区非季风区找规律 知土地参考地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配合水田和旱田的图片,讨论:1.我国的耕地在季风区、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
2.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
3.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耕地的分布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江南水田插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东北平原的耕地参考地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配合中国草原分布图,讨论:1.我国的草原在季风区、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
2.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
3.草原自西向东是如何变化的?草地的分布草原和草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的草原参考地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配合中国森林分布图,讨论:1.我国的林地在季风区、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
2.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
3.在林地的类型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林地的分布森林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樟子松海南岛热带季雨林未利用土地分布(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甘肃敦煌附近的戈壁荒漠沙漠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土地资源分布规律土地资源的特点:①土地类型多种多样看图说出中国土地资源特点看现状 抓特点土地资源的特点:②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222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④ 后备耕地资源短缺。③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谈感受:
祖国土地,让我欢喜让我忧。水 稻旱


东南部:
土壤肥沃
季风活跃
气候温暖
雨热同期秦岭—淮河畜牧业400mm西北部:
干旱
半干旱
高寒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森林:东半部的山地地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方林区草原和草地:西半部广大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 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2、 因地制宜:在农业发展中,利用各个地方自然条件的优势,把最适宜的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适宜它发展的地区,称为“因地制宜”。
3、 东南部和西北部分界线: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东南部季风区特点: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雨热同期,是我国的主要种植业区。
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南方:湿热多雨,是我国水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集中了93%的水田),主要种植水稻作物。
北方:降水偏少,气温略低,旱地的主要分布区。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等旱地作物。
4、 森林分布:东南部的山地地区。 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
5.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的方向: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满足人民 生活和国家建设多方面的需求。要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树观念: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经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在陡坡上耕地合理吗?为什么?土地荒漠化 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8.12%,二者合计45.58%.也就是说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近1/2的土地已荒漠化和沙化。另外,还有近32万平方千米的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以每年1 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农田退化
草场退化 我国的草场过度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也因而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新中国成立后,牧场放养牧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砍伐森林 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亿~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想措施,忧土地。讨论漫画的含义,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后果?小鸟的悲哀──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小草的哀求──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
飞来的山峰──乱占耕地──耕地减少沙漠边缘的防风林带 历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 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决定,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
1991年,土地与国情
1992年,土地与改革
1993年,土地与经济
1994年,土地与市场
1995年,土地与法制
1996年,土地与发展——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997年,土地与国家——爱护我们的家园
1998年,土地与未来——集约用地,造福后代
1999年,依法行政,合理用地
2000年,保护耕地——为了美好的明天
2001年,规划土地,利国利民
2002年,规范土地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2003年,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可持续发展
2004年,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2005年,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2006年,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2007年,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 历年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的主题2007年,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
2008年,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 展的新机制
2009年,第19个全国土地日: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
2010年,第20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节约用地
2011年,第21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 守红线 惠民生
2012年,第22个全国土地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13年,第23个全国土地日: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2014年,第24个全国土地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历年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演角色,爱土地。 角色体验,小组讨论,任选一个角色,表达你对祖国土地的情感。(出发点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可选角色:政府官员、土地专家、环保人士、种地农民) 国家立法,公民守法,搞好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政府官员:依法用地,规划用地土地专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环保人士:开展“保护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种地农民:禁止乱占耕地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少山地多,平地少后备耕地资源缺乏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气候类型多样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北方旱作物南方水稻东北西南南方西北内陆江河临海珍惜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人口大国农业类型:农业分布:水资源的分布小结
赏音乐,唱梦想土地是山川之本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
土地是山川之本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赏音乐,唱梦想